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关于对《北京市密云区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的解读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时间:2023-11-14 10:41
  • 【 字体:      】

1.修订背景是什么?

按照常态治理和短期应急相结合的思路,在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我区建立了空气重污染应急体系,并将其纳入区应急委统一管理,自2012年制定印发北京市密云区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以来,先后5次修订。现行预案为2018年制定实施版本。空气重污染应急起到了“削峰、降速”的作用,最大限度减缓污染积累,我区空气重污染天气从2013年46天下降到2022年2天(下降95.7%),广大市民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

2022年11月,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5部委联合印发的《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要求,“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分区应对分类施策。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区、市)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调整重点区域预警启动标准”,并明确了重点区域具体的预警启动修订标准。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满足公众对美好空气质量、美丽蓝天的需求,坚持区域协同减排、科学精准应对原则,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对现行预案进行修订,主要调整了框架结构及预警启动标准,优化了部分应急措施等,在实现最大化减排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2.修订原则是什么?

统筹协调,科学治污。重点要求排放强度大的涉气企业采取措施;在市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建立涉及民生保障、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白名单”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绩效管理,精准治污。固化近年来行之有效的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应对机制,绩效评级先进的A级和绩效引领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督促绩效评级落后的C、D级和非绩效引领企业通过提升治理能力提升绩效评级。

3.主要修订内容是什么?

(一)优化调整预警分级标准

黄色预警:由现行预案的“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短时出现重度污染,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修改为“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或日均值>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橙色预警:由现行预案的“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修改为“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持续48小时或日均值>150持续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红色预警:由现行预案的“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时;或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500时”,修改为“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持续72小时且日均值>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时”。

(二)突出精准、科学差异化管控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操性,主要修订应急措施9条:

1.健康防护引导措施(2条)。一是将中小学、幼儿园减少户外活动,修改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可根据属地空气污染情况适时减少户外活动或停止户外活动,扩大适用人群范围且更加灵活并符合实际。二是明确红色预警时“室外执勤、作业等人员做好健康防护措施”。

2.倡议性减排措施(2条)。一是细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要求,明确减少溶剂型涂料、胶粘剂、清洗剂、油墨及其他溶剂型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及产品的使用。二是新增橙色和红色预警时“企业合理安排运输,减少重型燃油(气)载货车辆使用,尽量使用国六或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输”要求。

3.强制性减排措施(5条)。一是对施工工地增加了停止污染排放较大的道路设施防腐、道路沥青铺装,以及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停止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机械除外)的要求。二是将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根据近年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的做法,固化为“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并固化近年已采取的相关企业“停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汽车(含燃气)进行运输”,以及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停止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机械除外)”措施。三是突出机动车电动化导向性措施,橙色和红色预警重型车停止措施中,明确“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除外”。四是固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举措,避免误导人民群众,将橙色、红色预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修改为黄、橙、红三级预警“严格落实《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区域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密政发〔2021〕18号)要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五是新增了橙色、红色预警期间“本市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国四标准柴油载货汽车停止上路行驶(经相关管理部门确认为保障本市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整车运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除外)”。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