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指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以“高质量发展年”为引领,守护好密云水库,守护好绿水青山,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稳中向好。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8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78.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58.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4.5%,完成年度计划的50%。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年度计划的50%。完成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9元,同比增长4.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深入推进保水保生态,生态底色更加深厚
履行保水首要政治责任,系统性保水全面强化。不断完善“5+2”保水体系,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生态健康评价位列全市第一。全力推动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疏解提升工作,成立密云水库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心,制定《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疏解提升实施方案》及试点实施方案,探索打造纯生态、无污染的生态特区。不断加强依法保水,开展全天执法检查和一级区污水专项检查,持续保持保水高压态势。大力推进科技保水,积极推进密云水库智慧巡查系统和水下机器人及其协同平台建设,对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的61座污水处理站设置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科技保水能力不断提升。高位推动治河向治水、治流域、治环境转变,遥桥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积27平方公里,引清济洳工程基本完工,进一步增强河湖水系连通性。深化“两市三区”联防联建联治机制,加强密云水库总氮治理。密云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并稳中向好,主要入库河流潮河、白河河流水质持续保持I类,清水河(北庄镇段)获评市级幸福河湖荣誉称号。
生态保护精准发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更加突显。保障市级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自查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落实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三地”管控,发挥“一微克”平台效能,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排名全市第一。探索“两山”转化,全国首个物质供给类评价导则完成市级立项和编制,建成北京市首家生态产品体验店,拟定《密云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总体规划》,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融入首都双碳战略,建设气候投融资平台和碳普惠线上应用场景。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发布北京市首个区级最丰富生物物种名录,启动水禽保护和栖息地生态修复项目,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工程(一期)项目获得市发展改革委立项批复。
(二)深化构建全域发展格局,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制定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工作落实。积极探索生命健康产业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生命健康科学小镇所在街区控规形成阶段性成果,制定《密云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配套制定《密云区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九个一”专项行动计划》,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工作落实落细。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长城文化旅游发展带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进展。聚焦全域发展格局,出台《密云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1242”特色产业体系,为推动产业升级明晰工作路径。
投资作用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强化项目投资机制建设,制定《密云区2024年市区两级重点工程计划》《密云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思路》,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四级调度”“日监测、周反馈”等创新机制发挥推进作用,筑牢投资关键支撑,有力推动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一季度“双红”,获得市级真抓实干奖励资金1.41亿元,为持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重点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科学城东区“1+5”科学设施陆续投入运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全面开放共享,服务国内外84家科研单位;中科院4个平台和清华大学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整体进入科研状态,60台(套)设备投入使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水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业务与实验平台”完成项目选址和用地预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日趋完善,云西二路完成道路工程验收,密新路完成立项批复,云西四路南延、云西三路、水杨红街项目正式入库推进;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项目有序推进,能源中心、食堂楼已完成地下施工;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已明确一期66个班办学规模,完成选址地块地上物拆迁腾退,科学城东区集租房项目完成立项批复。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工厂建设取得整车制造项目备案,联合华为研发制造的首款车型享界S9即将量产上市,将带动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优化升级,成为密云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关村密云园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复星北铃项目进入试运营阶段,友康厚德生物正式投产运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04家,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园区“腾笼换鸟”稳步推进,产业发展空间不断优化。
特色产业持续做强,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密云八珍”等区域特色品牌,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推进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种植规模达2000亩,品种30余个。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成全市唯一规模化制种基地,新建玉米种子研究院,鲟鱼鱼苗供应获全市首家出口许可。特色文旅提质升级,出台《密云区帐篷露营地经营和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溪翁庄镇被国家文旅部确定为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古北水镇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低空经济抢抓新机遇,正在编制《密云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关于促进密云区低空经济持续发展实施方案》,以密云机场作为起降点推出四条低空飞行旅游专线,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北航科技园密云产业园,引进低空制造企业,落地企业7家、实验室8家,涵盖探空气球研究、无人机实验组装、飞机零部件生产等业态。密云生态马拉松成功举办,再次获评世界田联“标牌赛事”,通过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认证,荣膺2024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服务效能稳步提升。构建全方位营商服务体系,制定《北京市密云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计划”》《2024年密云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助力北京服务落地落细。持续完善“服务包”工作和考评规则,压实“四级管家”责任,高效解决企业诉求,累计联系走访企业541家次,办理企业诉求428项。帮助12家“小升规”高新技术企业和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获得市级支持资金340万元。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截至6月末,全区贷款余额566.9亿元,同比增长6.26%。稳步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截至6月末,中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1.48%,“专精特新”贷款同比增长56.75%,绿色贷款同比增长13.06%。
(三)深度增进民生福祉,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
积极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走深走实。加快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45个村的美丽乡村地上工程建设,农村街坊路建成20万平方米。加强煤改电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2个镇级维修站和81个村级维修点,搭建半小时服务圈。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补齐农村供水短板,实施农村供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改善农村供水问题。深化实施1+9+N“组团式帮扶协作”机制,明确15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措施,制定《密云区闲置农宅盘活利用方案》,规范引导闲置农宅盘活利用。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密云区溪翁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力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和密云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加快形成乡村振兴密云经验。
多措并举为民服务,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密云新城1415套保障性租赁房项目主体结构完工。教育事业稳中提质,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第二中学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檀营小学改扩建工程具备开工条件,朝阳滨河学校(一期)项目取得立项批复,第八中学新建项目完成入库预评估工作。医疗保障不断完善,区医院感染楼扩建工程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149家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工作,全区村卫生室医保已实现全覆盖。综合施策加强就业保障,新增城乡劳动力就业6218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2907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扎实推进,加紧实施32栋15.5万平方米的住宅楼改造和6.2万平方米的公共区域环境提升整治。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新东路南延完成道路工程验收,密兴路、圣水泉路南延地上物拆除基本完成,新建电动汽车充电场站4处、公共充电桩21台,新增5086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持续深化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45场次,惠及群众52万人次。
大力加强社会治理,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疏整促”专项行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有力有序统筹推进22项重点任务全面实施。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发展养老助餐点、城市家具治理、占道经营挂账治理、围挡治理提前完成年度任务;违法建设治理完成55.1%;地下空间整治完成66.67%;路口交通秩序治理、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治理、直管公房清理整治保持“动态清零”,“疏整促”效果居民满意度连续6年全市第一。精细化治理背街小巷,上半年19条达标街巷、2条优美街巷已完工,完成率52%。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居民自主分类习惯逐步养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 ,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100%,药品抽检合格率100%。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聚焦群众诉求集中的高频共性难点问题,开展“每月一题”专项治理,接诉即办平均响应率99.98%、解决率96.39%、满意率96.92%。
二、计划执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需要持续关注。一是经济发展动能尚需培育,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二是投资结构亟需优化,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三是消费市场需求转弱,消费业态需加快升级。四是社会民生仍存短板,需进一步加快补齐。
三、努力完成全年计划的主要措施
下半年,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工作部署,坚持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下大力气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巩固提升经济回升态势,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一)聚焦保水保生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坚持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一是深入落实“5+2”保水机制,进一步深化“两市三区”联建联防联治,严格跨界断面考核,重点管控上游入境、入库总氮浓度,巩固潮河流域治理成效,推进白河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强化综合执法,提高管理效能、坚持科学引领、注重人才培养、探索科技创新,提升水源保护能力与水平,确保水环境稳中向好。二是积极推进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疏解提升项目,确定项目实施路径,完成首批300宅试点疏解工作。三是加大库区巡查管护力度,保障库区水源安全。各镇严格库区卡口管理,确保库区封闭管理。提高科技保水能力,用好密云水库一级区村级污水处理站水质监测系统和智慧巡查系统,发挥无人船、无人机等设备作用,水、陆、空“三位一体”精准打击涉水违法行为。四是全力筑牢生态屏障,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深入落实2024年市总河长令考核任务。强化综合管护与治理,推进密云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水平。
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提质扩容。一是服务首都“双碳”战略,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契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深化基本无裸露区建设。以“无废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提升全区环境治理水平。三是开展“两山”转化路径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建设,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四是提升生态绿地空间,扎实完成山区森林健康经营12万亩项目任务,加快推进水禽保护和栖息地生态修复项目、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密云区)工程、多彩南山森林步道建设工程项目,加速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湿地保护发展规划。
(二)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一是印发实施《密云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相关工作落实落细,营造“向新而行”的产业生态环境。二是抢抓北大怀密医学中心落地历史机遇,科学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协同推动高质量项目谋划,建立项目储备库。三是高标准举办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加强与北大医学部沟通对接,用好产业联盟。四是强化政策保障,向上争取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举全区之力争取政策、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出台《密云区支持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支持政策。五是积极落实《关于密云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行“一业一策”,研究出台密云区特色产业细分行业政策,逐步推行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政策供给机制。
高效释放发展潜能。一是推进科学城东区科研成果转化,围绕“1+5”科学设施,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密云,做大做强以“蜂”为首的全国资源昆虫种业和产业。提升科学城东区服务保障能力,打造高品质“科学家之家”,加快推进东区集租房建设,确保年内开工建设,超前谋划云西活力中心规划。二是协助北大医学部做好教学楼、学生宿舍等项目的手续办理,对接北医集团,引入生命健康领域研究机构、实体企业,推进成果落地转化。三是加快中关村密云园提质增效,推进生物医药实体企业项目建设,完善生命健康产业链条。围绕北汽新能源汽车引入零部件配套项目,实现智能制造产业整体提质升级。推动电科十二所等在谈项目落地。四是加大招优引强力度,重点关注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气候经济、生态环保、环境科技等领域,拓展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渠道。
擦亮密云特色产业品牌。一是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发展。聚焦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引进国内外西红柿新品种,引进推广新技术,创建一批西红柿种植专业村。打造“密云八珍”区域特色品牌,提升品质,讲好故事。二是全面促进文旅产业发展,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举办北京密云文化和旅游推介会、第二十一届密云鱼王美食文化活动、新媒体网红达人活动等。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出研学旅游线路,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三是认真谋划低空经济发展,围绕密云机场,培育低空运行产业、低空制造产业,发展航模和无人机赛事。
切实提升营商服务效能。一是贯彻“北京服务”实施意见,持续推动年度优化营商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十大行动计划”落实落细,强化日常督导,深挖营商改革工作亮点和典型案例。二是做细做实为企服务工作,持续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统筹各级管家,做好企业常态化联系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是落实支持企业发展办法,持续完善各部门配套实施细则,严格履行资金审批流程,及时兑现企业支持奖励资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四是优化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不断加强对科创、普惠、绿色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五是持续强化“四级调度”机制,研判投资工作及重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按周调度推进。加强国债项目推进力度,保障投资按计划落地。
(三)聚焦民生福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全力完成重点工程任务,继续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年内完成132个村污水设施建设工程。补齐农村供水短板,完成相关镇街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提升工程、供水水源不足改造工程、农村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及怀柔科学城东区水源井迁建沿村供水工程,切实践行“让保水人吃上干净水”工作要求。二是紧盯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实施“组团式帮扶协作”机制,推动村级产业项目落地,高效整合利用集体资产资源,积极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全面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全面落实抓好农民增收15项工作措施,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高质量开展“五边”整治专项行动,“美丽庭院”创建不低于3000户,“美丽街巷”不少于100条。
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一是夯实住房保障,创新解决不同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力争实现年内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1000套目标。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保障1.5万平方米危旧楼翻建项目顺利完工。二是大力提升教育水平,积极推进檀营小学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推动北京第二实验学校、朝阳滨河学校(一期)新建项目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持续完善医疗资源布局,加快推进中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妇幼保健院项目、檀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相关工作。依托市级资源探索建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发展区域医疗次中心,丰富安宁疗护中心、康复中心服务内涵,满足百姓多维度就医需求。四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保障和促进就业,切实提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持续支持创业和灵活就业,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五是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建设,完善邻里互助点模式,按时、足额发放老年人各项补贴,保护老年人优待权益。
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一是高标准推进“疏整促”工作,聚焦重点区域、民生诉求,实施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建设。二是深化接诉即办改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每月一题”工作,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推动“提质降量”。三是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抓好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建立国家卫生区工作长效机制,推进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加强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保障,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水平,全面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巡查管护,排摸城市运行安全隐患,全力打造市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城市安全运行保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