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1. [索引号]11S037/ZK-2024-000015
  2. [有效性] 现行有效
  3. [文种分类] 通知
  4.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水资源
  5. [发文机关] 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
  6. [发文字号] 京密水字〔2024〕159号
  7. [标题] 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关于印发《密云区2024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8. [成文日期] 2024-06-27
  9. [发布日期] 2024-06-27
  10. [实施日期] 2024-06-27
  11. [失效日期] 2024-12-31
【现行有效】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关于印发《密云区2024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
  • 发布时间:2024-06-27 16:25
  • 【 字体:      】

各相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情况的通报》,我区2023年底地下水水位(地下水埋深19.22米)较2022年底(地下水埋深18.59米)下降0.63米。为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节约利用地下水资源,区水务局牵头制定了《密云区2024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方案于2024年6月17日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请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推进落实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

北京市密云区水务局

2024年6月27日

附件

密云区2024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情况的通报》,我区2023年底地下水水位(地下水埋深19.22米)较2022年底(地下水埋深18.59米)下降0.63米。按照区领导对《关于2023年第四季度地下水超采区分区水位变化情况通报的函》、《关于密云区2023年末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报告》及《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北京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函》的批示要求,为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节约利用地下水资源,经调查分析,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强化水资源管理,认真执行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取用水行为。全区各行业各单位应采取节水措施,增加非常规水利用,减少新水用量,确保全年用水量不超取水许可指标和计划用水指标。2024年本区常规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7877万立方米以内,地下水位逐步回升。

二、主要措施

(一)优化高效配置水资源

1.加强水资源调度,科学回补地下水

关注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积极协调市级部门适时开展密云水库向下游河道生态补水,增加补水量和补水时长;充分利用区内22座中小型水库等蓄水工程,科学调度,回补地下水。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配合单位:相关镇街

2.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

完成密云向平谷引水连通工程(密云区引清济洳项目),利用既有引清渠和沙厂水库南干渠,连通清水河、红门川河和洳河,为密云区巨各庄镇、东邵渠镇提供生态和农业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压减巨各庄镇和东邵渠镇地下水开采量。2024年汛前完工。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北庄镇、巨各庄镇、东邵渠镇

(二)增加地表水厂供水量

逐步增加密云新城地表水厂供水量。目前密云新城地表水厂日供水量0.86万立方米,2024年6月实施檀城东区老旧管线改造项目,向新南路以南、顺密路以东地区供水,12月底前日供水达到1.21万立方米,每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0.35万立方米。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檀州自来水公司

(三)增加再生水等非常规水的利用量

着力扩大非常规水源利用领域和规模,完成市级再生水配置任务1840万立方米。加快再生水管网建设,结合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新城再生水厂主管网,研究设置再生水取水站点;实施新城再生水主干管网工程和中关村密云园A区再生水利用项目,新城再生水主干管网工程12月底前取得初设批复,中关村密云园A区再生水利用项目12月底前完工,预计年利用再生水70万立方米。推进园林绿化、住宅区景观、环境卫生、建筑施工、工业生产等行业使用再生水。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充分利用现有集雨设施,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和雨水收集利用。相关单位应增加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量,减少新水用量,压减地下水开采。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中关村密云园、各取用水单位

配合单位:区城管委、区经信局、区财政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园林绿化中心、区规自分局、区住建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服务中心、区公路分局、各镇街

(四)完善城乡供水体系

1.提升供水集约化水平

全区城镇水厂供水接入率仅为60%,城镇供水管网覆盖区域的用水户,应使用自来水,推进城乡供水体系规模化、集约化、更具节水效能。12月底前新建供水管网10公里;完成1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完成燕落、不老屯、黄土坎3个行政村自来水管网接入。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檀州自来水公司、各相关镇

2.进一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檀州自来水公司继续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积极推广供水管网独立分区计量管理(DMA),12月底前完成10个小区15套设备。用水户分用途计量管理,采取“分区调度、区域控压、小区计量”的措施。完善供水管网的检漏制度,健全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降低管网漏损。按照市级要求,年底前本区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到8%以内。各镇级水厂应采取措施,减少漏损。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巡查,及时修复跑冒滴漏管网。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中关村密云园、檀州自来水公司

配合单位:区住建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规自分局

(五)严格水资源管理

1.强化取水许可审批和机井管理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强化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取用水单位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前,需经镇(街)、村(居)审核同意。加强机井台账管理,重点查处无证取水和超许可取水问题。各取用水单位确保取水量不超过取水许可量。若无证取水或超许可取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取用水单位

配合单位:各镇街、村(居)委会

2.严格执行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的管理规定

严禁在地下水禁采区(京沈高铁200米范围内)取用地下水,封填禁采区内34眼机井。地下水储备区按照“护得住、补得进、留得住、有序采”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雨洪水增加地下水回补,涵养地下水资源。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河南寨镇、各取用水单位

配合单位:区财政局

3.逐步退出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的自备井

区级、镇级和村级供水厂站公共管网覆盖范围内单位、个人应使用自来水,封填(存)自备井。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中关村密云园、相关取用水单位

(六)推行计量收费

1.加强计量安装。6月底前完成年取水许可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机井在线计量设施安装,实现计量数据实时监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地区户表安装。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取用水单位、各镇街、村(居)委会

2.落实计量收费。区政府将计量收费工作纳入2024年区总河长令重点任务清单。各镇政府和村委会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取用水精细化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节水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节水意识;二是目前全区还有198个行政村未开展供水计量收费工作,涉及17个镇,其中80个已完成户表安装具备收费条件的村7月底前完成计量收费工作,100个村待美丽乡村供排水工程完工具备收费条件后实现计量收费,剩余18个需要加快推进收费。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村委会

(七)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1.落实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管控责任

落实《北京市节水条例》,强化用水总量、用水强度双控,严格取用水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用水效率。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3%。各镇街(地区)要落实用水总量管控主体责任,强化取用水和节水管理,建立取用水统计台账,严格执行节水用水统计报表制度,加强对生活、农业等取用水统计分析,严格按照用水指标控制用水量。将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纳入河长制治水责任制任务清单。约谈同比用水量过大的镇街(取水户),督促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对超过年度用水指标的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税)。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街、各取用水单位

2.节水载体创建(复验)

完成节水型区复验。持续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逐步对创建5年以上的节水型单位开展复验工作,普及高效节水器具。2024年新建复验各类节水载体70个,推广使用节水器具3000套件。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中关村密云园

配合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教委、区经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城管委、区卫健委、区园林绿化局、区园林绿化中心、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

3.推进农业灌溉、园林绿化、畜牧渔业节水增效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高效节水农田面积8000亩。持续实施农业用水总量管控,2024年用水量控制在2939万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2。加大对种植业、公园绿地等节水灌溉设施、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大力推广使用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园林绿化中心

配合单位:区水务局、区农业服务中心、各镇街、村(居)委会、相关取用水单位

4.大力做好海绵城市建设

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大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比重。加强雨水控制与利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年底前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达到39.4%。

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城管委

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规自分局、区公路分局、区住建委、区生态环境局、区气象局、区教委、区卫健委、区园林绿化局、区园林绿化中心、中关村密云园、相关镇街

5.严控工业用水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限制以水为原料的高耗水生产企业,持续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动退出一般性制造产业疏解。

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区发改委

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中关村密云园

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规自分局、区水务局、区市场监管局

(2)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

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鼓励企业对照《国家鼓励的重大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推进工业企业对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强对工业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的量化监督考核,强化用水效率监测评价。针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限期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

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中关村密云园

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科委、区规自分局、区住建委、区市场监管局

(3)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

以区内产业园区为重点,开展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

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中关村密云园

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水务局、区规自分局、区住建委

6.建筑业节水控量

严格限制施工降水。积极采取帷幕隔水等新技术、新手段限制建筑工程施工降水,确需降水的应编制施工降水方案、地下水回补及利用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并取得排水许可后方可实施,降水阶段排出的地下水应按规定缴纳水资源税。加强施工降水用途管制,施工降水应优先应用于施工现场和城市景观用水,严禁直接排入污水管网。严格监督检查施工降水计量收费管理工作。

牵头单位:区住建委

责任单位:各镇街(地区)、中关村密云园

配合单位:区水务局、区税务局、区城管委、区城管执法局

(八)加强监督执法

各单位应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取用水法律法规宣教和节水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市民节水、用水法律意识。相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北京市节水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随机抽查、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执法力度,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取用水行为。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区城管执法局

责任单位:各镇街、村(居)委会、中关村密云园、各取用水单位

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农业服务中心、区园林绿化中心

三、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完善工作机制

各镇街(地区)、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地下水压采工作,以目标为导向,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加强节水管理,提高取用水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明确职责,强化担当落实

各单位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严格按时间节点组织落实。进一步强化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确保取得压采实效。

(三)统筹推进,确保完成目标

区水务局定期调度各责任单位任务完成情况,通报各镇街(地区)和用水单位年度取用水情况和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各镇街(地区)、各取用水单位发现用水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整改,全力推进全区地下水压采,遏制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