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置顶】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1-10 10:00 来源: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地区、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区长马新明代表区政府在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大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  

2024年1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4日在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争当守好密云水库、打好生态牌、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三好生”,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多项工作获得国家荣誉:荣获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国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地区、中国康养旅游城市、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区等荣誉称号。多项成绩排名全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满意度、绿化覆盖率、湿地面积、水质水量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引进京外企业数量等居全市之首。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卫生健康、安全稳定、信访工作等走在全市前列。多项创建取得突破进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排名全国全市前列,国家卫生区复审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创建取得显著成果。成功创建首批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多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农科院、中青旅、中交集团、北汽集团、华夏银行、同仁堂集团、华大基因、香港奥特莱斯集团等30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初步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完成地方级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06元,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9亿元,同比增长8%。全区税收达到119.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高规格保水保生态,绿色基础更牢固

密云水库守护全面提质。始终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完善“5+2”保水体系,重点在自然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科技治理上下功夫,确保了密云水库绝对安全。加强上游保水,深入实施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深化京冀“两市三区”联建联防联治协同治理。加强库区保水,对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及潮河白河上游主河道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护林保水,实施密云水库周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改善提升森林质量12万亩,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46平方公里。加强依法保水,强化综合执法,深化“河长+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创新成立环境资源法庭、密云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实践基地、生态检察办公室,“生态检察守护密云水库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加强政策保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疏解提升方案,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疏解提升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加强科技保水,完成密云水库地上三维模型构建,建成32个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完善无人机、无人船、三维巡航等全天候执法系统。加强全民保水,密云水库保水主题教育展接待5万人次,发挥密云水库保护公益基金作用,汇集全社会保水力量。密云水库保持蓄水量30亿立方米左右高水位安全运行,近三年累计向下游潮白河生态补水近17亿立方米,水质始终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主要入库河流潮河、白河持续保持Ⅰ类水质,被水利部评为“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密云保水经验入选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先。强化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深入开展“一微克”行动和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空气质量保持全市最优,积极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入落实河长制,实施全市最严的水环境跨界断面考核,推动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成功申报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实施引清济洳水系连通工程,促进河湖水系连通性有效改善。推动土壤环境持续向好,强化建设用地风险防控,深化耕地分类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率先开展“无废城市”、塑料污染治理规范化试点建设,明确30项先行先试任务,为污染防治作出示范。编制实施气候投融资试点行动计划,打造全市首家区域性碳普惠数字化平台,构建活水、盘林、促产、降碳气候投融资模式。高质量举办2023生态文明密云论坛,密云生态品牌影响力大幅跃升。

生态系统价值持续增长。深入落实林长制,持续开展提质增绿行动,全球近自然森林经营示范项目落地密云,完成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等项目13.3万亩,森林蓄积量达555.68万立方米,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扩大。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全区1211株古树得到科学管护,新城子镇“九搂十八杈”古柏树王被评为全国“最美十大古侧柏”。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首次公布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全区植物达1117种,陆生野生动物479种,鸟类411种,其中国家、市级珍稀野生动植物达287种,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编制生态产品认证地方标准,建成全市首家生态产品体验馆,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典型案例被纳入国家发改委辅导读本。

(二)高质量抓好经济,发展动能更强劲

重点功能区建设再获突破。北大怀密医学中心正式开工建设,为密云建设生命健康之城注入强大动能。怀柔科学城东区引领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破解“卡脖子”问题,发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数值模型。中科院4个科教基础设施和清华大学研究平台完成设备安装并试运行。科研聚集和成果转化态势初显,建立106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国家水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业务与实验平台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密云。科学城东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云西二路顺利贯通,北京第二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科学+城”的城市形态逐步显现。中关村密云园加快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引入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加紧投产,市级重点项目“方恒科技超算与金融云计算基地”开工建设,京东物流、复星北铃等项目顺利完成。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148家,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特色产业聚焦发力。“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主动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主导产业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制定生命健康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举办北京密云生命健康产业论坛,与北大医学成立产业联盟;建成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器、生物医药检测平台、中医药产业园,引入中医大数据云平台,生命健康领域高端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出台特色乡镇发展工作方案、多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召开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集中签约18个战略投资项目,总金额超百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露营经济、研学旅行、平台经济、物流电商等新业态。发布“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品牌,全区精品民宿达252家350个院落,乡村旅游人次和收入保持生态涵养区首位。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聚焦聚力招优引强,赴深圳、杭州、香港“走出去”招商,在珠三角、长三角和香港设立11家招商代理合作平台;积极组织参加服贸会和中关村论坛,签约项目和金额均赶超往年。与30余家央企、市属国企、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签约合作,新增企业14273户,增长89.9%;引进京外企业189家,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一批高端要素、高新项目集聚密云。主动融入“两区”建设,新增市级入库项目334个,项目落地率排名全市第三;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29%,外资入库落地率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消费活力有效释放。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完成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升级改造传统商业,居民消费的便利性和多元性显著提升,古北水镇和万象汇获评特色消费地标和融合消费打卡地。推动全域研学和劳动实践大课堂创建,在密云成功召开全市现场观摩会,古北口研学旅行基地被评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成功举办2023密云生态马拉松,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万名选手参加比赛,打破多项赛会纪录。成功举办京津冀冰雪旅游季、文旅消费季、汽车文化节、农民丰收节、葡萄酒文化节、鱼王美食文化节、割蜜节、西红柿节等特色活动,发放餐饮、酒店及民宿、滑雪、家电、汽车等领域消费券,充分撬动消费潜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落实营商环境6.0版改革任务,坚持区领导带头走访企业制度,建立“四色预警”“四级调度”等机制,推进“一业一证”改革、“一件事”办事场景集成,获评财政部“优化营商环境卓越奖”。及时兑付支持企业发展资金7.9亿元,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撬动7.4亿元,减税降费9.65亿元,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赋能蓄力。创新实施区直部门与镇街财源建设结对帮扶机制,推动镇街新增企业同比增长106%,贡献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84%。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和同质业务重组整合,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市场化经营、国资监管等机制,推动“七大板块”做大做强。制定盘活闲置资产资源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释放发展空间,激发经济活力。

(三)高站位推进乡村振兴,“密云样板”更凸显

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贯彻落实北京市“百千工程”要求,举办乡村振兴发展大会,积极打造生态富民型乡村振兴密云样板,古北口村、蔡家洼村等10个村入选“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验试点,西白莲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尖岩村、金叵罗村入选北京市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近7万亩土地复耕任务,建成10.4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播种及产量任务超额完成,粮食安全基础更加扎实。大力推进“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特色农业发展,蜂产业规模位居全市第一,密云被列为北京市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农业品牌化战略深入实施,“密云八珍”等特色品牌持续擦亮,“密云特色农业”“密云水库鱼”商标成功注册,极星农业、奥斯云入选“北京优农”品牌。农业电商蓬勃发展,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农业电商达到12家,蔡家洼核心区入选首批北京市特色直播电商基地。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密云种芯”,建成全市唯一的规模化玉米制种基地。建立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开展“北京博士后乡村振兴服务团”系列活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建成全市首家乡村档案记忆馆,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成285个美丽乡村。完成12.1万户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程,率先实现全域清洁采暖,让百姓过上暖心生活。深化1+9+N“组团式帮扶协作”机制,先行开展市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试点,不断巩固提升“消薄”成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左右。全面落实对口支援合作任务。

(四)高水平建设城市,城乡环境更宜居

规划编制力争全覆盖。持续推进规划落实,《密云分区规划》修改方案取得市政府批复。街区控规编制加快推进,科学城东区、中关村密云园、生态商务区街区控规取得市规自委批复,生命健康科学小镇、体育小镇、大小唐庄王家楼棚改等重点项目街区控规取得阶段性成果。编制完成上报14个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溪翁庄、穆家峪、巨各庄、新城子等4个镇已取得批复,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深化,新刘棚改4919户9000多名居民喜迁新居,全市首例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安置房的棚改示范项目圆满收官,得到市领导及居民的高度肯定;通用博园共有产权住房全部配售签约,溪山悦和上河院高风险项目顺利完成交付,完成花园东区、果园西里南区等老旧小区57栋住宅楼和14.2万平米公共区域综合整治,实施老楼加装电梯,“住有所居”需求保障明显加强。全力推进电网规划建设,220千伏电网实现双环网结构,电力保障更加有力。城乡设施不断完善,新改建道路7条8.38公里,修缮城区主要道路25条28万平米,城乡道路环境焕然一新。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积水点治理工程,新增26处景观和口袋公园,建成“水舞秀”音乐喷泉、小蜜蜂主题公园和“历史文化探寻”主题慢行系统,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魅力不断彰显。

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纵深推进,开展“每周一题”整治行动,打造美丽岸线,整治修缮道路12.2万平米,绿化美化环境5.3万平米,施划机动车位38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1800余处。深入开展“疏整促”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设4.1万平米、腾退土地4.96公顷,腾退进度排名全市第一。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深化,开展“满分镇街”“无诉村社”创建,18个“每月一题”事项全部完成,全年解决市民诉求14万余件。两个“关键小事”落地见效,建成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首次推行物业服务综合评价机制,全区物业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数智密云”城市大脑一期项目正式投入运行,率先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场景应用,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五)高品质保障民生,发展成果更惠民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领域投入超过财政投入82%,34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稳就业保就业成效明显,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通过教育部验收,檀营小学改扩建、朝阳滨河学校新建等工程获得市政府批复,基础教育学位逐年扩量;深入开展劳动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成全市首家“湿地学校”“八一爱民小学”。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考评成绩在全国同批次试验区中排名第一;与北大医院、北中医三附院、北京安定医院等优质医院合作共建深入推进;建成全区首家康复医院,“区镇村”紧密型医共体加快构建,完成重点医院医保移动支付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医保定点村卫生室全覆盖;认真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实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有力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邻里互助点”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推广,建成互助点287个、养老助餐点67个、养老床位5224张,全区首家老年护理中心投入使用,果园新里社区和白河涧村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越发普及。完成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及库北农村供水工程,解决山区3.4万人饮水困难。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更加有力,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资金5亿元。成功创建首批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文化设施面积、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全市前列。高品质创建双拥模范城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启动全市首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史志、老干部等工作扎实有效。

(六)高效能统筹安全发展,和谐社会更安定

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部署要求,在携手深化生态协作、筑牢环京“护城河”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坚决守好首都东北大门,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出台安全生产职责分工规定,落实“安全日”制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完成7座尾矿库闭库销号,安全生产年度考核成绩优秀。拧紧燃气“安全阀”,为15.1万户居民更换燃气安全配件。全力抓好防火、防汛工作,把防火责任压实到基层最末梢,成功应对强降雨、持续低温等极端天气考验,确保无重大事故发生和人员“零伤亡”。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开展大货车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治理,事故发生率均实现下降,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建立法院院长、检察长包镇等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多元化解,密云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圆满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深化平安密云建设,群众安全感持续排名全市前列。

(七)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政府工作更见实效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坚定不移推动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改进作风,深入落实“发展年、作风年”干部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政府系统清廉守正、担当实干的氛围日益浓厚。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常态化开展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修改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区政府党组工作规则等文件,努力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强化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强化成本管控,通过财政评审等方式节约资金10.15亿元。主动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政府预算、政府债务、审计情况定期向人大报告,重大事项与人大、政协进行会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政府重要议题讨论,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8件、政协委员提案83件,办复率均达100%。

各位代表,取得这些成绩极为不易,是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部门、各兄弟区、各在密单位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密云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保水保生态仍有提升空间,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还需继续完善,总氮治理、协同治理、系统治理、科技治理还需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重点产业不够聚焦聚力,缺少重大项目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链还不够健全,发展动能还需进一步增强;生态优势未能全面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产品标准化程度和附加值较低,文旅体农学融合发展程度不高,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办法还不多,推动“两山”转化的路径还需进一步丰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仍存在短板,城市精细化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识还不强,攻坚克难的精气神还不够,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持续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实效

全区上下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把握密云功能定位、基础禀赋和发展需求,时刻关切群众、企业的期盼诉求,增强信心底气,强化使命担当,抢抓发展机遇,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奋发有为,抓好工作落实,努力开创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密云贡献。

深刻把握全局大势,抢抓难得机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持续鼓舞全区人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国家层面相继出台增发万亿国债等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为我们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利好。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政策加快落地,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生态产品总值(GEP)考核机制加快出台,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更多可能。一年来,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均来密云调研指导,明确支持科学城东区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为密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向中关村示范区全域推广,将为我们招优引强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我们要深刻领悟国家、北京市对密云的关心厚爱和大力支持,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增强抓发展、谋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争分夺秒、争创一流,推动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深刻把握密云特色优势,增强信心底气。好山好水好生态好人文是密云最大的底色和底气。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青葱的群山、清朗的环境和优美的生态,让密云成为首都名副其实的美丽后花园和天然大氧吧。作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52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蕴育着创新发展的无限空间,北大怀密医学中心、北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先后落地建设,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即将开工,科学城东区正加速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及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承载地,密云正在成为首都东北部高质量创新发展示范区。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因素、有利条件、有利时机,以实干、苦干、巧干的精神,攻坚克难、奋勇拼搏,推动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深刻把握密云发展强势,强化使命担当。近年来,全区上下持之以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绿色金名片越擦越亮,高水平保护不仅绘就了密云生态的“高颜值”,更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潜能。我们真抓实干、奋战一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持续稳中向好,税收收入创历史新高、增速居全市第二,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三、总量居生态涵养区前列,社零额增速、引进京外企业数量全市领先,这些都表明密云的发展潜力更加强劲,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我们要将当前的特色优势厚植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后发优势,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推动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深刻把握密云团结干事态势,笃定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既是密云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所在,也是密云人民的热切期盼所在。过去的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在疫情防控转段、应对极端降雨等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完成了许多难事大事要事,创城、复耕、煤改电、保交楼、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治理等一系列急难险重“硬骨头”,最终都高效圆满完成,走在全市之先。这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同全区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我们要团结凝聚53万密云人民和各方的磅礴力量,锚定目标、奋楫争先,不断开创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2024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三届七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守护好绿水青山,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安全稳定,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奋力谱写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密云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七有”“五性”考核保持全市前列,各项生态指标排名保持全市首位。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保水保生态,全力筑牢生态屏障

以更高标准守护好密云水库。坚定不移把保水护水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保安全、多蓄水”要求,不断完善“5+2”保水体系,织密织牢保水护水“防护网”,持续确保密云水库绝对安全。深化“两市三区”联建联防联治合作机制,加快综合协调指挥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加强保水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库区24小时巡查管护实效。巩固提升密云水库周边国土绿化水平,持续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深化总氮精细化治理,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健全“河长+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开展密云水库安全整治百日行动,依法从严打击涉水涉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密云水库水生态本底调查,守好水库“家底”。深化无人船、无人机水陆空立体巡查,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全力提升科技保水能力。持续用好密云水库保护公益基金,充分发挥“水库儿女”等志愿者队伍作用,营造全民保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出台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疏解提升实施方案,争取中央和市级政策、资金支持,启动首批疏解先行先试,探索打造纯生态、无污染的生态特区。

以更大力度拓展绿色空间。加快编制全区非建设空间统筹规划,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深化河长、林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快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湿地保护规划,有序推进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天鹅湖湿地、美丽岸线等生态工程。扎实推进12万亩山区森林健康经营项目,提高古树名木科学管护水平,加强雾灵山、云蒙山、云峰山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全龄友好公园、林荫大道、口袋公园等建设,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增强群众“绿色获得感”。抓好废弃矿山闭库后续生态修复,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多途径推动生态产品溢价增值,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深化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完善“双碳”工作机制,纵深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擦亮“生态密云”金名片。

以更实措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无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持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一微克”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基本无裸露区建设,加强扬尘等污染源专项整治,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市最优。深入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清四乱”“清河行动”,继续实施最严的跨界断面考核补偿机制,巩固潮河流域治理成效,编制实施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引清济洳、檀新刘河等工程,统筹推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治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抓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建设用地环境风险防控,推动土壤环境持续改善。加强一张蓝图平台系统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日常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认真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二)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两山”转化

深化重点园区提质增效。全力推进科学城东区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加快北大怀密医学中心建设,全力服务“1+5”大科学装置良性运行和开放共享,加快推动国家水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平台、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东区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推动北京第二实验学校、集租房项目尽快开工,深化云西活力中心、统军庄站微中心规划建设,不断完善“科学+城”的功能。加快中关村密云园转型发展,加大腾笼换鸟和招优引强力度,主动承接怀柔科学城成果转化落地,谋划引进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项目,加速推动北汽新能源汽车、中航发、友康生物、三合动力等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优化升级。

深化“生态+”产业发展。深化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全域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统筹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支持政策。围绕打造生命健康之城,高质量举办生命健康论坛,用好北大医学和生命健康产业联盟,大力引进北大医学机构及头部企业,聚集整合高端资源,探索建设北大医学城和中国医学谷,健全完善生命健康产业链,推动产学研医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建设,加快编制实施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专项规划。发展研学旅行、露营经济、星空经济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体农学深度融合。用好南山滑雪场、云佛山滑雪场等冬季体旅资源,举办冰雪季活动,做足冰雪文章。主动融入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加强长城保护和修缮,办好长城文化节、长城摄影展等活动,推出“空中看长城”观览线,推动长城保护利用与文旅产业联动发展。高水平举办密云国际生态马拉松等品牌赛事,着力提升“山水田园 画境密云”文旅产业影响力。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任务,打造京承经济廊道,延伸发展京承文化旅游发展带,提升联动协同发展水平。

深化营商环境改善。全面落实“北京服务”意见和市级改革任务,增强为企服务意识,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压实“四级管家”职责,强化区领导联系走访企业制度,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证通办”,聚焦高频事项推出系列“场景式”服务,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加强招商引资和财源建设,集成创新有效有用的招商政策,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全力抓好项目谋划建设,积极引进培育优质企业和“高精尖”产业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入库一批、开工一批、完工一批的动态发展机制,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金融领域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深化“两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任务落地,建立健全稳外资稳外贸工作机制,提升吸引和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力争新设外资企业30家,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谋划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吸引更多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办好2024年密云消费季等各类惠民消费活动,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打造多元消费聚集地,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统筹推进“城市-镇街-社区”三级商业消费市场建设,持续优化消费空间布局,加快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开展街区综合治理,完善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水平。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聚焦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引进人才、深化合作,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深化同质业务整合,加大与央企、市属国企、优质社会资本合作力度,努力做大做强“七大板块”区属企业集团。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和现代公司治理,持续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等机制,提高区管国企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国资国企历史遗留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国企“轻装上阵”健康发展。强化国资国企监管,高质量推进国有资本运营、“智慧国资”动态监管、总部经济管理服务三大平台建设。积极盘活国资国企资产,拓宽生态、农业、文旅、科创、建筑等产业链条,强化国有经济引领支撑作用。

(三)聚焦富民强集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产业振兴实现新跨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深入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1.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力守好“粮袋子”。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围绕“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产业布局,加强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持续做优“密云水库鱼”“密云八珍”等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蜂、林药、林菌、林旅等融合发展,打造全市示范样板。办好2024年亚洲养蜂大会和中国蜂业博览会,增强密云蜂产业发展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休闲康养、户外运动、农村电商等乡村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强镇。高品质建设“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形成一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引人留人的线路场景,实现“百宿兴村”。

推动人才振兴实现新突破。坚持乡村人才发展战略,持续完善高素质人才引进机制,深化与中科院、社科院、北大、清华等单位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实习基地、专家顾问团。建立“人才管家”服务平台,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畅通服务“绿色通道”,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创新集成人才政策,总结推广“科技小院”“金叵罗11队”等模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头雁”队伍,形成多元参与、互鉴互通、资源共享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推动文化振兴实现新进步。深入挖掘长城资源、红色资源、民俗资源和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内涵,推动古御道、古城镇、古村落、古堡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深化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创建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文化示范村、民俗文化振兴村、生态农耕文化体验村。坚持办好农民丰收节、西红柿文化节、葡萄酒文化节、鱼王美食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丰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倡导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筑牢文化振兴根基。

推动生态振兴实现新提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百千工程”示范村和“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巩固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成果,探索建设“无废乡村”。加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全域清洁供暖成果。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地下、地上、空中工程项目,强化村庄风貌、建筑风格管控引导,推动村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持续向好,打造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推动组织振兴实现新作为。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三社融合”,推广“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盘活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释放农村“三块地”活力,着力提高农民收入。高质量完成与库伦旗、玉树市、壶关县、竹溪县、滦平县等地支援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四)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深化为民服务

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檀营小学、朝阳滨河学校等项目建设,推动七小扩建和八中新建,持续增强基础教育学位保障能力。推进“双减”工作,深化“朝·密”“海·密”合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以科技、数学领域为试点,探索区校联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抓好科普基地建设,提升群众科学素养。

全面提高健康服务水平。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区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选址新建,强化“区镇村”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医疗”应用、智慧医疗服务,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区、镇级医院与北大医院等市三甲医院全面结对、深度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持续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需求。

全面保障文体服务供给。深化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区文化中心、城墙遗址保护项目建设,持续提升镇街综合文化中心服务效能。持续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推出《密云文库》《向水而生》《密云十姐妹》等一批精品力作。持续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举办“诵读密云”“曲韵密云”“唱响密云”“舞动密云”等品牌文化赛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快马拉松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推动篮球特色校建设,持续创建体育特色镇。

全面增强民生保障能力。聚焦“七有”“五性”需求,完善惠民政策,组织实施好34项民生实事。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力度,推进农村地区劳动力人口转移就业。关注解决“小小孩”“老老人”需求,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幸福晚年驿站建设,新增30个邻里互助点。稳步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推动王各庄平衡地块、长安小区东地块等项目建设。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开展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创建工作。

(五)聚焦提升城市品质,全力建设宜居城市

高起点规划城市空间。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及《密云分区规划》,完成大小唐庄王家楼棚改项目所在区域控规报批,积极开展生命健康科学小镇等控规编制,稳步推进镇街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和村庄规划动态优化工作,优化调整城区行政区划。高标准做好交通路网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高效推进新城及周边重要道路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生态商务区高铁站前区微中心一体化规划研究。持续深化落实责任规划师制度,科学规划城乡空间、生态空间、产业空间、生活空间。

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有序推进新刘棚改配套道路、水源路南侧C1地块配套道路、密三路、圣水泉路南延等建设,完成57条城市主要道路升级改造,持续优化城乡路网结构。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推进城区积水点治理工程。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加强西统路周边区域环境整治,实施潮河、白河沿线环境提升工程,开展40条背街小巷治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棚改项目进度,持续做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危旧楼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严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

高标准提升城市治理。持续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全力确保首创必成。纵深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实施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建设。持续抓好接诉即办改革,开展“满分镇街”“无诉村社”创建,有效降低万人诉求量,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抓好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加强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保障,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水平。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理,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持续扩大5G建站规模,启动“数智密云”城市大脑工程二期,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六)聚焦平安密云建设,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捍卫首都政治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督察问题整改,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重点地区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突出抓好防汛、防火等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标准完成国债资金支持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说法评理”平台作用,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预防化解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密云。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凡事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体现忠诚干净担当。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信息公开,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持续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不断提高政府法治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律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高标准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深化调查研究,建设务实政府。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四下基层”制度,确保干在实处、务求实效。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情实意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心全力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事不过夜、案无积卷,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坚定做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推动形成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增强执行效能,建设高效政府。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在关键问题上取得实质性成效,在短板问题上实现突破。着力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强化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健全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良好氛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加快发展,努力争先进、保上游、不落后。

严守纪律底线,建设廉洁政府。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区委有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和各项成本,做到厉行节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以及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奋斗成就梦想,实干才能兴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全力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两山”理论样板区,奋力谱写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密云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