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背景是什么?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绿色发展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0·60”前的“双碳”目标,能源、工业、交通、供暖和建筑等行业会加速低碳转型,资金需求巨大。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组织气候投融资试点申报。2022年8月,我区与通州区、上海浦东新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浙江省丽水市、深圳市福田区等23个地区入选国家首批试点。为深入推进试点建设,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促进密云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2.编制依据是什么?
按照区领导关于试点建设的批示要求,遵循采取务实行动的原则,根据《北京市密云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北京市密云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实施方案》,结合试点推进过程中实际情况,编制完成《北京市密云区气候投融资试点行动计划》。
3.主要目标有哪些?
总体目标: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发挥气候投融资对应对气候变化支撑作用,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形成“活水 盘林 促产 降碳”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密云讲坛、气候投融资综合促进平台、国家(密云)优秀低碳技术展示中心等一系列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4.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动计划》围绕能源、建筑、交通、供暖、工业、碳汇、科技等重点领域,提出五项行动。
1.减污降碳行动。一是通过大力实施煤改电、机动车油换电、建筑和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应用,继续建设碳中和示范小区、村镇,推进重点领域能源终端电气化。二是通过打造“零碳”供暖、自产绿能项目,继续建设碳中和示范街区、景区,以重点项目带动本地能源脱碳化。三是通过实施园区和数据中心低碳改造,争创国家级园区碳达峰试点,促进重点区域全面低碳化。
2.扩绿增长行动。一是系统提升林(湿)地碳汇能力,推动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二是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建立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系统提升农田土壤碳汇能力。三是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气候韧性。四是鼓励开发碳汇产品,提升“中国天然氧吧”影响力,培育“氧吧”赋能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康养产业气候友好型主体,助推全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3.金融创新行动。一是抢抓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先机,完善一揽子专门吸引气候友好产业落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招商政策,激发试点活力,吸引气候友好型主体落地。二是深入实施《北京市密云区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创新一系列金融产品,开发一系列面向公众的金融工具。
4.科技赋能行动。一是发挥科学城东区科技支撑优势,加快组建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低碳技术创新,建立空地一体碳监测网络。二是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在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投融资领域储备50个入库项目。
5.全民参与行动。一是搭建密云区碳普惠云服务平台系统,以消费侧促进生产侧产品及技术低碳升级。二是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其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