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S000/ZK-2020-000047
- [有效性] 失效
- [文种分类] 通知
-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减灾救灾
- [发文机关] 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政府
- [发文字号] 〔〕号
- [标题] 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城镇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预案》的通知
- [成文日期] 2020-05-27
- [发布日期] 2020-05-27
- [实施日期] 2020-05-27
- [失效日期]
各村、各部门、各景区、各双管单位:
现将《石城镇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人民政府
2020年5月27日
石城镇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预案
石城镇位于密云区的西北部,全镇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现有行政村15个,主河道2条和主要支沟7条,全长118公里,塘坝10座。地质灾害隐患点5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06户497口人。山区面积大,是山洪泥石流多发地区,曾发生过多起山洪泥石流灾害。为更好地做好防汛工作,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石城镇2020年度防汛工作预案:
一、建立健全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明确分工和责任
(一)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及分工
政 委:何立军 党委书记
指导防汛抗旱的总体工作
总 指 挥:李 冬党委副书记、镇长
负责防汛抗旱的全面工作
副总指挥:冯 波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负责防汛抗旱监督工作
徐培文 党委副书记
负责组织、宣传、综治维稳
王瑞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负责督查各单位防汛抗旱工作
姜进祥党委委员、组织部长
负责防汛抗旱期间的人事协调工作
李海英党委委员宣传部长
负责防汛抗旱法规、知识宣传工作及
发言人
裴 峰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负责组织抢险队伍抢险救灾
周立君 党委委员、副镇长
负责防汛抗旱的具体工作
李万成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负责防汛抗旱期间的秩序安全保障及
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刘玉民 副镇长
负责防汛抗旱期间的物资保障民政救
灾、全镇道路险情排查与处理
马红霞 副镇长
负责学校的防汛安全、应急伤员救护、
疫情预防等工作
王 健 副镇长
负责全镇旅游景区、施工现场防汛工作
成 员:高久祥 办公室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
负责通讯设备,信息文件,会议筹备、
后勤保障、车辆调度、应急办等工作
陈东生 农发办主任
具体负责防汛抗旱预案制定等前期准
备工作
任凤芝 宣传干事
负责防汛抗旱宣传报道工作
肖远明 财政科科长
负责防汛抗旱物资资金保障
王 勇经济办主任、城管分队队长
具体负责企业防汛工作,施工现场安全
防汛工作
张贺梅 社会事务科科长
具体负责低保户安全度汛及灾后救灾,
灾情统计、核实、评估、上报等工作
李璠 规建环保办主任
具体负责房屋安全防汛工作,险房、险
户及清理搬迁村搬迁后的非法占地问
题、道路抢险工作、地质灾害巡查管理
等相关工作
黄秀青 教委主任
负责学校防汛工作
张淑娟 司法所所长
具体负责防汛抗旱期间民事纠纷及其
他维稳工作
马学冬 水务站站长
负责防汛抗旱技术保障和水利工程除
险工作
赵普秋 电管站站长
具体负责电力安全保障工作
肖荣军 卫生院院长
具体负责医疗救护、疫情预防及快速处
理工作
孙久旺 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负责密切监测食品安全及快理处理
郭大臣 动监所所长
负责密切监测动物疫情及快速处理
王君 林业站副站长(主持工作)
具体负责畜牧水产业、河道行洪树木清
伐及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工作
陈 亚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负责景区、度假村的防汛抗旱工作
王 涛 中国联通石城分公司
具体负责通讯通畅
各包村工作组成员
负责督导、协助所包村做好防汛抗旱具
体工作
各行政村书记、主任负责本村防汛抗旱全面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高久祥兼任。负责防汛抗旱期间办公室日常工作,通讯设备、信息文件、会议筹备、后勤保障、车辆调度、应急办等工作。
联系电话:61025241、61025340。
(二)分组职责
1.防汛抗旱抢险队
大队长:镇武装部长裴峰。成员为镇防汛抢险队1支38人、村防汛抢险队15支266人、包村干部65人,遇突发事件统一由指挥部调动。
2.防汛抗旱工作宣传报道组
组长:宣传部长李海英,成员由宣传部全体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全镇的防汛抗旱宣传报道和新闻发言人工作。宣传《防洪法》《水法》等法律法规,普及防汛抗旱基本知识,报道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典型和事例。
3.防汛抗旱工作技术保障组
组长:水务站站长马学冬,成员由石城镇水务站全体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全面技术工作及水库塘坝运行监控工作。进入汛期之前,完成所有水利工程和险村险户的调查工作,特别是镇域内的10个塘坝以及12.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险村险户情况,为指挥部提供准确信息。
4.汛情信息发布和通讯设备、监测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后勤服务中心主任高久祥,成员为张宇轩、镇办公室人员、各村雨量监测员。
在接到市、区防汛办的各项指令、防汛预警信息后,经会商研判报送镇指挥部同意后,及时将防汛预警信息及总指挥、副指挥做出的批示迅速转达到各村、各双管单位、旅游中心(旅游中心联系各景区、度假村、民俗户)、农发办(农发办联系中坤公司)、镇域内项目主管科室(主管科室联系施工单位)等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负责镇政府通讯电台的调试、维修的联系工作,并对电台技术人员进行汛前技术培训,保障镇电台及有线通讯畅通。负责雨量站观测设施的检查、维修、配备并对报汛人员进行培训。遇降雨日,各雨量报汛站必须按时段报汛,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每三小时为一时段,有雨即报;遇1小时降雨超过或等于20毫米,应立即作暴雨加报;发生冰雹、山洪后,立即向镇防汛办报汛;各雨量站将日降雨量于早8:00时统计完成向镇报汛。
5.防汛物资筹备组
组长:财政科长肖远明,成员为财政科全体成员、方军、张春国。负责防汛物资的筹备,存放,按照指挥部指令发放。
6.受灾物资保障组
组长:副镇长刘玉民,成员为社会事务科全体成员。负责组织各种救灾急需食品等物资的输送,保证组织运送到位。负责与交通、民政、物资等部门联系,调度并管理所有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并且负责物资善后处理。
7.转移组
组长: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成员为各包村工作组、各村书记主任。按照区、镇指挥部的命令及实际情况,组织群众按预定的转移路线提前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和稳定工作。较大集中长时间转移,请司法所、文化中心组织进行心理疏导和文体活动,卫生院做好医疗保障。
8.医疗、防疫工作组
组长:副镇长马红霞,成员为卫生院、市场监管所、动监所。负责医疗救护、疫情预防及快速处理工作;密切监测食品安全及快速处理;负责密切监测动物疫情及快速处理。
9.防汛治安保障组
组长: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李万成,成员为派出所干警。负责对受灾地区的道路治安、盗抢、破坏防汛设施、抢险物资、救灾物资、供电供水、组织群众撤离、抢险秩序等社会治安工作。
10.灾情调查组
组长:副镇长刘玉民,成员由社会事务科和抽调人员组成。一旦出现灾情,立即进入调查状态,准确调查灾情,为抗灾自救提供准确信息和决策依据。
11.道路安全保障、地质灾害调查组
组长:副镇长刘玉民,成员规建环保办全体成员。一是加强对全镇公路及泥石流易发区道路巡视检查,随时掌握路况,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路况信息。联系公路局对受灾地区抢险道路、水毁道路、桥梁的修建和维护。二是联系规自委密云分局对发生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处理、管理30名群防群测员做好巡查上报工作。三是负责景区因汛情影响关闭后,主要道路的车辆劝返工作。
12.通信、供水、电力保障
组长:副镇长周立君,成员为水务站、电管站、联通石城分公司工作人员。负责保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各防汛重点部位的电力供应。负责汛期通信设备畅通,应急情况下千方百计采用现有技术设备保证抗洪抢险、救灾信息及时传送。负责最大限度的保障供水设施运转和饮水安全。
13.督查和督导组
组长:纪委书记王瑞广,成员由镇纪委、区监委派出石城镇监察办公室全体人员组成。负责督查和督导工作,对全镇防汛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督查和督导,对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问责。
二、具体措施
根据石城镇的特殊情况,确定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重点区域为:一是崩塌、泥石流易发区;二是景区和度假村;三是水利、公路等工程;四是险户危房。不折不扣落实“七包七落实”,汛期来临之前,在备足防汛物资的同时,重点做好防汛棚的建设、避险路线的确定和清理、避险信号的明确等各项准备工作。实行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使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的每个人都有人负责,确保安全度汛。
(一)监测预警
建立自然村--行政村--镇,自下而上的雨情测报系统,政府及各行政村自动监测。
预警程序一般情况下,可参照区→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镇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转发由区防汛应急指挥部发布的汛情预警信息。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加以表示,预警指标为:蓝色(四级),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黄色(三级),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达到70毫米以上;橙色(二级),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7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红色(一级),雨强(1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达到150毫米以上;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提前,提早转移群众。
遇有中到大雨或特殊天气预报,根据区防汛指挥部紧急通知,镇村所有干部到岗到位,提早进村入户;山洪易发区镇村负责人各就各位,进入临战状态;重点防汛部位(山洪灾害易发区、危旧房屋、蓄水工程、河道、景区等)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加强检查和雨中巡查,一线指挥;有情况及时上报镇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结合多年的防汛经验,做好提前避险工作。一是要坚决落实日降雨量达到50毫米时,危旧房住户开始组织转移,降雨量达80毫米、降雨仍持续,泥石流易发区险户开始组织转移。二是遇到上游沟谷中洪水突然断流或增大,听到大块石相互碰撞的轰隆声时,看到山体“冒烟”颜色发生变化,山体斜坡出现落石和缝隙(是山洪泥石流滑坡即将到来的征兆),立即组织群众转移。三是在撤离时,要按照各村预案安排,做到井然有序和相互关照,立即撤离到指定安全地带,并清点转移人数,以保证生命安全为主,千万不要顾及家里财产而耽误撤离时机。
预警信号:广播、电话、手摇警报、锣鼓等。组织抢险队或者按照“七包、七落实”挨家挨户通知群众转移迅速转移危险区,到达指定安全区。
(二)转移安置
1.险村险户
各村、景区制定防汛预案,明确责任,明确“七包七落实”的内容,各村、景区在汛前将预案报镇政府一份备案。经过村级统计更新全镇206户险户497人,822间房屋。
2.老弱病残呆傻人员监护
对镇区域内老弱病残,呆傻人员调查造册,由村委会负责安排每个老弱病残、呆傻人员由2人监护,通知监护人和被监护人,清楚避险转移的路线和地点。
3.中小学生假期度汛
学校、学生家长双方签订小学生假期安全度汛责任书。
4.转移地点
汛前做好向全镇每个险户发放避险转移明白卡,使险户遇险情能按预定的转移信号,路线,地点安全转移。各村认真落实“七包、七落实”挨家挨户通知群众转移。
(三)应急措施
因强降雨可能出现山洪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时,通讯、道路中断,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措施。自然村、行政村各自为战,按实际情况,对威胁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区,抢险队伍要立即投入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做好善后工作,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帮助群众生产自救,保障村民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生产秩序井然。派人与镇防汛指挥部人员联系,汇报灾情及所需救灾物资,医疗组组织医疗队赶赴灾区,做好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四)抢险救灾
镇政府成立38人的抢险队伍,队长由饶士增兼任。由镇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每个村都要根据本村险村,险户情况,落实15-50人的抢险队伍,由一名主要干部任队长,进行实名制登记造册,上报镇防汛办一份备案。明确责任,特殊情况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区、镇抢险队的统一调动。一旦发生险情,各村及时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危险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发生灾害后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对紧急转移人员做好临时安置,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设施。
(五)景区、度假村、施工工地
遇有中到大雨以上的天气,将关闭所有景区、度假村,封闭沟道,设专人看管。施工工地停止施工。
(六)汛前检查保障
1.由水务站负责对境域内10处塘坝进行坝体、阀门等检查,汛期之前完成除险加固任务。汛期防汛行政负责人由塘坝所在村的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负责,技术负责人由水务站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不垮坝不死人。同时,由水务站负责对境域内所有河道(含季节性河道)依法进行清障。
2.各组、景区、各行政村对相应涉及的险户、避险地点、路线、发放明白卡、监测预警、预案、抢险队、“七包、七落实”、河道行洪安全、物资等关键点再熟悉,再部署,再落实。
3.规建环保办在汛期之前发放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险户避险明白卡,联系规自委密云分局做好相关地质灾害预警处置、群防群测员管理等工作。
4.汛期来临之前(即5月底前),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将召开全镇防汛动员大会,安排和部署全镇防汛抗旱工作。6月1日正式上汛,进入防汛状态。
5.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将在崩塌、泥石流易发区的典型村进行防汛演习。各村自行组织防汛演习,一村一宣传,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以提高村民的防汛意识。各村要将演练结果于5月30日前用书面的形式上报到镇防汛办公室。
6.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同各村各单位签定责任书,明确各村各单位具体责任。将责任制考核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7.区、镇防汛指挥部电话:
镇防汛指挥部电话24小时值班电话:61025241、61025340;区防汛指挥部电话:69041253、69044808;镇防汛电台呼号:371;区防汛电台呼号:418。
三、监督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对失职渎职的、未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方案责任的成员单位、村、队,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及密政发[2002]36号《密云区防汛工作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年的汛期即将到来,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用好“转移”法宝,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全力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发扬“五敢精神”,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顺利圆满完成2020年防汛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