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各单位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持续加强汛期安全监管力度,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切实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综合执法大队聚焦安置点供餐单位及周边食品经营户,对食品加工制作全链条开展重点检查,并对大宗食品开展快速检测、在安置点设立食品安全流动监测岗,实现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同时,对生活必需物资开展价格巡查,发放《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强化汛期价格管理。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联合属地市场监管所,通过“监管+帮扶”的形式,对受灾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行政约谈。指导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动态调整风险管控清单,妥善处置好洪水浸泡、霉烂变质等食品及原材料,并全程做好记录,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联合属地市场监管所对石城镇中心小学安置点食品供应实施全链条监管,对安置点食品储存、加工制作、用餐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查,指导企业对风险点及时整改。同时,提示工作人员做好进货查验工作,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范,密切关注食物状态,防范交叉污染、食物霉变生虫等风险隐患,保障安置点群众饮食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示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做好灾害预防工作,停用不符合运行条件的户外特种设备。同时,连夜对辖区特种设备重点点位开展保障性检查,并逐户联系受灾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了解特种设备损害情况,目前已排查重点设备84台套,停用受损设备14台。登记注册科设立汛期个体业务材料代收窗口,为受灾区域个体工商户提供业务咨询和受理服务。同时,建立汛期业务应急联络机制,每日汇总登记信息代收情况,并及时向市场监管所负责人传达到位。截至目前,已累计协调办理个体业务4件,回复电话咨询20余件。
鼓楼街道市场监管所对恒大上河院、橡树湾、绿地朗山等近河道小区在用电梯进行仔细排查,重点检查电梯底坑是否存在雨水渗漏、洪水倒灌等导致积水情况,确认关键电气部件是否存在受潮短路风险,应急呼叫装置等安全保护设施是否有效响应。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电梯246部,发现底坑存在积水电梯14部 ,暂停使用电梯8部,消除隐患恢复运行电梯6部。果园街道市场监管所、巨各庄镇市场监管所加强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等涉安全类产品,雨伞、雨鞋等汛期产品以及救援保障物资产品的质量监管,严格防范假冒伪劣等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坚持以查促宣,对重点品类开展价格专项检查,并下发提醒告诫书,全力维护市场秩序。檀营地区市场监管所聚焦辖区大型商超,重点检查进货渠道、储存条件、标签标识信息等方面内容,持续关注民生商品价格动态,引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切实维护辖区市场秩序稳定。同时,成立应急执法小组,确保各类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西田各庄镇市场监管所对辖区桶装水生产企业、救灾物资储备点开展现场检查,提示经营者规范储存管理,严防发霉变质、雨水浸泡的食品流入市场。东邵渠镇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农贸市场、重点企业等开展现场检查,通过线上、线下发放《汛期食品安全提示》50余份,全方位提示经营者做好食品储存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行为。穆家峪镇市场监管所以地势低洼地区的超市、餐饮经营单位为重点,提示经营主体密切关注食品储存条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与记录制度,严禁使用地表水作为食品生产经营用水,严禁销售被雨水、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切实筑牢汛期食品安全防线。大城子镇市场监管所、溪翁庄镇市场监管所深入辖区商户了解受灾受损情况,督导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清理受损食品及食品原材料,对环境进行清洗消毒,切实保障辖区群众饮食安全。同时,在集中安置点开展食品快速检测,未发现不合格食品。石城镇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安置点进行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督检查,并号召辖区民俗户支援安置点,共协调唯乐餐厅、渔民家、明儿见清真小院5名厨师到岗帮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用餐需求。太师屯镇市场监管所、高岭镇市场监管所、不老屯镇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人员安置点、恢复经营的餐饮经营者后厨开展安全保障性检查,对受灾商户进行走访,了解经营主体食品安全问题和经营困难,帮助指导经营者恢复经营行为。古北口镇市场监管所聚焦汛期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对低洼地区库存食品实施重点筛查,严防被洪水、污水浸泡或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同时,随机抽取4种高频消费农产品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检验结果均合格。新城子镇市场监管所通过逐户走访核心区域经营主体,对重点点位开展风险研判,科学调配执法力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累计检查安置点5个,药店等经营主体18家,特种设备5台套。中关村密云园市场监管所对救灾物资开展质量专项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受潮等问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坚决防范不合格物资流入救灾一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