一、总 则
(一)不老屯镇现状和特点
不老屯镇是山区镇,面积大,位于密云水库北岸,人口多且住户分散,蓄水工程多,泥石流易发区面积广 ,河道多且行洪标准低,山高坡陡,沟谷狭长。
近年来,不老屯镇汛期局地性暴雨时有发生,由于来势猛、速度快、历时短、难以准确预报,曾造成较严重的突发性洪涝灾害,对我镇经济社会秩序、城镇功能、环境与资源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编制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防汛工作体系,提高指挥决策、预报预警、社会动员能力,不断提升防汛应急处置和管理水平。坚持防汛抗旱一起抓,加强旱情监测,严格落实抗旱责任制、有效开展抗旱工作,全面提升不老屯镇综合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三)编制目的
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防总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坚守“不死人、少伤人、城市不看海、财产少损失”的工作目标,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洪涝灾害风险,最大程度减少、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四)编制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全民动员、全力抢险、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属地管理、专业处置与社会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实行在党委领导下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五)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密云区防汛应急预案》、《不老屯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并结合我镇防汛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六)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暴雨、洪水产生的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和受密云水库水位上涨造成的灾害。因其他人为因素或自然原因引发的洪涝灾害,需报请镇应急委,由相关部门同时启动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本预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部位:全镇防洪河道、中小型水库、塘坝及防洪工程设施;泥石流易发区;尾矿库;景区及民俗户。
二、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单位的主要防汛职责
政 委:张卫星(党委书记)
职 责:负责全镇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工作。
总指挥:马爱国(党委副书记、镇长)
职 责:负责全镇防汛抗旱全面工作。
副总指挥:史玉松(党委副书记)
职 责:协助镇长负责全面山洪防御工作及各项措施的落实,负责组织各村防洪、抗旱、抢险救灾,对洪、涝、旱灾情的汇总工作及车道岭村、兵马营村、边庄子村的防汛工作。
张广庆:(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职 责:负责董各庄村、转山子村、黄土坎村、转山子水库、苍树沟塘坝、糜子峪塘坝防汛工作。代理负责燕落村、杨各庄村、燕落水库、叶家沟塘坝的防汛工作。
孙海礁:(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职 责:负责全镇山洪防御督察工作。
罗 磊:(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职 责:负责学各庄、柳树沟、永乐村防汛工作,代理负责北香峪、南香峪、香水峪村防汛工作。
王 栋:(党委委员、人民武装部长)
职 责:负责全镇抢险队、道路交通、地质灾害、尾矿库等防汛工作。负责史庄子村、古石峪村、半城子村的防汛工作。
徐良军:(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职责:负责阳坡地村、西坨古村、陈家峪村、小梁后塘坝、黑圈水库的防汛工作。负责防汛抗旱的宣传工作。
李小同:(党委委员、副镇长)
职 责:负责全镇景区及民俗户、户外运动等防汛工作。负责沙峪里村、学艺厂村、白土沟村、东沟塘坝、水峪塘坝、石湖下塘坝的防汛工作。
金红玉:(副镇长)
职 责:负责全镇汛期的安全生产、医疗救护、学校幼儿园、企业防汛、灾情统计、民政对象的山洪防御及生活保障、危房险户抢险及敬老院、养老驿站、残疾人温馨家园等。负责不老屯村、丑山子村、大窝铺村、后峪塘坝、代家沟塘坝的防汛工作。
石海涛:(派出所所长)
职 责:负责山洪防御抢险治安工作。
张 章:(水务站站长)
职 责:负责全镇水库塘坝、水利设施防汛技术全面工作。
(二)成员单位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由镇政府相关科室、各村、居委会和有关单位组成。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镇防汛应急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具体分工和职责如下:
镇党政办公室:负责全面协调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及镇防汛办公室工作。负责防汛期间镇机关各项工作安全运行,包村干部的各项生活保障工作。
镇农业办公室:负责组织各村防洪、抗旱、抢险救灾,对洪、涝、旱灾情的汇总工作;负责农田排涝工作,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镇安全科:负责综合组织全镇汛期的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协调各行业各科室安全度汛的生产检查;负责做好应急救灾物资的准备,督导危险化学品、尾矿库防汛工作并做好避险转移及应急抢险工作。
镇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本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负责指导各村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防行动工作;负责开展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的避险转移工作;汛期道路交通、险房、危房户避险等工作。
镇社会事务管理科:负责洪、涝、旱灾灾民的生活救济、安置工作。
文化旅游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景区的防汛警示标示、预警设施、避险地点、防汛预案的建设;负责协调、指导旅游景区、民俗户做好旅客的疏散、转移、避险、民宿和民俗户的管理工作;负责协调落实登山、探险、徒步、骑行、涉水运动等相关人员的劝返工作。
镇生态巡查队:负责全镇采矿区及尾矿库的防汛工作并协助相关分指挥部做好抢险工作。
镇教委:负责教育系统的防汛工作;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镇各级学校安全度汛工作;负责组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危险校舍排查和解危工作;负责指导学校停学、停课及学生避险转移工作;指导开展学生防灾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配合政府落实学校设施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镇统计所:负责全镇洪、涝、旱灾情的调查统计工作。
镇林业站:负责防洪河道行洪区内树木清障砍伐的审批及林果业、养蜂业灾情调查统计工作。
镇财政科:负责镇确定的防汛建设项目资金、防汛抗旱工程维修资金的及时下拨,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不老屯电管站:负责保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各防汛重点部位的电力供应。
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密云分公司不老屯站:负责汛期通信设备畅通,应急情况下采用现有技术设备保证抗洪抢险、救灾信息及时传送。
不老屯卫生院:负责组织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不老屯动监所:负责组织畜牧养殖业洪、涝、旱灾情评估调查统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出现洪、涝、旱灾情后动物疫情防控工作。
综合执法队:负责对影响汛期安全行洪的违法违章建设进行拆除。
全镇26个村、2个居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汛期内本辖区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泥石流易发区所在村、沿重点河道所在村及重要水库下游有关村负责群众避险转移和灾民安置工作、受密云水库水位上涨造成的险户由各村村委会负责转移安置。
(三)防汛专项分指挥部
1、地质灾害及道路专项指挥部
(1)职 责:负责本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负责指导各村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防行动工作;负责开展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的避险转移工作;汛期道路交通、险房、危房户避险等工作。
(2)成员名单
组 长:王 栋(党委委员、人民武装部长)
成 员:赵超群(规建科负责人)
2、文化旅游专项分指挥部
(1)职 责:负责组织、指导景区的防汛警示标示、预警设施、避险地点、防汛预案的建设;负责协调、指导旅游景区、民俗户做好旅客的疏散、转移、避险、民宿和民俗户的管理工作;负责协调落实登山、探险、徒步、骑行、涉水运动等相关人员的劝返工作。
(2)成员名单
组长:李小同(党委委员、副镇长)
成员:王玲(文旅科负责人)
3、矿山尾矿库专项分指挥部
(1)职 责:负责全镇采矿区及尾矿库的防汛工作并协助相关分指挥部做好抢险工作。
(2)成员名单
组长:王栋(党委委员、人民武装部长)
成员:郑卫宾(生态巡查队负责人)
4、中小学、幼儿园专项分指挥部
(1)职 责:负责教育系统的防汛工作;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镇各级学校安全度汛工作;负责组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危险校舍排查和解危工作;负责指导学校停学、停课及学生避险转移工作;指导开展学生防灾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配合政府落实学校设施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2)成员名单
组长:金红玉(副镇长)
成员:刘卫红(镇教委主任)
5、山洪灾害专项分指挥部
(1)职责:负责山洪防御工作及各项措施的落实,组织落实各村防洪、抗旱、抢险救灾,对洪、涝、旱灾情的汇总工作。
(2)成员名单
组长:史玉松(党委副书记)
成员:吕金玉(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
6、养老驿站、敬老院等机构专项分指挥部
(1)职责:敬老院、养老驿站、残疾人温馨家园等防汛转移工作。
(2)成员名单
组长:金红玉(副镇长)
成员:王季(民政科负责人)
三、 应急响应
(一)汛情预警
镇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转发由区防汛应急指挥部发布的汛情预警信息。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加以表示,预警指标为:
1、蓝色预警标准(Ⅳ级)
当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1)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
(2)6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2、黄色预警标准(Ⅲ级)
当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1)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2)6小时降雨量达70毫米以上。
3、橙色预警标准(Ⅱ级)
当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1)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70毫米以上;
(2)6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4、红色预警标准(Ⅰ级)
当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1)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2)6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
(二)预警响应
1、蓝色汛情预警响应(Ⅳ级):
镇防汛指挥部副指挥在各自指挥部指挥,村(社区)防汛负责人到防汛指挥位置开展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及相关成员单位密切关注汛情险情,加强对所辖区域的山洪泥石流沟道、地质灾害易发区、河道、水库、塘坝及水工建筑物、排水设施、下凹式立交桥、易积滞水点、旅游景区、老旧平房、低洼院落、建筑工地、人防工事等防汛重点部位、隐患部位的监视,提前布控,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与流域防汛指挥部及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信息沟通,做好险情处置和群众避险转移安置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一起。镇街(地区)、村(社区)的防汛责任人及同级河长在上级防汛指挥部的指导下做好防汛工作。
2、黄色汛情预警响应(Ⅲ级):
在蓝色汛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镇防汛指挥部指挥或主要领导在各自指挥部指挥,村(社区)主要领导或防汛负责人在防汛指挥位置进行指挥。镇防汛指挥部做好重点地区的巡查抢险以及山洪易发区、泥石流易发区、采矿区、低洼地区、危旧房屋的险情处置与群众避险转移和安置工作;负责所辖区内景区、山洪泥石流沟道、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疏导与管控;采取关闭旅游景区、实施交通管制等临时性措施。镇街(地区)、村(社区)根据防汛预案和上级指令,做好辖区人员应急撤离的各项准备、具体实施、受灾救助等应急处置工作,有关情况及时上报。
3、橙色汛情预警响应(Ⅱ级):
在黄色汛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学校视情停学,停止线下培训和野外教学活动。在建工地停工,所有旅游景区关闭,疏散游客,所有包村干部全部入村,排查隐患、及时上报。有险户的村包村干部督导各村将险户转移完毕。有水库、塘坝及重点部位的村包村干部督促相关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镇防汛指挥部做好抗洪减灾和群众避险安置工作,采取措施减少次生灾害;镇街(地区)派专人对山洪泥石流沟道进行管控,做好灾害处置、秩序维护和灾民安置工作。镇街(地区)、村(社区)密切掌握辖区汛情发展,坚决执行上级指令,并根据防汛预案,及时落实各项防汛抢险措施,做好人员紧急撤离转移、受灾群众安置和后勤保障工作,有情况及时上报。
4、红色汛情预警响应(I级):
在橙色汛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抢险措施,学校停止全部线下教学活动,所有在建工地停工,关闭所有景区、公园、林场,停止涉山涉水户外旅游,停止有组织的室内、室外体育娱乐活动,关闭山洪沟道。全力保障镇区群众特别是撤离转移人员、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抢险队伍进入应急抢险状态,各类应急物资保障单位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全力保障。
5、密云水库水位上涨到155m以上时转移工作方案
(1)确保有线广播24小时有人,做好预警宣传,引导群众有序撤离;
(2)由镇防汛指挥部安排干部包村,在水库水位上涨时靠前指挥,村干部实行包片责任制,分管各片区域负责人,指挥督促责任人组织群众转移,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门,门不漏人。
(3)镇级包片负责人:
金红玉 (大窝铺村)
罗 磊 (学各庄村、永乐村)
张广庆 (董各庄村、燕落村、杨各庄村)
(4)村级负责人:
朱小军 (大窝铺村)
杨 洋 (董各庄村)
杨 影 (学各庄村)
田士才 (燕落村)
尹金才 (杨各庄村)
高桂琴 (永乐村)
(5)转移工作
大窝铺村避险户接到预警转移通知后,迅速由村间路转移至大窝铺村委会;
董各庄村避险户接到预警转移通知后,迅速由村间路转移至村委会;
学各庄村避险户接到预警转移通知后,迅速由各户至主街道至学各庄村村西后山;
燕落村避险户接到预警转移通知后,迅速由村间路转移至村委会明伦课堂;
杨各庄村避险户接到预警转移通知后,迅速由村间路转移至杨各庄村村北数字影院;
永乐村避险户接到预警转移通知后,迅速由村间路转移至村数字影院
四、防汛、防洪方案及预警方案
1、2024年6月1日上汛后,各村、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雨量测报、记录工作。保障通讯畅通,遇有较大的雨情、险情及时上报镇防汛办。
2、遇有汛情,由镇防汛指挥部作出防汛工作安排。
全体机关干部、村干部进入防汛戒备状态,包村干部、包户人员全部到位,随时观察汛情,做好防汛准备。
3、遇有险情,由防汛指挥部作出防汛抢险工作安排。
当接到暴雨预警时,镇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通知各村防汛、防洪小组负责人。各村防汛指挥部,随时查看危房险户情况及时对人员进行转移;监测山洪、泥石流对下游可能造成的危害,当发现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山洪、泥石流有征兆时,立即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镇防汛指挥部汇报情况,并利用广播、报警器、敲锣等手段向村民报警,防洪小组并组织村民按照原选定避险转移路线进行快速转移。
五、转移安置
(一)转移安置
根据对山洪灾害的调查结果,在有群众居住的地方划分出安全区,并抓好“七包、七落实”工作(“七包”即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单位包职工、教师包学生、景区包游客;“七落实”即落实转移地点、转移路线、抢险队伍、报警人员、报警信号、避险设施、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前转移措施),使受山洪灾害、密云水库水位上涨威胁的群众能及时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安全到达避险地点。各村采取全部险户发放避险转移明白卡措施,卡上明确填写险户姓名、村级负责人、包户负责人和避险信号、路线、地点、联系方式等内容,使险户遇险情能按预定的路线、地点安全转移,以保证群众生命安全。
(二)应急措施
可能发生山洪、密云水库水位上涨时,镇村负责人要立即组织抢险人员,按照责任分工,将受山洪威胁、密云水库水位上涨的区域内的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对避险不及时或来不及避险而发生灾害的,要及时与镇防汛指挥部取得联系,请求支援。抢险队伍要立即投入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做好善后工作,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帮助群众生产自救,保障村民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生产秩序井然。
此外不老屯镇将充分认识镇域内沟深路窄道险的实际,利用好不老屯中学操场,半城子小学操场,响水峪水库桥3处直升机紧急降落点,确保断路,通信中断情况下满足开展抢险救灾救援工作需要。
五、抢险救灾
一旦发生险情,各村及时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危险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发生灾害后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对紧急转移人员做好临时安置,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设施。
六、全力做好抗旱供水保障
要密切掌握旱情动态,及时做好保水、节水、供水等工作,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七、区、镇防汛指挥部电话: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电话24小时值班电话:010-81091560、010-81091595;区防汛指挥部电话:010-69041253、010-69044808;镇防汛电台呼号:354;区防汛电台呼号: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