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关于保护好密云水库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保水、护山、守规、兴城”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严峻考验和巨大压力下展现出新阶段密云新作为新成效,确保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3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建安投资67.9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9亿元,同比增长0.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4亿元,同比增长5.3%;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634元,同比增长8.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和6.3%。总体来看,主要指标较好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任务。
(一)落实首善标准守好首都生命之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严格履行保水首要政治责任。印发落实《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2021年实施方案》,“两市三区”协同保水长效机制更加牢固;完善保水清源工作机制,发挥“河长制”核心作用,全面落实保水责任,加快构建“5+2”全方位、立体化保水体系。成立密云水库保护公益基金会,已募集捐款1.15亿元。启动密云水库二级区3家矿山安全治理和生态恢复项目,修复面积约1600亩;开展小流域治理15条,实现水库上游流域治理全覆盖。密云水库最大蓄水量达35.79亿立方米,创历史最高水平,进行潮白河流域生态补水7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10米。执行全市最严的跨界断面考核补偿办法,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首次全市第一,密云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制定了《密云区关于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具有密云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推广,举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主题展览,开展系列保水宣传活动,凝聚保水共识。以创建行动深化生态文明建设,36项“创森”指标已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先行先试,率先成立密云区碳中和研究发展中心,启动碳中和试点建设;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在全市率先启动“林长制”试点,完成新型集体林场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蓝天“含金量”不断提高,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前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持续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2.1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等项目基本完工,森林覆盖率预达70.13%,森林蓄积量和湿地面积全市最大;实施鼓楼大街、阳光绿地等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城区公园绿地对居民区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6.9%。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获评“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全区生态服务价值达910.83亿元,位居全市之首。
(二)强化创新驱动推进绿色发展,区域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创新发展基础更加稳固。怀柔科学城东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提前一年半落成启用,中科三清等企业落户密云,依托大装置气象数据,启动我区首个气候经济项目;4个“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和二次结构施工,正在开展室内外装修、机电安装以及小市政施工;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开展二次结构施工和机电安装;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分期建设方案得到市政府、教育部同意。科学城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建设,地模外电源工程已完工,华远达青年公寓一期已试运营,统军庄站微中心方案设计、云西活力中心规划研究有序开展。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0家,累计17家企业认定为市级研发机构,居生态涵养区首位;超同步公司获评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华源泰盟公司获评为北京市首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企业,40家企业获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5项创新成果被认定为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全区累计达171项。
中关村密云园加快提质增效。统筹推进企业疏解盘活,已盘活地块11个,涉及规划面积431亩。招优引强工作稳步推进,复星北铃、京东智能产业园等5个高精尖实体项目已落地,达产后预计实现年税收4.4亿元。园区稳税增收作用凸显,万都底盘、今麦郎等重点税源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园区全年形成财政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朝密双创中心已完成房产购置,启动了装修工作。
“两区”建设有序推进。前三季度,累计向市级部门报送“两区”项目80项,蜜蜂大世界、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产创基地等具有生态优势、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已纳入市级“两区”建设重点项目库。对外经贸持续向好,1至10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816万美元,同比增长138.5%,新设外资企业11家;进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出口4.6亿美元,同比增长60.4%,出口总额和增幅名列生态涵养区第一。依托“服贸会”“进博会”平台签约6个项目。
农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北京密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累计培育农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星创天地9家,建设专家工作站8个,47个农业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6万亩果蔬获得有机绿色认证,获评北京市首批家庭农场示范区,古北口镇“净田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家庭农场典型。“蜂盛蜜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连续三年举办国际蜂产业盛会,全国首家蜂产业研究院在我区挂牌成立,崖壁蜂场割蜜节、蜜蜂大世界、蜜蜂文化村等助推“蜂旅”融合发展。密云水库鱼知名度显著提升,已完成有机鱼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加快推进;成立了区级渔业产销联社和5个镇级合作社,与首农、物美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标准化、品牌化营销。葡萄酒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成立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协会,发展专业性酒庄7座,建成“酒香之路”“邑仕山谷”等沟域经济示范项目,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年产高端葡萄酒能力达6000吨。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高效特色杂粮,提质发展设施农业,1-11月蔬菜产量16万吨,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居全市前列,开展“互联网+农业”科技示范,举办带货直播等新媒体培训,打造密云新媒体营销骨干团队,农业电商蓬勃发展,规模以上农业电商达17家,预计年度销售额5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10.6%。
休闲文旅产业加快复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基本完成,“1+4”文旅产业政策加快落实,乡村旅游“十百千”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建成精品乡村酒店33个、精品民宿院落332个。深入推进“旅游+”融合发展,金叵罗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乡村产业转型典型案例,成功举办2021年密云生态马拉松、鱼王美食节、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蔡奇书记作出了“一场马拉松、天下知密云”的重要批示,荣获“2021生态自然旅游优选目的地”等荣誉称号。全年完成乡村旅游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36.2%,总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
(三)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区域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统筹推进发展与安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控双稳有序,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坚持“人”“物”同防,强化疫情监测预警,严格进口冷链食品检测、追溯管理,持续抓好重点场所、区域防控检查,在大兴、昌平等地的局部聚集性疫情中,确保我区无一人感染。建立健全“区级统筹、镇街实施、行业督促、属地组织”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全力保障企业平稳运营,延续实施失业保险费返还、以工代训等援企稳岗政策,累计支出援企稳岗资金11.4亿元。截至12月1日,全区重点行业企业及工程项目开复工率为94.5%,从业人员到岗率为95%。
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效。完成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出台《密云区支持企业发展办法(试行)》,同步推出促进农业电商、文旅产业发展等办法,配套出台人才落户、入托入园、住房补贴、就医服务等N个人才服务保障实施细则,打造全面精准的“1+3+N”政策体系。建立密云区“马上就办”工作机制,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联审服务、代理服务、征拆服务专班,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和为企服务水平,保障项目顺利落地。以打造“四级管家”服务品牌为重点,全面落实“服务包”管理,充分发挥企业服务热线和服务平台作用,及时有效帮助解决问题,助力企业发展。截至11月,区领导走访企业213家次,各级管家回访企业838家次,开展政策解读培训会39次、参与企业1100余家次,为企业办理人才引进17人、工作居住证190人次。综窗2.0改革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委托受理率和授权审批率分别达到82.4%、99.33%;进驻本区政务服务中心部门事项1792项,进驻率92%,全区1344项涉企事项进驻率100%。金融服务保障作用不断增强,截至10月底,全区纳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4.6亿元,同比增长15%,本区投放贷款余额227.2亿元,同比增长7.2%,均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服务中小微企业1000万以下贷款余额达到27.6亿元,同比增长27.9%,驻区银行对区内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34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提前完成改革任务。新设市场主体6844户,同比增长63.96%。
(四)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加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帮扶、国企对接等方式,引导镇村组建集体所有制企业,超额完成“消薄”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321个美丽乡村规划全部批复,第一批76个美丽乡村达到市级考核验收标准,第二批14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部启动,33个村、1.3万农户“煤改电”任务全部完成;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8.4%,公厕全部达到三类使用标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巩固,荣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称号。
公共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发布《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行动计划》,文明城区创建各项工作深入展开,城乡环境面貌、市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积极争创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面积位居全市第二。全面推进教育“双减”工作,率先在全市完成学科机构“双模式”资金监管;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全部提供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9.8%;新增小学学位405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690个;加快谋划八中新建、七小改扩建等中小学学位扩充项目,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办学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区医院提前完成三级综合医院创建目标,积极推进办理区医院感染楼改扩建工程前期手续,为疫情防控筑牢防线;区中医医院迁址新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选址;年内完成28家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卫生室“空白村”全面消除,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为老服务加快提升,每千人养老床位数15张,位居全市前列,累计建成邻里互助服务点200个。住房保障不断夯实,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新农村刘林池棚改项目回迁安置房基本封顶,长安新村南菜园新村544套回迁安置房装修基本完成;共有产权房首创悦欣汇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李各庄云河上苑项目加快推进,总房源达2007套。我区“七有”“五性”总指数保持全市第二,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加快提升。“疏整促”专项行动稳步实施,16项市级任务均可圆满完成。腾退土地9.16公顷,拆除违法建筑8.35万平方米,施工围挡治理23处,疏解一般制造业4家,新建5G基站265个,精准补齐便民服务网点50家,发展老年餐桌服务点57个。城区218个点位投放共享单车3000辆,有效打通群众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推进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管理,顺利完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群众文明习惯逐步养成。持续做好物业管理,“三率”达到100%,物业满意度85%,物业收费率80%,党建引领物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檀城东区、宾阳里北区等8个小区住宅楼节能保温改造和公共区域环境提升整治,惠及居民2328户。退役军人服务站率先在全市实现全覆盖。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围绕“快、准、严”三方面,全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受理工单平均解决率从2019年1月的36.8%上升到今年11月的91.42%、满意率从56.8%上升到93.67%,接诉即办综合成绩跃升全市第七。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99.6%,药品抽验合格率100%。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平安密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顺利完成建党一百周年庆祝活动安全保障。
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产业转型升级阵痛等多重考验,在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砥砺奋进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秩序稳步恢复。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集中发力,产业基础薄弱问题突出,高精尖产业支撑作用不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仍需加快努力;二是重点工程项目需进一步加快推进,受规划手续、征拆等问题制约,投资效率亟需提升;三是公共服务保障需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教育、医疗等服务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基础教育学位需加快补齐,中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需加快建设;四是居民收入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密云水库高水位运行新形势下,水库一级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需加快改善,保水与富民需有效平衡。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信心、善作善为,认真解决问题。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密云水库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弘扬密云水库建设守护精神,全面落实“保水、护山、守规、兴城”总要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怀柔科学城东区、中关村密云园引擎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促进共同富裕,有序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典范之区,为建设美丽北京、谱写现代化建设密云篇章努力奋斗。
(二)主要指标
为保证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密云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体系,延续“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体系,含水源保护、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五大部分24项指标。
水源保护指标:密云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89.5%;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保持100%;湿地面积保持全市最大。
生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均达到市级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为1%。
经济建设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和建安投资完成市级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620家;旅游综合收入和乡村旅游收入分别为64.2亿元和8.7亿元。
民生保障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完成市级任务;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增速。
安全稳定指标: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99.5%;药品抽验合格率99%以上。
三、实现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提升生态涵养功能
全力守好首都生命之水。构建“5+2”全方位、系统性保水机制,贯彻落实“两市三区”协同保水机制,强化源头管控,提升上游水环境质量,有效降低上游水体总氮浓度。深入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统筹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作用,严查各类涉水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河长制”,推动责任落实,形成保水合力;推进密云水库应急安全平台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积极推动科技保水,深入推进净水渔业发展,科学实施增殖放流,强化捕捞管理,完善水生生态系统。提升群众保水共识,积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民保水良好氛围。
稳步推动生态环境提质扩容。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取得圆满成功,积极筹备首届生态文明北京论坛,擦亮密云生态金名片。强化生态制度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碳中和研究,继续完善密云区碳中和行动纲要,启动编制碳中和行动方案,推进碳中和六类试点建设;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持续做好增绿护绿,推进实施各项道路、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密云入库口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等项目,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一微克”行动,推动空气质量改善;统筹推进河长、林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切实保护好生态资源。
(二)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统筹抓好“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充分发挥“17+2+2”工作组职能,高标准全方位推动《密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暨“十四五”规划纲要任务分解方案》落地实施,明确年度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政策机制,深入落实调度机制,坚持项目化推进,加强重点领域政策研究,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全面推动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着力打造包括怀柔科学城东区、生命健康科学小镇、中关村密云园在内的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吸引创新要素和大健康等产业资源集聚融合。
全力保障怀柔科学城东区规划建设。坚持“科学+城”融合发展理念,做好落地项目建设与科研人员入驻服务保障。统筹推进“1+5”科学设施项目建设运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完成国家发改委验收,5个平台项目土建工程全部完工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推动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规划建设,争取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提升东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扎实推进平台外电源工程、地模燃气管线工程等项目;完成重要节点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密西路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深化统军庄站微中心方案设计、云西活力中心规划研究;推进生命健康科学小镇规划建设,承接怀柔科学城成果转化落地。
聚焦中关村密云园提质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密云园经济主引擎作用,做优做强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科技服务、创意都市、汽车零部件等基础产业,集中优质资源要素重点扶持,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聚力“腾笼换鸟”,疏解腾退低效停产企业,引进社会资本、盘活土地资源,降低新引进企业投资成本,整合闲置厂房土地,加快推动1700亩多功能用地调整为产业用地,统筹规划布局高精尖产业。推动落地项目建成投产,重点推进京东智能产业园、复星药业等项目建设,服务好康辰药业制剂车间、友康生物生产基地、北陆药业扩规、美中双和扩规及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确保企业基建工程按期竣工。深化朝密合作共建,加快推进朝密双创中心运营;加快推进生态商务区南区土地一级开发,北区土地入市交易。
加快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推动“五新”政策落地,发展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开展科技保水新场景建设,抓好方恒科技超算与金融云计算基地、电信易通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产创基地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打造高品质消费平台,把握“两区”建设契机,增强古北水镇国际交往重点承载地功能,谋划、建设京沈客专密云站、统军庄站、密云北站轨道微中心,推动三大交通站点“站城产一体化”规划建设,引进布局特色化、品质高、服务优的新商业业态,吸引人流聚集,打造京北地区消费新增长极。抓好特色产业促进消费提质,壮大蜂、葡萄酒、休闲文旅等产业,积极筹备环密云水库自行车赛、密云生态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加快葡萄酒庄产业带、航空产业小镇、水云小镇、长城文化带等重点区域建设,推动产业与旅游、文创深度融合发展。
(三)系统提升区域发展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落实好北京市优化营商改革5.0版,细化分解为区级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实施清单化管理,确定工作方向、明确责任,利用问题清单紧抓过程、定期调度。加强重点企业服务,完善“服务包”机制,扩充“服务包”企业数量,提升质量,调动各级管家积极性,为服务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提高服务效率。贯彻实施《密云区支持企业发展办法(试行)》,持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企业知晓度、覆盖面;加强惠企政策集成,增强政策吸引力,打造良好政策环境。做好招优引强,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团队,加强招商中介机构的管理,完善项目落地机制,编制实施《密云区招商引资服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密云区实体项目准入评审制度》,积极为落地企业兑现政策承诺,打造诚信政府,实现以企引企、以商招商。
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强化“四级调度”机制,压缩调度周期,推进项目有序实施。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提高审批效率,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推进,持续压缩审批时限;落实“马上就办”工作机制,发挥“重大项目征拆服务、代理服务、联审服务”3个实体化推进投资专项办公室作用,切实解决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全力推进新东路南延、圣水泉路南延等道路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加快城区积水点治理工程和檀新刘河治理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及资金保障,持续推进新农村刘林池及长安新村南菜园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建设,推进果园西大桥及溪翁庄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率,建立区政府年度投资计划,将文体设施、教育卫生等零散型项目化零为整,合理使用债券资金,扩大有效投资。
紧抓不懈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四方责任”,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应急机制,提升养老院、学校等重点区域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做好高风险人群管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闭环管理。提前筹备重要节假日和冬奥会疫情防控,做好应急处置人员和物资准备,做到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科学精准促进复工达产,细化调整行业防控指引,明确常态化防控标准和防疫要求,持续做好商务楼宇、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领域防控保障,降低疫情对企业、工程复工达产的影响。
(四)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编制《密云区乡村振兴工作指南》,整合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加强村庄风貌管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供水污水设施、街坊路、公共照明、村庄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供水四年实施方案,着力改善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群众生产生活;对25个村庄进行“煤改电”升级改造;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运维工作,提升人居环境管护精细化水平。深入推进“1+5”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成综合科技示范、交流展示、农业生产功能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积极构筑“特色蜜、水库鱼、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五大特色农业体系;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林蜂、林果、林下”三林经济,建设现代化高标准设施温室300亩,精细化管理菜田2万亩;推动农业公共品牌建设,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宣传、展销平台;扶持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辐射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释放农村“三块地”活力,盘活闲置土地等资源;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推动“三社融合”,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深化与朝阳、石景山结对协作,发展村集体特色产业,持续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力争提前完成“消薄”任务。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前期手续,实施不老屯中学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檀小改扩建、七小改扩建、滨河学校一期、密云八中新建等工程手续办理,持续加大基础学位供给。稳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确保区医院感染楼改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促进北大第一医院密云院区与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增强群众获得感;完成区中医医院新址确认及土地征收工作,加快推进区急救站点新建、改扩建工程;完善卫生室服务设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职业素养,完善邻里互助点和幸福晚年驿站建设,千人养老床位提质保量。按计划稳步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完成年度创城任务。确定区文化中心新建项目方案设计,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全力保障稳定就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大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精准就业帮扶,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留白增绿、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区域性市场改造提升等工作,滚动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持续推进垃圾分类,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大力促进源头减量,继续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强化垃圾分类宣传动员、促进习惯养成,提升群众垃圾分类自觉性。全面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持续开展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三年行动,着力解决物业服务、停车、电梯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力做好接诉即办,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力量下沉基层解决问题,稳步提高诉求解决率、满意率,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安全监管,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活动服务保障,维护密云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各位代表,2022年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听取区政协意见建议,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定信心、勇毅前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典范之区,加快建设美丽北京、谱写现代化建设密云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