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区教委【一把手解读】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解读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教育委员会
  • 发布时间:2019-04-29 09:10
  • 【 字体:      】

一、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形势

2019年,我区小学入学人数4100人(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人数约758人),小学毕业学生3705人(非本市户籍学生人数545人)。小学入学人数与去年持平,初中入学人数比去年增加约260人。

今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整体与去年持平,其中,小学入学人数预计突破4100人。2019年9月,全区小学一年级预开班117个,其中,城内小学62个教学班,农村地区小学55个教学班(平原学校开设32个教学班、山区学校开设23个教学班)。

我区城区小学入学压力较大。2019年9月,计划开班数比去年少2个,与毕业年级班数相比增加9个。城区小学可接收适龄儿童人数为2480人。据测算,今年在城区小学入学的适龄儿童约有2822人,学位缺口达9个教学班。初中入学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城区初中入学3749人,初中学校学位能够确保小学毕业学生免试就近入学。

二、市教委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简介

2019年4月1日,经市政府批准,《2019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京教基二〔2019〕6号)正式下发。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入学政策在细节上有所调整,但基本格局不变,突出了“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年满6周岁(2013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均须按区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按区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免试就近登记入学。

入学政策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2019年入学政策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市教委出台《入学意见》和《五证审核指导要求》,文件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

1.取消特长生招生。

2.进一步规范公办寄宿制学校招生。

3.严格加强民办招生管理

强调:民公同步,纳入区级管理。

4.严管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入学挂钩行为。

强调:发现此种情况的发生,对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的处罚力度。

5.继续实行本市无房户籍2个3政策。

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非户籍所在区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具体办法由各区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6.继续推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

7.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

8.非本市户籍入学保持稳定。

三、密云区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意见解读

区教委依据市教委文件要求,制定本区招生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经区政府批准后,报市教委备案,区教委组织实施。具体程序和要求如下:

(一)入学条件

年满6周岁(2013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区)户籍儿童(户籍儿童均按照区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范围免试就近入学,各小学首先接收服务范围内的学生)和符合在密云区就读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到区教委划定范围的学校联系就读)。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本区常住户口的,二是按本市户籍对待的(台胞子女、博士后子女、随军子女、华侨子女;非本市户籍儿童但父母一方是本市户籍的;父母一方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明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分为有房和无房两种情况对待。

(二)入学方式和程序

1.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信息采集为“必做”工作。由适龄儿童监护人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完成,并确认信息,打印信息采集表(信息采集表内容不得外泄)。每名适龄儿童只能在一个区参加信息采集。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数据制定入学规划。

2.现场登记、初审。城区需要进行入学登记和初审,由区教委组织学校、幼儿园相关人员到各幼儿园登记、初审(幼儿园组织家长依据户口簿、住房手续等填写初审表,与信息采集表核实,以户口簿、住房手续初审表为准。

3.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区教委依据登记、初审信息,划定城区学校服务范围,并进行公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探索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目前,我区以单校划片为主。

4.学校复审。依据区教委划定的入学服务范围,学校对家长提交的信息采集表、初审表进行复审,符合条件的提交区教委;不符合条件的不提交,并告知家长向教委咨询。

在城区小学就读的:由适龄儿童监护人带着孩子和信息采集表、初审表到区教委划片学校进行复审。

在农村地区小学就读的:监护人在完成信息采集后,带着孩子和信息采集表、户口簿,在规定时间到各镇中心小学、完小登记、审核。统一由中心小学将符合条件的信息表、初审表提交区教委确认。

5.区教委确认。区教委对学校提交的复审结果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确认通过;不符合条件的,通过学校及时告知家长,向区教委咨询。

四、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政策要点解读

(一)入学条件

1.小学:年满6周岁(2013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符合在密云区就读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需持规定的证明证件材料,到所在街道(地区)办事处、镇政府开具“在密就读证明”,到区教委指定范围的学校联系就读。

2.初中:我区小学毕业的非本市户籍学生申请到我区中学就读的,由区教委统一分配入学(按照市教委要求,已在小学入学阶段审核过证明证件材料的学生,初中阶段可不再提供相关证明证件材料);外省市小学毕业的非本市户籍学生申请到我区初中一年级就读的,需开具证明证件材料审核证明。

(二)证明证件材料的内容

《审核细则》要求,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审核申请人”)在密云区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审核申请人或其配偶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如下材料:1.在密务工就业证明;2.在密实际住所居住证明;3.全家户口簿;4.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或暂住证)等证明证件材料。

(三)证明证件材料审核的责任部门及审核标准

1.证明证件材料审核的责任部门。按照市教委要求,各区要建立非本市户籍儿童少年接收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联合审核机制,我区相关证明证件材料审核的责任部门没有变化,具体分工为:“在密务工就业证明”,根据审核申请人务工的方式,由区人力社保局、市工商局密云分局(辖区工商所)分别审核。

“在密实际住所居住证明”,根据审核申请人住房的性质,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密云分局、辖区内派出所分别审核。

“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全家户口簿”由市公安局密云分局审核。

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街道(地区)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由在密居住地所在街道(地区)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教委审核。审核申请人及其配偶均持有本区有效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或暂住证)的可视为有此证明。

2.证明证件审核的标准。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须取得六个月以上(教育部规定);就业证明中社保缴费期限或工商营业执照取得的时限均在一年以上(我区制定,延续去年政策;与其他区比较,我区政策标准更为严格);租房居住的证明材料中,必须有完税证明。

3.证明证件材料审核时间:2019年5月6日至2019年5月31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4.务工就业证明审核的时间节点: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以月计算,补缴无效。

5.北京居住证要求:从2018年5月31日向前推,满6个月。

6.城区户籍无房家庭,需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密云分局开具无房证明,请协助办理。

(四)证明证件审核的基本流程

审核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到相关部门提交审核证明证件材料,证明证件所审核通过后到居住地街道(地区)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教委开具“在密就读证明”,经工作人员进行网上确认后,审核申请人方可进行网上信息采集并打印信息表。最后到区教委确定范围的学校联系就读。

(五)几种特殊情况的说明

1.关于非本市户籍超龄问题。超龄儿童、少年是否已在原籍入学由区教委审核。超龄儿童、少年,在提交证明证件材料时,需提供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区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未在当地就读一年级的证明,说明未按时入学原因;同时提供上一年8月31日前开具的相关证明材料(户籍所在地区级以上人民医院病例等有效证明)。

2.关于非本市户籍无户口的问题。非本市户籍无户口属于证明证件材料不齐,只能回其父母户籍所在地上学。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