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立:“保水”又“富民”的探索之路
  • 来源:宜居密云
  • 发布时间:2020-07-31 09:12
  • 【 字体:      】

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九期为您带来《陈天立:“保水”又“富民”的探索之路》。



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也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自建成至今,密云水库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更承担起了作为首都“生命之水”的使命,还完成了从“靠水吃水”到“保水护水”的根本转变。今天的“最美保水人”栏目,区级老领导陈天立将与您一起追忆那个年代、那段历史。

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修建密云水库”的战略决策,京津冀20万大军齐聚燕山脚下,掀起了一场战天斗地的大会战。1960年,燕山群岭间高峡出平湖,密云水库漾起万顷碧波,创造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奇迹。它的建成,解决了防洪防涝、农田灌溉和困扰北京多年的缺水之苦。

区级老领导  陈天立

上世纪80年代,密云水库功能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防洪灌溉为主,变成了向首都供水为主,保护水库这盆净水不受污染,就成了密云人民为首都服务的首要任务。由于水库功能转变,它已经成为了首都北京的生命水,所以保水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要求也逐步提高,可是这又严重制约了密云的资源利用。

几十年来,密云人民为了保护密云水库的水源水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仅仅有优美的环境是不够的,如何在优良的环境下谋发展,如何让百姓富裕,如何实现“保水”与“富民”的统一,是摆在历任领导班子面前的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密云便开始了艰难而曲折的“保水”又“富民”的探索之路。

区级老领导 陈天立

我跟密云水库第一次全面接触是1989年,那一年以我为组长,进行密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那时候,密云和密云水库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密云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实质是保护水源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制定密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面对这个矛盾、破解这个矛盾,找到一条在保护中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发展道路。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最后一致认为,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弱化这个主要矛盾,密云发展就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

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地的密云,逐步理清了“保水富民”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在保水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水”的辩证发展思想,提出了“举保水旗、吃环境饭”的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