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七期为您带来《“不修好水库不回家”——密云水库建设者王秀兰》。
60年前,几十万劳动人民喊着号子,用人力堆砌拦河大坝,仅仅两年时间,大坝全部落成,燕山群岭间高峡出平湖,密云水库漾起万顷碧波。今年81岁的不老屯镇半城子村王秀兰,就是当年参与密云水库的建设者之一。
王秀兰是1958年去参加修建密云水库的,当时她所在的密云二团五连,被称为“穆桂英连”。据老人回忆,当时修建大坝,很多地方机械上不去,只能靠人工。她所在的五连一排是突击排,负责把山上的大石头用大筐背到工地,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让她后背落下了病根,一赶上阴雨天气,后背就疼痛难忍。在当时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很多人都跟她一样,有什么苦都不怕。大家就跟约好了似的,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能耽误工期,因为她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早点儿修好水库,为人民造福!”
水库建设者:王秀兰
我是1958年去修水库的,那年我19岁,是穆桂英队一排突击排的。国家对我们修水库的人都很好。我们当时都保证,不修好水库就不回家。
由于当年高强度劳动,如今王秀兰的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后背上有两块骨头突出,一碰就疼。但她依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她的家庭和睦,儿子女儿都很孝顺,也很照顾她。平时没事她就收拾收拾屋子,种点儿菜,做做饭,生活幸福满足。
水库建设者:王秀兰
现在60多年过去了,国家对我们依然很好,我心里觉得特别高兴。
不老屯镇半城子村两委干部:朱忠敏
我们村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修过密云水库,我们都感到很荣幸,很骄傲。这是不老屯人的骄傲,以后我们会继续关心和照顾老太太的生活。
60年过去了,如今,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大型机械设备应有尽有,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早已改变了过去用人拉、肩扛、小车推的方式,但是像王秀兰一样无数水库建设者们那种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呈现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永远不会变。让我们向那些当年修建密云水库的“王秀兰”们致敬,向那些为水库做出无私奉献的密云人民致敬!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