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学校观鸟社团在第十一届北京市中小学观鸟赛中,荣获包括优秀组织奖、中学组与小学组实地观鸟赛一等奖在内的大奖。
观鸟赛在北京市延庆区野鸭湖举行。比赛当天,师生们早早集合在一起,一同奔赴比赛地。“一路上,我们谈论着柳莺、雉鸡、红嘴蓝鹊、黑卷尾、小鷿鷈、苍鹭等鸟类,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上,写满了对比赛的憧憬。”学校指导教师贺建华说,“能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密云生态,一起参加比赛,再一起将密云良好的自然资源宣传分享出去,觉得幸福感满满。”
密云区大城子学校学生与观鸟结缘于10年前的一次意外惊喜。在学校旁的小河里,一名学生偶然发现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这一发现迅速在同学间引起了“轰动”,他们开始主动学习黑鹳的知识,并自发组织起保护野生鸟类的行动。
“是否能以观鸟为切入点,开发新兴观鸟旅游线路,助推农村地区经济提升,建立密云生态品牌?”渐渐地,学生们不仅能独立识别一些鸟类,还试着利用观鸟收获的调查数据撰写科技小论文。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绘制出了密云地区常见的鸟类图谱。这一过程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与鸟类资源,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在带着学生保护“家乡特产”黑鹳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也在自然“课堂”里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教育模式。10年来,从低年级学生迷上分享野鸟趣闻故事,到中年级学生周末流行起相约实地观鸟,再到高年级学生自发开展鸟类学知识科普活动,观鸟已成为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热门话题。据统计,学校师生累计记录了密云地区的200余种野生鸟类、观鸟照片达十几万张。指导教师吴井平、贺建华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梳理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生理活动、观测方法等知识,编写并出版了学生科普读物《家乡的鸟》。
当穿着迷彩马甲,手拿望远镜和观鸟图鉴进行野外观鸟时,学生们全身心投入,注意力始终停留在天空和树杈之间,在家乡的天地间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了全新的认识。社团成员的调研成果还与密云区相关部门共享,为密云区鸟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助力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