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奋斗的碱厂村移民
  • 来源:宜居密云
  • 发布时间:2020-08-01 10:03
  • 【 字体:      】

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十一期为您带来《寄居奋斗的碱厂村移民》。



1958年密云水库建库之初,大批的村民搬离自己的故土,为密云水库这一盆净水做出了牺牲。穆家峪镇碱厂村的村民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们依然履行着保水的责任。

1958年,为了修建密云水库,碱厂村的村民离开了自己常年生活的村子,与其他移民村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在别处重建家园,而是暂时住到别人家里。

穆家峪镇碱厂村村民 张士峰

为方便修水库,我们举家都搬走了,和别人家一起住。借住的人家要腾出来一半给我们这些移民户。原本都是三间房,大概八口人,我们这一去,就只能五、六口人挤在一个屋。年轻人和老人都住在一起。

挤在别人家里生活,不仅给别人添了麻烦,自己生活也不那么自在,这让碱厂村村民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一想到这是为了修建水库,大家伙心里那点不自在也就没了,还有不少人自愿加入到修建水库的队伍中,希望能出更多的力。已经87岁的赵振福对于修建水库的日子还印象深刻,尽管苦,尽管累,但是大家斗志高昂,一心只想着建设水库。

穆家峪镇碱厂村村民 赵振福

在打点的时候,都很用力气,一不小心,就会被铁丝戳一个窟窿。休息不到一个月就继续工作了。那时候一个连队一个排都没有别的想法,就是一心努力工作,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密云水库修好。

20万建设者日夜奋战,实现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中外水利史上的奇迹。而阔别家乡两年之久的碱厂村村民还需要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

穆家峪镇碱厂村村民 张士峰

由于施工,搬回来后很多地方都拆了,需要重新建设。原来我们这里是很富裕的,人均有五亩地,鱼、粮都收获颇丰。搬回来后每人只有二、三分地。但我们农民能吃苦耐劳,二、三分地就精耕细作,年轻人有想法,就想别的方法努力赚钱。

通过村民的辛勤劳动,碱厂村也逐渐恢复。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碱厂村也越来越富裕,碱厂村的村民始终保持修建水库时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对密云水库的珍爱化作默默的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