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培育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富民路径,助力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秋蜜收获的时节,我区冯家峪、太师屯、石城等镇的蜂农迎来丰收的甜蜜。丰富的林业资源,为我区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区两翼”饲养格局,让绿色资源成为致富的甜蜜资源。
冯家峪镇下营村蜂农郑凤春:现在咱们这个树是越来越多了,花也越来越多了,蜜源也纯净也干净了,老百姓特别喜欢这种纯净的蜜。
在石城镇,山高林密成为其独特的旅游标签。云蒙山、黑龙潭、龙云山和千尺珍珠瀑等景区在森林的映衬下,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捧河湾景区负责人孙立杰:我们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山高林密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但为我们吸引大量的游客,也让游客们在森林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一个体验感,也为我们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合作机会,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截至2023年底,我区森林覆盖率69.72%,森林面积15.5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569.89万立方米。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北庄镇今年组织观鸟主题自然教育活动100余场,实现经济收入117.5万元,观鸟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我区持续做好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在新城子镇建成北京首个古树公园,让3500年的“九搂十八杈”古侧柏重获新生。巨各庄镇新建成的“银杏王”古树公园里,1300余年的“银杏王”复壮工作也进展顺利。
巨各庄镇宣传委员李东明:我们镇把绿化建设和发展绿色产业结合起来,比如我们把营林护林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建设了古树公园,各个景区也根据特色进一步提升含绿量,实现对旅游的整体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区不断探索森林高效经营模式,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记者:郝晓金 孙征
编辑:付圣杰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