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保水人忠诚担当守护首都生命之水
  • 来源:宜居密云
  • 发布时间:2020-09-24 08:36
  • 【 字体:      】

纪念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特别栏目《足迹》第二十三期节目如约而至,今天邀请到霍光伟、王荣臣,听他们讲述守卫密云水库精神的传承和密云水库的发展与变迁。

接过父辈旗帜 守卫首都生命之水

60年来,一代代密云水库保水人,把守水源,镇守库区,为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默默奉献着。今天我们就邀请到子承父业、守水有责的人民子弟兵霍光伟和从事水环境保护15年的密云水库管理处水政科副科长王荣臣,为您讲述守水有责守水尽责的故事。首先向您讲述的是霍光伟,他的父亲霍山生,武警北京市总队官兵,十年如一日驻守密云水库,最终劳累成疾,34岁英年早逝。儿子霍光伟,继承父亲遗志入伍从军,在父亲曾经的岗位上带领百名青年官兵坚守密云水库,守护首都生命之水。


霍光伟

父亲(霍山生)是1986年入伍的,从密云水库当兵考学,在军校学习两年之后,在水库先从排长干起。从排长到副中队长、再到指导员、教导员,一直在水库干了十年的时间。

他与水库的感情非常深厚,也特别喜欢密云水库的中队和官兵和密云水库这个地方。他对密云水库确实有一种特别忠诚的情怀。他一心扑在密云水库的工作上,在武警部队这一块主要就是执勤,守护住北京的这一盆净水。当时他走了以后,称号也是“守水人”。密云水库确实是相当于他的第二个家。

回想起来他对这个部队的工作,对密云水库的这种情怀,有我无法比拟的热情。他确实是非常的敬业、非常的热爱这份工作,特别的爱兵。他把战士当做自己的亲人、亲兄弟一样对待,把水库这个地方当家一样的建设。

后来通过和父亲以前带过的官兵们了解到,他不仅在工作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也特别地照顾他们,在心理上也非常地关心战士们。经常嘘寒问暖。这在部队里也算一项工作。他就是完全把官兵当成自己亲兄弟一样去关心。所以战士们都特别地爱戴他,对他感情特别深厚。

我们武警在这儿给水库站岗,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卫水库,守卫水库水源的干净、清洁和安全。之前在1998年,我们哨兵在执勤过程中就曾经抓获一名即将向水库投毒的人员,如果投毒成功,将会对北京市人民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后果将相当严重,损失难以估量。

作为密云水库队长,他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所属的勤务要完全检查,看看勤务的运行是否正常,看看哨兵履行职责是否认真。从这点来讲他做得非常的尽心尽职。平常要求最低是查两次,他每天最多的时候要查上七次至八次,特殊情况甚至更多。一些雷雨天、大风天,这些天气的时候查得更多。

密云水库执勤目标它分为白河主坝、白河坝下和潮河坝,三个执勤点。他当时查勤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这么方便,当时主要依靠自行车为交通工具。还是那种比较老旧的大横梁自行车,26式的那种,骑着比较费劲。

从白河主坝到坝下,没有直接的一条路,他是绕到水库管理处外面公路上一圈到坝下,将近有六七公里。坝上的长度有1公里,他也得骑自行车。所以他当时就想着,干脆扛着自行车爬这个大坝。

但是大坝爬着也费劲,它有312节台阶,因为当时这个石头也不是那种成型的砖块,是自然的大理石,高度参差不齐,最高的有将近30公分左右。这312节台阶,每天扛自行车上下就得三四趟,他往返坝下查勤一天都三趟以上,多的时候达到七八次。

潮河和白河主坝距离比较远,将近30公里。他从白河主坝线查,查完了之后查到白河坝下,再蹬着自行车骑将近30公里,往返的话将近60公里的距离,到潮河坝去查那的哨位。如果赶上下雨,穿着雨衣他也要骑过去。水库那边,雨水也多风也大,他也多次摔倒。

每天他往返潮河,也将近有两三趟。这样的话他一天实际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查勤上面。他要来回地去查勤,到哨位上查也很细致,对官兵嘘寒问暖、也检查执勤的情况,运行是否正常,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等等。

这十年的时间,光查勤的这个路程,粗略的统计将近有几个长征的距离。爬大坝的这个总高度,这十年间的大概也有几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

当年父亲由于他确实对工作兢兢业业,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最主要就是获得了“敬业爱兵好干部”这个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报到军委之后,军委给他在北京市评了“五四青年奖章”。 

父亲因为这项工作劳累,肝脏功能受损。他带病坚持了十年,后来逐渐地转发为癌症,离开了我和母亲。

霍山生去世的那一年,霍光伟才九岁。二十年过去了,霍光伟经过无数次的考验与锻炼,又回到了密云水库。每个疾风骤雨的夜晚,他和父亲一样,一个机灵从床上跃起,披上雨披撑着伞,头也不回地冲向水库大坝。虽然母亲不愿儿子再体验军人职业的艰辛与危险,但是,在霍光伟看来,生在军营长在军营,父亲对职业的热爱与眷恋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他,军队的训练与生活让他对部队产生了很深的情愫。

霍光伟

他当年当兵时候的那个哨位,就是现在主坝上的那个1号哨,命名为“霍山生哨位”,在水库白河主坝上,后来给他专门建立了教育基地,有一间荣誉室。学生、部队的官兵,很多时候都去他那个哨位去学习、缅怀当时的历史,和他爱岗敬业的这些事迹,这一块的教育意义还是比较大的。

由于父亲热爱这个职业,我内心深处也是对部队有一种向往,想要去在工作中更了解父亲当时的经历。十八岁高中毕业,就考取了四川成都指挥学院。

毕业到机动部队干了五年之后,到我调到正连职的时候,我就想,父亲当年是怎么干工作的,父亲当年所走过的路是怎么样的。所以后来我就向领导提出申请,想调到父亲当时工作的地方—密云水库。领导就批准了。

在密云水库这个中队,先是当副指导员,再当中队长。这两年时间总的来说,工作和父亲当年基本一致,主要的还是守卫密云水库。从憧憬到实际干这项工作,我也确实理解到父亲当年的不容易。

现在咱们的条件和科技,比以前发达了,不像当年需要骑自行车,现在查勤都用汽车、电动自行车代替,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我也感觉到这个责任确实还是沉甸甸的。

每当走过父亲查勤的路,我都会想父亲当年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去走大坝的台阶,骑自行车往返60公里的路程。能够想到他当时的那种辛苦,无论刮风下雨,他都雷打不动地每天查够这些勤。

密云水库工作的这两年,我也是追寻着父亲的足迹,沿着他的工作的精神。最突出的主要就是带兵,也是爱兵,就像父亲一样。我看着他们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弟弟一样。

有一个战士,他的腿本身就不是特别好,那段时间训练又受伤了,但是他轻伤不下火线。春天,我查勤的时候发现,他就站得满头大汗。当时我就问他,是哨位太闷热了?你是怎么会出这么多汗?他说没什么事,就稍微有点热。

在出这个哨位之前,我到旁边又观察了他一会儿。就看他腿在抖,他站在那他浑身使劲,因为他腿疼,他就浑身都得使着劲,让这个腿稍微减轻点压力。我说你这腿怎么了?然后他说没什么事,就是站的时间长了,稍微有点酸。我说你正常不可能酸,肯定是有其他的问题。到底有什么事,跟我说。他就跟我说,上次训练的时候磕伤了,之后他站哨的时候这个腿就特别的酸,不太好使劲。

如果他提出要求说不能站哨了,别人就会多站一班。会给班长造成压力,所以他不想说,就忍着。我说你这样坚持,最后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最后你把自己的腿站坏了,不能够执勤了,造成这样的后果,是更大的错误。这种事就必须要直接跟班长说。把这个事问出来之后,我就跟他们班长说,给他调整几天,让他休息,腿好一些了再去执勤。

当时我也是循着父亲的足迹,他还在世的时候就是“爱兵模范”。当时他特别会关心士兵,会察言观色,看战士的饭吃得少了,或者是表情上稍微有点不同,有些精神压力,他都能够一下就发现,而且都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想着他当时是怎么样的工作,去学习他。沿着父亲的足迹,在父亲当时战斗过的岗位上,就像我和他一块工作一样。可能这一种精神的信仰吧。在他的哨位上站哨,可以看到水库的整个水面,也能够感受到他当年想国家做贡献,保护水库的这种心情和敬业的精神。

今年,霍光伟33岁,他忙得没时间回家看母亲,也没时间找对象。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选择这条军旅人生路。他想对父亲霍山生说:“爸爸请您放心,儿子会接替您,为首都人民继续站好这班岗,不辜负人民的养育之恩和信任,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做一名忠诚的守水人。”

水环境保护工作者看密云水库发展与变迁

密云水库管理处水政科副科长王荣臣,从2005年开始从事水环境保护工作。15年的保水经历,让他目睹了密云水库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保水工作中的变革与完善。

王荣臣

我1999年参加工作,学的专业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密云水库的管理机闸设备和电器运行是对口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了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的潮河管理所,它是属于管理密云水库潮河枢纽的一个基层单位。潮河枢纽有三个溢洪道,我当时分配到第一溢洪道。它里面有闸门启闭机,我负责具体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刚到工作岗位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新鲜。水库的环境对我来说是非常新鲜的,非常美、非常安静,我工作岗位的环境,在闸室里面也感觉很新鲜。

自从那件事以后,我心里慢慢地就产生了一个变化。晚上机闸管理运行人员是需要值夜班的,尤其是汛期的时候。我们夜班的值班地点和溢洪道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我记得那天夜里刚好我值班,赶上汛期强降雨,就接到了带班领导安排的电话,你们要到你所管辖的溢洪道去看一看那里的设备、电器是不是运行良好,要查一下。我们就从所里面穿上雨披冒雨就出来了。

这个所部离第一溢洪道距离4公里左右,是一条山路,虽然是柏油路,但是有很大的坡跟拐弯。我记得那天是夜里十点多,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加上下着大雨,彼此之间说话也听不见。就一直往前骑,遇到一个坡的时候,感觉自行车闸失灵了,冒着雨伸手不见五指,自行车就往下边冲。马路中间正好有一个砖头,自行车一下轧在砖头上,整个人就摔倒了。沿着这个惯性,就着这个坡度,真是连人带车一下就搓下去了。当时腿、胳膊感觉很疼,但是看不到伤到什么程度。我同事过来把我扶起来以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了一段,感觉没事儿了,又继续赶往我们第一溢洪道的工作地点,硬着头皮坚持着把电器设备还有闸门启闭机仔细地检查一遍,没有问题了我们才回来。

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伤势不是很严重,但是搓出血了,还有一些红肿。通过这一件事,我觉得在密云水库工作,虽然是刚来,就不应该光有新鲜感,还应该有一种责任心。因为你在这个岗位上,负责的就是这个工作,把它做好是职责和底线,如果做不好的话,不光是失职,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引发水库安全运行的事故,这是任何措施都挽救不了的。所以从那天开始,我觉得对工作的责任心、细致、周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从事密云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中,有一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地表饮用水源地,对于保障首都市民生活饮用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它是水源地,所以在首都重大的国内外活动期间,水源地的安保工作也是一项重中之重。实际上这项工作我们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了,市水务局就布置下来了。需要和属地的有关部门去协调,协调奥运会期间密云水库的安保方案。这些工作一直延续到2008年的年初。紧接着就是搞演练,进行人力布控,布控又返回头来找问题,再演练,全程都参与了。

在制定一个方案的过程中,我要把它反复地阅读,进行梳理,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比如说安排人员进行防控的时候,文字上标出来的点位,我要在头脑中去想,有一个空间的概念,每一个点位,是不是都落到我的文字上了,有哪个地方没有想到漏掉的。我后来大概算了一下140多天连续工作,没有休过假。当奥运会闭幕式结束的时候,心里边这股劲终于松下了,这印象特别深刻。

2017年至今,北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水环境保护工作突破了原有的地理限制;为减少因汛期强降雨带入库区的废弃物,王荣臣与同事们对密云水库上游,北京市境内所有的96条河,开展全面排查。

王荣臣

我们原来开展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都限制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它的周边地区,包括上游流域。比如说入库河道周边,那也是限定于密云区境内。2017年的时候,北京市为了落实党中央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发了全市推行河长制度的工作方案。除了上游各区自主开展河长制工作以外,密云水库的流域办公室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对密云、怀柔、延庆三个区,96条入库河道,流域面积是3495平方公里,河道总厂是1519公里,对这个范围内开展水环境的巡察。发现问题以后,通过北京市河长制信息系统录入,由各区进行整改。

密云水库流域市级河长联络办的办公地点现在是在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我们除了完成市河长制办公室交办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外,还要针对密云水库的一些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在今年汛期之前,为了减少因为汛期强降雨带废弃物进入库区,我们在6月1号汛期之前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密云水库上游,北京市境内所有的96条河,主要针对河道内废弃物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排查。

在巡察的过程中,也确实发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有一些地点出现偷倒、偷埋生活垃圾的情况。通过我们全面无死角的排查,每多发现一处问题,汛期强降雨就少一些废弃物进入库区,对密云水库的水环境就少一些影响,这是我们今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我感觉在水库开展水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周边地区发生的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周边群众思想认识上的一个彻底的扭转。水政执法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的职责里面其中有一条是禁止在密云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内挖沙采石。因为一旦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话,有可能会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运行。

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执法工作的起步,到把日常的实际情况融入到法条里面,本区域内营造了非常浓厚的执法氛围、高压态势,最大的转变还是周边群众,这是我们工作映射的结果,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多年的保水工作经历,王荣臣感触最深的是广大市民的保水意识在逐年增强,而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水事违法行为明显下降,取得这样的成效,离不开密云水库保水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保水人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