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五期为您带来《追忆“穆桂英十姐妹”建设水库的光辉岁月》
在修建密云水库的大军中,涌现出许多先进的人物和集体。密云的“穆桂英十姐妹”突击队就是其中的一组成员,这支当年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娘子军,四次被评为先进生产集体。今天我们寻找到的最美保水人,就是这个英雄集体的队长——王建华。
今年82岁的王建华,是土生土长的密云人,老人回忆起水库修建前,潮白河洪水泛滥的情景,仍是历历在目。
密云水库建设者王建华
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就知道叫修密云水库治理潮白河,虽然我那时还小,但是已经了解潮白河的危害了。1958年发大水,我们正在试验稻田里干活儿,听说要发水赶紧往回跑。受潮白河的危害,挺好的庄稼都给冲了。
根治潮白河水患,是兴建密云水库的主要目的。1958年9月,20岁的王建华主动请缨,参与密云水库建设,带着工具、口粮来到工地。
为了方便劳动,一向爱漂亮的王建华,剪去了长长的辫子,齐耳短发上阵,与九位来自密云的女孩,组成了“穆桂英十姐妹”突击队。她们中最大的21岁,最小的才17岁,虽然体型瘦小,但干起活来却从不怕苦怕累。
密云水库建设者王建华
第一个任务就是挖明渠,很艰巨的任务,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在家没推过小车,开始都推的东倒西歪的。通过不断练习,从俩人推一个车到后来一个人推车,一个人也可以在肩膀头上扛一个筐。
“穆桂英十姐妹”突击队在修建密云水库时,挖过明渠、打过隧道。说起“十姐妹”与其他突击队挑战比拼的事儿,王建华语气中透露出满满的自豪。
密云水库建设者王建华
那时候是11月份了,天比较冷,我们三班倒,不管白天和黑天,赶上什么班儿是什么班儿。因为年轻谁都不服输,哪个连向穆桂英十姐妹突击队提出挑战,我们就“应战”。我们指导员考虑后说,因为你们是女孩子有特殊情况,现在任务也比较艰巨,在这么寒冷的季节从水里往外捞东西,就别应战了。我说没事儿既然人家提出挑战了就是相信我们,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咱们得应战。那会儿就一心想着把活儿干好,超额完成任务。
1960年,周恩来总理到水库视察,表现出色的王建华作为工人代表接受总理慰问。亲切的问候与关怀,是对水库建设者最大的肯定和鼓舞。经历了六十载岁月的洗涤,这段不曾褪色的往事,仍然温暖着王建华。
密云水库建设者王建华
总理都一个个亲切地握了手。他问我,你们现在干什么呢?担任什么任务?我说是筛沙石,为了给隧洞打混凝土用。他问我们累不累,我说不累,说句心里话我比较感动,其他县的人都来修,我们修水库也是应该的,而且总理都这么关心我们,对我有很大的鼓舞。
两年时间里,一座超大型水库拔地而起,靠的就是王建华这样的20万工人日夜奋战。在2010年水库建成五十周年之际,王建华与“穆桂英十姐妹”的成员再聚首,回忆当年往事,感慨水库建成给她们带来了安稳幸福的生活。
密云水库建设者王建华
我们修建水库也是为了下一代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受潮白河的危害,幸福是靠劳动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王建华或是“穆桂英十姐妹”的成员,她们都是20万密云水库建设者的缩影。曾经那些建设水库的姑娘、小伙儿,如今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他们的吃苦耐劳值得被称颂,他们的无私奉献应该被铭记。就如涓涓流淌的潮白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