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民到保水人——张如明的护水情
  • 来源:宜居密云
  • 发布时间:2020-08-10 17:06
  • 【 字体:      】

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十五期为您带来《从渔民到保水人——张如明的护水情》。



曾做了十几年渔民的张如明,享受了密云水库的丰厚馈赠。如今,年过50的他转身当起了保水员,扎根在水库边,用行动守护起这片绿水青山。从渔民到保水员,身份在变,但张如明保护生态的初心从未改变。

盛夏七月,酷热难耐,张如明像往常一样,手拿铁夹、垃圾袋,徒步行走十几里路,在他所负责区域的河道边捡拾垃圾。

密云水库保水员   张如明

每天巡查自己的区域,每天不定时地去清理打扫,也是为水库贡献一个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应该的。

夏季,到水库周边消暑纳凉的游客增多,张如明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严格进行巡查,耐心劝阻游客逗留。今年是他担任保水员的第二年,有了以往的经验,张如明很快就能说服游客离开水库。

密云水库保水员   张如明

我和游客说,密云水库的水直供北京饮用,并不是供大家伙儿游玩的,来玩多多少少就会产生垃圾,水库水还能用不了?北京还喝不喝了?是不是啊?所以说跟游客就把事儿都讲到,他们欣然地接受了,然后就离开了水库。

有着十几年捕鱼经历的张如明,深知维护生态平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靠水吃水就要养水,好环境好水质是渔民们最大的资本。说起过去捕鱼的日子,严苛的捕捞标准让他记忆犹新。

密云水库保水员   张如明

以前打鱼网眼是没有限制的,后来全都有限制的,打什么样的鱼用什么样的网。现在不要说是挂网,就是两边儿带罩那种的都不行,咱们这规定是15公分的网眼儿。这一拳是十公分,再加半拳就是十五公分,网眼只要那么大点儿啊,对这种网是捕什么呢?白莲、胖头捕这种鱼。然后低于这种网眼就属于不合格。

“只打大鱼 不打小鱼 ”是张如明在十几年的捕鱼生涯中坚守的规矩。渔民们对环境和水质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们是维护这片生态水域的参与者更是受益人。

密云水库保水员   张如明

主要还是咱们的水质好,所以咱鱼的肉质也就好,所以说呢,在这当中就又赚回来了,咱们这环保做得相当到位,然后这鱼口味也就是特别好,水位水质提高,鱼的质量就提高了。密云水库的鱼出名以后呢,就是咱们自己卖定价钱,自己说了算。

生在水边长在水边,半辈子靠水生活的张如明,每每提到密云水库都带着一份感激、一份呵护和一份自豪。这一片青山绿水的背后,是无数保水人的辛勤付出,更承载着密云人民的幸福和未来。

密云水库保水员   张如明

咱这水库呢,说句实话对它感情挺深的,打小这会儿就在这个水库边儿玩儿,直到现在我也没离开这个水库,水库给我们老百姓创造了一定的福利,它给我们带来了财富。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