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引号]11S000/ZK-2019-000071
  2. [有效性] 失效
  3. [文种分类] 其他
  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5. [发文机关] 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政府
  6. [发文字号] 〔〕
  7. [标题] 巨各庄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方案
  8. [成文日期] 2019-09-25
  9. [发布日期] 2019-09-25
  10. [实施日期] 2019-09-25
  11. [失效日期]
【失效】巨各庄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方案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政府
  • 发布时间:2019-09-25 13:50
  • 【 字体:      】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全面提升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北京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密云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区工作部署,聚焦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聚焦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补足公共服务短板,聚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组织调动各方力量,整合盘活各级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让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把新时代文明新风尚转化为加快建设生态富裕创新和谐美丽新密云、努力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典范之区的强大力量。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思想引领。将思想引领贯穿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始终,着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论的热情,使广大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一心跟党走。

(二)坚持首善标准。围绕密云区战略定位,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生态富裕创新和谐美丽新密云,努力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典范之区。

(三)坚持群众主体。文明实践的根基和活力在群众。要把工作基点放在基层,将教育引导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从群众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基层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

(四)坚持求真务实。全面摸清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认真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尊重和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围绕民生“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求和“五性”(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公正性、多样性)需求,开展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管用实用的文明实践活动。

(五)坚持资源整合。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健身服务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存量,统筹使用,协同运行。保持各类阵地资源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六)坚持重在实践。做到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发挥文明实践基地作用,建立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努力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所、站都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围绕地区特色、群众需求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三、工作任务

围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充分发挥镇党委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坚持一体化推进,建立健全二级设置,统筹调配志愿服务,盘活用好阵地资源,全面加强供需对接,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努力打造融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巨各庄镇落地生根。

(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基层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区政府门户网站、歌华有线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向农村群众推送各类信息资讯,开展学习交流,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基层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二)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和区委有关工作要求,把疏解整治促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保水护水、美丽乡村建设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基层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讲好中国故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北京榜样”“身边好人”等活动,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引导基层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加快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润密云”建设,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四)注重养成文明习惯。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聚焦“礼让斑马线”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动员市民主动参与城市治理,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倡导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公共文明引导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六大文明引导行动。

(五)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升文化内涵,创新文化资源,建好用好乡情村史陈列室等基层文化阵地。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公益电影放映、舞蹈、群众体育比赛、全民阅读、非遗展示等活动,提振群众精气神。

(六)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风尚。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运用村规民约、好家风好家训等引导方式,村民议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敦风化俗。

四、工作措施

(一)设置二级组织体系。镇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所长;各村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站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要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镇街、村开展工作,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各村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重点结合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按照分级负责、分类负责管理原则,整合镇党校、文体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村党群活动场所等理论宣讲资源;整合中小学及职业学校等教育服务资源;整合卫生院、计生办、健身广场等健康健身服务资源;统一需求对接、统一调度使用,打破资源使用壁垒。结合我镇资源实际和群众需要,进一步充实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载体。

(三)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党委书记担任总队长。整合党政力量,吸纳社会力量,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主动对接基层需求。各村也要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配齐配强基层志愿服务力量,结合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派驻社区专员及“第一书记”等工作,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在职人员中精心选拔一批志愿者,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指导员,对各村实行包干指导,掌握基层需求,对接服务资源,指导开展实践活动。

(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统筹用好镇、村两级资源,围绕基层服务需求,打造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通过开展参观、实践、培训学习等活动,带领基层群众走出家门、走进基地,切身感受新时代美好生活,使之成为基层群众受教育、受熏陶的大课堂。

(五)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按照日常性和集中化相结合的原则,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按照全市统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标识,文明实践所、站、基地都要在显著位置悬挂标牌。每月最后一个周末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方便供需对接,集中开展活动。

(六)实现与融媒体中心建设贯通发展。利用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互动平台,广泛征集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汇集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通过PC端、手机端等形式,让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

五、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阶段(2019年5月)。全面部署启动工作。成立巨各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挂牌。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9年5月—10月)。紧紧围绕工作内容,落实落细工作任务,结合重要节庆节点,盘活有效资源,配齐配强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夯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基础。

(三)巩固发展阶段(2019年11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进行总结,对成熟的工作机制进行巩固提升,形成规范化常态化活动机制。召开工作点评会,研究制定和修订加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党委负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委书记担任所长,其他党委委员和副镇长担任副所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主管文化、旅游工作的副职领导担任副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员单位由镇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组成。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提出具体支持措施、活动项目,主动服务群众需求。

(二)加强政策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就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带头做,在人员调配、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培训,分类指导,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本领。

(三)加强考核激励。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与相关考核工作相结合,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引导基层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扬,并将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纳入“北京榜样”“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范围。

(四)加强氛围营造。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精心策划推出宣传报道,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