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平:第一书记带领移民村保水致富
  • 来源:宜居密云
  • 发布时间:2020-08-24 18:47
  • 【 字体:      】

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二十一期为您带来《王书平:第一书记带领移民村保水致富》。



溪翁庄镇尖岩村第一书记王书平,是土生土长的密云水库人,曾经为修建水库她随父辈举家搬迁;被委派回全镇唯一低收入村后,她带领移民村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


如今淹没在库水之中的尖岩老家,对于1956年出生的王书平来说是陌生的,听老辈人讲,曾经的家乡田畴交错、物产丰饶;为修建水库,移民挥泪离故土,富庶的鱼米之乡变成了水乡泽国。


溪翁庄镇尖岩村第一书记 王书平

那个时候老尖岩是老革命根据地,号称红色小延安,还是鱼米之乡,种稻田、枣树、果树等,老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搬出来之后老百姓的的确确是含着眼泪。


1963年,第一批安置房建成,库区移民有了新家,村民们也踏上了艰苦的创业奋斗之路。大家在荒坡野地上修建水渠、平整土地,浇麦种粮、春耕秋收。上世纪80年代,随着密云水库逐渐停止农业灌溉,村民开始另谋出路,靠水吃水发展起了网箱养鱼;在养鱼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之时,一道政令改变了这条“致富路”。

溪翁庄镇尖岩村第一书记 王书平

到了2003年就退出了网箱养鱼,网箱养鱼是我们村的产业发展,集体的产业就是上百箱的网箱,而且是很艰难、很舍不得地退出了。到了16、17年,我们村也跟全区一样,二级圈必须要退养,上百头的牛,上千头的猪,几千只的鸡,我们在两年期间全部退净,给我们保水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为整建制移民村,由于没有土地资源,底子薄,老百姓就业也很难,400余户村民中超过一半都是低收入户。2012年,王书平作为第一书记被委派到尖岩村开展扶持工作。她明白,守着绿水青山,不但要保好水,还要有发展,保水就是要为老百姓致富奠定基础。

溪翁庄镇尖岩村第一书记 王书平

一是老百姓要脱低,第二环境要治理,第三产业要发展,这样才能把我们整村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上来。


就这样,王书平依托市区镇三级的政策支持,带领村民改造危房、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栗子宴、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让低收入户摘掉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道路。尖岩村民们从修渠种粮到网箱养鱼,从发展养殖到绿色产业,多次的转产转业、保水奉献,让这个曾经落后的移民村摸索出了一条保水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书写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历程。

溪翁庄镇尖岩村第一书记 王书平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是重点要保护这盆水,保水任务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还要带领全体村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做到金山银山就在我们的脚下,幸福就是靠我们创造出来的。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