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权:三十载初心不改 水利人勇担使命
  • 来源:宜居密云
  • 发布时间:2020-08-31 09:49
  • 【 字体:      】

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二十四期为您带来《金权:三十载初心不改 水利人勇担使命》。



六十二年前,金权以普通民工的身份来到密云水库建设工地,二十一岁的他背着铺盖,一副意气风发“嘎小子”模样,金权万万没想到,他的工作生活从此和密云水库连在了一起,献给了热爱的水利事业。

1958年9月8日,也就是金权来到工地的第二天,潮河引水隧洞正式开工。金权被编入“火速风钻突击队”,负责挖掘隧洞、搬运石渣。

打隧洞过程中,打风钻的人站上面,除石渣的人在下面,金权就得钻进只有一米二三高的洞子去掏石渣,时间一长腰酸背痛。

密云水库修建者金权

放完炮,掏渣使四爪耙子铲,装筐往出运。脚手架上边打风钻,下边钻到架子底下铲石渣。有时候打风钻,有水眼往下流水,出渣都会溅一身泥。

三个多月后,严冬到来了。潮河引水隧洞施工照常进行。金权只穿一件夹袄推着装满沙石的“千斤车”一路小跑,汗水湿透了衣服,变成一层白霜挂在外面,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金权都咬牙坚持。每一次工地劳动评比,他几乎都能得红旗。

密云水库修建者

金权

那时候没有班次,下了班谁都不走。打孔、放炮、出渣,这是一个循环,第二波上去还是打孔、放炮、出渣,还是这样循环。这也是比赛,看谁时间最快谁的时间最短。

就这样,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潮河隧洞每天都有新的进展,三百七十四米的潮河隧洞,用时七十六天全部打通,创造了在那个年代无伤亡打通隧道最快记录。而后,金权又和工友们转战白河发电隧洞、走马庄副坝泄空洞等施工现场。1963年,北京市委授予金权“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对他出色工作的最高奖励。

密云水库修建者金权

白河隧洞洞子大,也很长。白河发电站这个洞子,原来昌黎支队打了一个门,密云支队到了把这个接过来继续干。还用打潮河隧洞的方法往前打,炮烟放完也出不来,呛的哄。浓烟到什么程度,干活手得拿行灯,搁脑门都看不到光。

完成水库建设任务之后,金权就留在密云水库管理处工作,参与了多项密云水库水利设施的施工。1976年,密云水库多数主、副坝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金权又再次冲到第一线,为加固白河主坝,指挥部决定打通白河廊道把水放净,廊道爆破不比隧洞施工,可以形象的比喻为“掏芯保皮”。

密云水库修建者金权

把廊道掏空恢复原状,就像掏鸡蛋黄保鸡蛋清,就是一个这么娇嫩的工程,放多少药,打孔的角度一定要控制好。得计算好了多少药的爆炸力,打孔才不会把外边的鸡蛋清碰了。

1976年抗震加固后的密云水库,增建了第三溢洪道、白河泄空隧洞等水利设施,提高了抗震防洪和人防标准,水库的功能更加完善。金权在三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技术上的问题。

密云水库修建者金权

北京市七杯水就有四杯水是咱们密云的,北京市用水多一半靠密云水库。那时候还没南水北调,密云水库对北京贡献很多,北京人也对密云水库有敬仰的心情,过去修水库就写着为子孙后代造福,那还是58年写的标语,到现在60年以后证实了。连我孙子都27了,可不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嘛,吃这个水放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