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建立区、镇、村三级“说法评理”平台,旨在坚持党建统领,引导政法解纷力量下沉镇村,通过情理法融合的调解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解决了,特别满意!感谢镇、村各位领导,感谢‘说法评理’这个平台,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在密云镇大唐庄村委会调解现场,项先生激动的说。
2024年9月13日,密云镇接到12345热线求助,来电人项先生称自己是大唐庄村人,邻居项女士在自己门口堆放砖头并对着其家门安装摄像头,严重影响自己生活,希望相关部门协助解决。
接到工单后,镇领导立即安排人员登门入户了解情况。经核实,项先生和项女士是亲戚关系,且为东西邻居,因项先生欲在两家公共出入的胡同内安装铁门,在项女士家西南墙角挖了一个坑,两家由此产生矛盾,后项女士在胡同里堆放砖头并安装摄像头,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先期安抚并征得双方同意后,9月14日,镇级“说法评理”平台组织镇司法所和接诉即办专班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律师及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调解人员反复说情理、摆道理、讲法理,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最终,在调解人员共同见证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纠纷圆满化解,亲情得以修复和延续。
这起案例只是密云镇“说法评理”平台化解众多矛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密云镇结合“说法评理”平台规范化建设和镇域工作实际,探索“4321”工作法,做到“把桌子摆在家门口,把法理说到百姓心”,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四轮驱动”共助力,推进平台建设走深走实
镇级“说法评理”平台由镇司法所牵头,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信访+接诉即办+综治”工作机制,无论哪个渠道收集来的矛盾纠纷,均可随时调动其他部门参与化解,“四轮驱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动“说法评理”平台最大化发挥实效。在化解跨区域、跨部门的李各庄村污水外溢难题中,镇级“说法评理”平台积极召集城市管理、水务等区部门、相邻属地及有关社区、物业企业、开发商等多方人员,通过“摆桌子”共商解决方案,最终推动难题及时稳妥化解。
“三级联动”齐发力,推进工作措施落实落细
建立健全“镇、村、网格”三级排查化解工作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会商机制,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共商化解路径,统筹各方资源。共同为民排忧解难。经过西户部庄村网格员摸排了解,一户村民因家产分割产生纠纷,姐弟多次协商未果并发生冲突。网格员报告后,村干部依托“说法评理”平台,召集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乡贤调解员共同开展调解,大家众口说和,促成姐弟达成协议、重归于好。
“双方互动”添动力,助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注重加强双方当事人沟通交流与互动,寻求妥善解决矛盾的办法,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在化解村民许大爷讨薪纠纷时,调解人员了解到双方因存在利益分歧和误解,致使包工头故意拖欠许大爷工资。经过多次沟通,调解人员同时将双方当事人约到村委会,让双方静下心来“慢慢说、慢慢聊”,最终双方在沟通交流中相互理解,达成和解。
“一个带动”聚合力,助力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镇村两级“说法评理”平台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密云镇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在“大小王棚改”、区中医院迁址、长安东地块安置房等重大项目推进中,“说法评理”平台成功化解多起家庭析产纠纷、安置补偿纠纷,推动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今年以来,密云镇依托“说法评理”平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5%,信访、接诉即办工作均实现了降量提质的工作目标,镇域内社会面平稳有序,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基层治理成效显著。
编辑:梁爽
信息来源:密云政法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