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4日在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東方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密云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北京市经受了最严峻、最复杂的疫情考验,防疫情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2020年以来诸多风险挑战给经济带来的持续冲击影响在今年集中显现,密云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承压前行。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9亿元,增长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3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亿元,下降3.2%,还原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4.7%;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71元,同比增长3.8%左右,成绩来之不易、历程充满艰辛。
(一)坚持首善标准守好密云水库,生态建设持续深入
履行首要政治责任,保水工作取得新突破。积极应对密云水库高水位常态化运行,持续完善“5+2”保水体系,全力守护首都“生命之水”。深化“两市三区”协同保水,签署新一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制定《密云区密云水库总氮治理工作方案(2022—2025年)》,精准管控总氮含量。及时解决高水位运行下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实施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农村应急饮水、污水抽运及污水设施修复工程,研究制定一级保护区有序疏解工作方案,保障水源安全。建成水库一级保护区5处生态保水防火瞭望平台,实现水库区域保水防火监控全覆盖。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出动执法检查2.7万人次,形成保水高压态势。密云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水资源战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生态保护实现新进步。持续深化顶层设计,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机制和规则,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市率先印发《关于密云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推进国家级生态产品认证试点工作,加快打通“两山”转化路径。制定全市首个《环境保护禁止令实施办法》,探索“活水、盘林、促产、降碳”气候投融资模式,入选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持续扩大生态环境容量,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3.2亿元,实施密云水库周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扎实推进3.4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程项目、9.8万亩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项目,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蓄积量稳居全市第一。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浓度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全市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重点功能区提质增效,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一条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科学城东区发挥引擎辐射带动作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正式投入运行,在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保障方面取得重要成果;4个“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和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项目有序推进,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签署建设协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完善,云西二路道路工程成功获批,西田各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有序推进,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办学方案获得市教委正式批复。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和新增长极,编制《密云区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动态储备库更加丰富。中关村密云园经济建设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京东智能产业园、复星北铃应急诊疗中心、友康生物基地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年内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增速位居“一区十六园”首位。朝密双创中心正式运营,优质企业加快入驻。“两区”建设持续深入,科学城东区和中关村密云园被列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重点园区。科技型企业不断集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密云区荣获“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区”称号。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投资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搭建“4+1”投资工作保障体系,推进投资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保障项目进程。85个市区两级重点工程强力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占全区投资的59%,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切实增强区域联通性,新东路南延道路工程实现开工,圣水泉路南延道路工程可研获批,推动老城区、时尚运动和体育旅游发展带与京沈高铁密云站微中心实现接驳。新城东部地区新北路东延、宜兴路、檀东路、城后东街四条道路工程全部开工,有效填补城东地区基础设施短板,为新刘地区棚改居民回迁提供配套设施保障。积水点治理工程(一期)全面开工,彻底解决雨季城市内涝安全隐患,有效提高城市韧性。云西二路、新北路东延等五条道路工程获得市级7400万元征拆资金支持,破解工程建设征拆资金难题。提前谋划2023年重点工程储备库,梳理新建、续建、推前期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推进格局。
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资源优势加快挖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制定《密云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获评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完成“密云水库鱼”有机认证,北京市首个国家蜂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助推蜂产业标准化、特色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产业,完善仓储、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休闲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举办2022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鱼王美食节、线上生态马拉松等活动,露营、乡村咖啡等新业态备受青睐,古北口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经济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活力不断激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改革5.0版76项任务全部完成。优化“四级管家”服务,“服务包”企业从去年150家增至381家,全市率先实现每位区领导联系走访企业10家,累计走访企业1237家次,“服务包”企业财政收入增速排在全市前列。推进“马上就办”服务机制,修订完善《密云区支持企业发展办法(试行)》,兑现支持资金6.03亿元,以优质服务和“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多点发力固财源稳增长,京外引进企业成效显著,采取“产业引导+政策支持+要素保障+金融服务”服务模式,新引进京外企业121户,引进企业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市首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重新组建“密云生态”“密云科技”等七家区属国企,构建“密云+”国有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做好惠企纾困,出台《密云区落实<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试行)》《密云区落实<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工作指南》,为490家单位缓缴社会保险10452万元,为1181户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1323.1万元。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年内新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891笔、金额净增20.1亿元。
(三)坚持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果断处置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快、严、准、实、细”要求,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快速处置突发性疫情,迅速有效阻断传播链条,持续抓好重点场所、区域防控检查,防止疫情扩散和外溢。统筹使用各类资金3.15亿元,专项支持核酸检测、防疫物资购置、隔离安置等疫情防控保障,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保障复工达产,为企业办理生产物资转运证明3760余车次,打通供应链堵点。
积极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实施150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村庄水土保持及安全防护设施修复工程,改善村庄水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工程有序开展,累计完成119个行政村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剩余村庄稳步推进。年内新增8600余户“煤改电”,提升山区农民冬季生活质量。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全区覆盖,1000户“美丽庭院”和100条“美丽街巷”获得挂牌表彰。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落实“1+9+N”组团式帮扶协作机制,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提前一年完成197个村“消薄”任务。全面落实《密云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方案》,利用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及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精品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及乡村民宿等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施农民充分就业工程,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公共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双减”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不老屯中学体制机制改革取得良好示范效应,密云区入选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市“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首批试点。积极补充基础教育学位,完成南菜园小学分址改造,加快推动第一小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北大第一医院与区医院深度融合、区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托管共建,提高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应对疫情防控新挑战,区医院感染楼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住房保障不断增强,溪翁庄、大小王、西大桥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新刘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入回迁选房阶段,危旧楼房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稳步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坚决开展违法建设存量治理15.2万平方米,保持群租房、占道经营、“开墙打洞”动态清零,便民网点、老年餐桌等便民服务功能持续补充,5个社区绿地提质项目落地实施,水库一级保护区、怀柔科学城东区重点区域13个项目全部开工,有效拓展公共休闲空间。加大就业保障力度,高效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核发就业补贴11.5亿元,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1.6万余人。制定实施《推动解决接诉即办疑难问题工作办法》,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七有”“五性”监测指标位列全市前列。
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群众文明素养持续提升。聚焦群众关注,建立“五专”机制,推进十大专项整治,开展创城百日攻坚行动。优化道路基础设施,修复破损路面5万余平米,施划停车位2.3万余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1.5万余处。持续抓好两个“关键小事”,开展物业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三率”达到100%;垃圾分类闭环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20个镇街完成市级示范片区验收,293家单位全部完成市级示范单位创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5%。开展文明出行、文明礼仪、文明养犬等十大类文明素养提升活动,广泛发动居民60万户次参与创城,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起伏反复的疫情冲击,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发展中仍面临一些问题短板: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0.87%,体量较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发展优势不突出;投资抗风险能力不强,房地产占比达60.3%,产业投资占比较小,发展后劲不足;招优引强力度不够,产业领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二是“两山”转化通道仍需扩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精品化程度不够,品牌效应弱、生态产品溢价低。三是绿色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尚不充分。部分街区控规、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审批进度不理想,影响项目落地。绿色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集聚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密云水库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强民生服务保障,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谱写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密云新篇章。
(二)主要指标
综合考虑“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标和统计口径调整等因素,密云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体系,含水源保护、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五大部分23项指标,因市级不再考核建安投资,该项指标不再纳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水源保护指标:密云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91.5%;断面水质达标率完成市级任务;湿地面积保持全市最大。
生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均完成市级任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39%。
经济建设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完成市级任务;旅游综合收入和乡村旅游收入分别增长7%和7.5%。
民生保障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完成市级任务;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安全稳定指标: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99.5%;药品抽验合格率大于99%。
三、实现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保水保生态工作取得新成绩
高标准守护好密云水库。系统完善保水体制机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重手段,持续完善“5+2”全方位、立体化保水机制。深入贯彻“两市三区”协同保水,强化源头管控,提升上游水环境质量,推进上游流域总氮治理。增强水源保护力度,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严查各类涉水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形成保水合力。强化科技保水,稳步推进密云水库一级区村级污水处理站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密云水库周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积极开展保水系列宣传活动,传承和弘扬密云水库精神,切实增强群众保水共识。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双碳”工作机制,着手构建“1+N”政策体系,制定《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双碳”战略,全力完成基本无塑料污染示范区创建,持续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无废城市”建设。深入落实《关于密云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开展生态积分应用场景建设,探索覆盖全域的生态信用体系,建设朝密生态产品展示体验中心,构建生态产品信息化监测、监管和溯源体系,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全面加快促进生态产品溢价,打造“两山”转化的新样板。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留白增绿和揭网见绿等营林造林工程,推动小流域治理、天鹅湖湿地等项目,持续丰富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围绕城南生态修复,实施潮河滨水绿道建设工程和南山森林步道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容量和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一微克”攻坚行动,推进“基本无裸露区”建设,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促进空气、水、土壤质量持续提升。
(二)深入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迈上新台阶
坚持规划引领打造新发展格局。聚焦更高层次的战略突破,探索创建生态特区,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衔接和制度建设,统筹推动保水富民强区。明确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京津冀生命健康管理中心和世界级医疗健康服务中心为支撑,打造“两山”生命健康谷,聚焦健康服务、智慧医疗、医疗美容、健身休闲等领域,加速生命健康产业布局。加快实施《密云区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战略发展带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持续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推进中华蜜蜂、冰雪运动、古树古村等多个特色乡镇建设。加强规划保障,加快推进街区控规、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保障规划、项目落地。积极谋划地块上市工作,加大水源路南侧C1、C2、B地块及王各庄平衡资金地块土地供应力度。
聚焦重点区域壮大发展动能。全力推动怀柔科学城东区建设,加快推动“1+5”大科学装置平台项目建成运行、开放共享,加快科技转化方向研究和落地项目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进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北京第二实验学校等项目,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快生命健康科学小镇规划建设,承接科学城成果转化落地。推动通密线电气化提升改造,同步完善统军庄站微中心周边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城东区重要节点景观提升。推进中关村密云园提质升级,加大招优引强力度,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强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引进,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用好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特色农业体系,提升密云水库鱼、蜂蜜、西红柿等产品附加值,扩大“蜂盛蜜匀”“密云八珍”“密云三烧”等品牌影响力,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持续做强休闲文旅,围绕“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高品质、高效益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促进特色民宿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体农融合发展,推进生态马拉松公园规划建设,实施密云水库环湖路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建设环湖自行车赛道,打造全国一流的滨水骑行路线。依托自然资源本底,做好蜂蜜、古树等生态产品的开发,打造宜养宜游新空间。扩大新业态供给,办好波尔多葡萄酒节、旅游冰雪季,促进文体商旅融合,带动消费回暖。发挥密云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作用,培育引进中高端消费业态,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多元消费聚集地;加快传统商圈提质改造,打造特色精品商业街区,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推进重点工程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强化“4+1”保障体系,发挥“一项一榜”“四级调度”“马上就办”等关键机制,强力推进市区两级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落实要素保障,加强前期论证工作力度,统筹推动街区控规及镇域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加快审批效率。完善重点工程联审、代办、征拆服务专班建设,形成合力推进前期手续办理、“拔钉子”等工作。落实资金保障,精细化管理政府投资,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合理安排一般债券、专项债券拨付计划,提高债券资金转化率。加快推进溪翁庄、大小王、西大桥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拆工作,加强回迁房建设用地保障。推进密新路、云西四路南延、云西八街等基础设施项目,为怀柔科学城东区发展夯实基础。
深化营商改革服务市场主体。全面落实营商环境6.0版改革任务,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坚持区领导联系走访企业制度,精准落实企业需求,提高为企服务效率。不折不扣落实好各类惠企政策,持续实施《密云区支持企业发展办法(试行)》,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企业知晓度。凝心聚力招优引强,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团队,完善项目落地机制。发挥七大国企作用,做强“三大平台”,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提升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三)深入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科学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防疫二十条举措,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等方面,做到优化流程、精准施策。加强重点区域防疫管理,做好检查指导,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好测温、扫码、消杀等防疫措施。加强冷链食品和物流环节管控,严格检测、消杀国际国内物流货品,确保不留风险隐患。
聚焦民生需求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檀营小学、滨河学校一期等4所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前期手续办理,扩增基础教育学位。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区医院、中医医院等与市级医院深层次合作共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区中医院迁址新建、区医院感染楼改扩建、檀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选址,加大医疗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中心选址,提升镇街综合文化中心效能,高标准创建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断丰富文化事业。推进看守所迁址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做好为老服务,督促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专业化运营,优化完善邻里互助点和幸福晚年驿站服务功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救助实效。抓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持续夯实群众住房保障。全力保障稳定就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大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精准就业帮扶,兜牢民生底线。
坚持协同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持续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132个村污水治理,美丽乡村地上工程紧密衔接、压茬推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接续实施41个村庄1.6万户农村“煤改电”,不断改善农村风貌。解决山区农民饮水难题,实施密云水库一级区及库北水源涵养地农村供水工程。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成汛期水毁河道、乡村公路及桥梁修复等工程。加强密云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檀新刘河工程建设,解决密云新城东部地区排水问题;加快密云新城再生水主干管网建设,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深化组团式帮扶机制,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集体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增加“蓝岗”“绿岗”就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增强群众认同推进精细化治理。稳步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全面提升创建质效。深入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持续推动便民功能补齐、街区环境更新,推动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提质项目建设,形成连片提升效果。做好城市小微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建设开放小蜜蜂公园,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满意度。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推动文明习惯养成,促进源头减量。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物业服务、停车、电梯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力做好“接诉即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抓好积水点改造、充电桩建设、供热保障等民生工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化平安密云建设,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防范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维护密云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听取区政协意见建议,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为谱写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密云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