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元宵佳节,伴随着总督管一声“起会”,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民间花会”活动如期上演,长城脚下安静的小村庄也随之沸腾起来,为当地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拉开了新一年乡村发展的崭新帷幕。
上午10时,花会演出人员在村口集结,由“大筛”威武开路,龙门旗紧随其后,“墙子路民间花会”七个大字醒目可见,随后各档花会表演依次登场,一路上表演者们精神十足,纷纷展现自己的绝活。高跷的小演员们则脚踩高跷,身着华丽的戏服,在欢快的鼓点声中翩翩起舞。他们时而下腰,时而劈叉,高难度动作多,既惊险又刺激,引得现场观众惊叹不已。舞龙、小车会、腰鼓、吵子、中幡、舞幡等表演也各具特色,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墙子路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墙子路花会“督管”蔡波介绍,今年花会演出有龙门旗、样子幡、中幡、音乐、腰鼓、小车会、二鞑子摔跤、舞狮、吵子、高跷、大鼓乐、舞龙,共12档节目,演出人员共122人,年龄最长者已达80高龄,年少者12岁,其中高跷、大鼓乐、小车会、舞龙舞狮等节目最受群众喜爱。
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的举办“花会”,今年的墙子路的村貌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一入村便能看见刚刚建好的花会公园,园内铺设人行步道、活动广场,并作为“墙子路花会”活动的起始点;之前由于车位不足导致外来车辆无处停放,“花会”期间经常造成村口道路堵塞,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村委会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将拓展出的一处空闲地改造成了停车场,目前共计有30余个车位,有效缓解了活动时的停车难题;三堂庙前的活动广场中心用石条铺出一个地雕,展示了明代墙子路城堡的俯瞰图;村庄主路两侧墙面上绘制了12幅原创水墨画,充分展示了当地的历史、人文、民俗等,让游客在感受元宵节欢乐氛围的同时充分了解当地人文景观。
“墙子路民间花会”已有近百年历史,最初由来是有几位村民联合四乡成立的“同意圣会”,一共包括十三档花会,即墙子路的吵子、狮子、开路、小车会、龙灯会、虎斗牛、二鞑子摔跤,南沟的高跷、秧歌、大鼓,小梯子峪的十鼓弦,北沟的大筛、中幡等。至今,只有墙子路村将花会表演传承下来,并增加了音乐、腰鼓等表演。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