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S000/ZK-2019-000083
- [有效性] 现行有效
- [文种分类] 其他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发文机关] 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人民政府
- [发文字号] 〔〕号
- [标题] 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关于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 [成文日期] 2019-11-08
- [发布日期] 2019-11-08
- [实施日期] 2019-11-08
- [失效日期]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2017〕44号)及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密云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密政办字〔2019〕21号)的通知要求,以建设“精致密云”和“生态立区”的目标,建立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全面提升东邵渠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着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保水为第一要务,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律,形成政府推动、行业监管、属地负责、标准化运行、全民参与的分类制度,,以餐厨垃圾和再生资源为重点,建立有效管用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提东邵渠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2019年完成东邵渠镇垃圾分类工作,增加村民的认知度、提高投放率,总结分类经验,摸索有效管用的分类模式,使东邵渠镇垃圾分类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内容
(一)实施农村地区“垃圾不落地”模式
“垃圾不落地”模式即村民家中产生的各类垃圾由村级垃圾分类指导员上门收集至垃圾分类集中暂存点后,由不同收运责任主体进行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与原有模式相比优势在于上门收集并设置垃圾分类集中暂存点,避免各类垃圾在投放收集运输过程中落地和混装混运,提升村居环境卫生水平。
根据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技术导则,建立“五分法”的分类运行体系,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灰土垃圾和其他垃圾。
1.厨余垃圾。村民在家中将厨余垃圾分类纯净后,由村级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并称重计量登记后运输至垃圾分类集中暂存点,镇厨余垃圾专业运输车辆集中收运至区餐厨垃圾处理厂。
2.可回收物。村民在家中将可回收物单独存放,由村级垃圾分类指导员上门收集并称重计量登记后运输至村级或运输至镇级可回收物交投点,按市场价格回收,我镇负责与专业化回收企业进行对接运输至正规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3.有害垃圾。村民在家中将有害垃圾单独存放,由村级垃圾分类指导员在统一时间上门收集并称重计量登记后运输至村级或镇级垃圾分类集中暂存点,我镇负责与专业化公司对接,将有害垃圾密闭收运至危废处理设施。
4.灰土垃圾、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村民在家中将灰土分类后,由村级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并称重计量登记后运输至镇村建筑(灰土)垃圾处置场所,确保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5.其他垃圾。村民在家中将其他垃圾分类后,由村级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并称重计量登记后运输至垃圾分类集中暂存点后,再由镇级其他垃圾收集车辆直接运输至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
各村或第三方运行企业负责将各类垃圾称重计量数据每日及时上传至精细化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可追溯。
(二)推动公共机构垃圾强制分类工作
机关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强制分类单位的生活垃圾可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1.餐厨垃圾。强制分类单位须做好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脂源头分类,委托环卫专业部门或有资质企业规范收运至区餐厨垃圾处理厂。
2.可回收物。强制分类单位将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存放,可通过电话、网络预约等方式,由专业化公司将可回收物计量、统计积分后收集至暂存点,最后集中运输至正规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3.有害垃圾。强制分类单位将有害垃圾单独密闭存储,委托有资质的收运企业进行密闭收集至危废处理设施。
4.其他垃圾。强制分类单位产生的其他垃圾应委托第三方环卫公司规范收运至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
(三)组织宣传培训活动,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氛围
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坚持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借助党员“双报到”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宣传与社会志愿者为辅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队伍,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村规民约,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受众开展“垃圾分类进村居、进学校、进机关”等主题宣传活动,将中小学生、机关单位等职工培养成“第一线宣传者”,带动家庭全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氛围。
(四)建设垃圾分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
开展垃圾分类基础信息普查,明确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各环节责任主体,优化垃圾分类流程和运行方式,夯实垃圾分类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基础。逐步建设垃圾分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丰富垃圾分类监管手段,为垃圾分类、减量以奖代补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加大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力度
根据《东邵渠镇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考评内容和标准,由镇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每月、季、年对各村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落实情况和运行效果进行检查考核排名通报,逐步形成“镇、村”两级监管机制,重点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规范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六)制定奖励惩罚办法
按照东邵渠镇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奖惩办法,逐步形成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1.奖励补助标准。
(1)工作补助标准。第一次验收考核需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以户为单位根据市级考核结果,对第三方管理公司给予以奖代补资金,并将结合村级宣传、运行效果给与村级年底责任制考核评分。
(2)厨余垃圾分出量补助标准。通过垃圾分类工作考核验收且厨余垃圾分出质量达标,按照300元/吨的标准给予第三方管理公司以奖代补资金。
(3)垃圾减量补助和奖励资金标准。根据市级标准测算垃圾减少量,按照100元/吨的标准给予以奖代补资金,同时按照每焚烧一吨生活垃圾147元处理费用的标准,给予同比上一年度生活垃圾焚烧减少量对应的处理费用的50%。作为第三方公司垃圾减量补助和奖励资金标准依据。
(4)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补助。根据《密云区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文件,按照户籍人口给予第三方管理公司补助资金,标准为15元/人·年。
2.惩罚标准。
(1)在市、区、镇三日常监督检查与区级联合执法检查中发现混装混运、随意倾倒垃圾、媒体曝光、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影响环境事件等严重问题,通报第三方公司并视情况扣除各村创建补助资金。
(2)在垃圾分类减量过程中,如若发现有新增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村或第三方管理公司不依据市区有关标准违规设置、倾倒生活垃圾行为,不予拨付垃圾减量补助和奖励资金,涉及所在村委会将扣罚村级年底环境责任制考核分数。第三方公司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各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工作步骤
1.完成任务。完成年度垃圾分类任务,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正常运行。
2.开展自查。按照市、区城管委生活垃圾达标考核相关文件,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已正常运行的分类试点村进行检查,针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考核验收。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组织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反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年底考核验收顺利通过。
4、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垃圾减量分类宣传工作机制。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契机,以“社区、机关单位、学校”为载体,开展“环保大讲堂”、“大手拉大手”、媒体宣传和入户宣传相结合等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带动居民主动积极参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中来,要求每季度至少在1-2个小区进行宣传活动。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和日常管理机制。
五、各部门工作职责
生态环境保护中心:负责地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负责全镇垃圾分类工作的方案拟定、组织计划、宣传发动并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章;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行、指导、监督、考核各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相关项目的推进和协调;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区的创建、宣传推广、奖惩办法及考核标准的制定。
各村委会:负责制定各村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监管村内各类垃圾收集、转运,协助镇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做好各类检查工作;
第三方公司:实施全镇垃圾分类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各村村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规范合理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对各类垃圾进行收集、转运;负责收集经验、负责各村垃圾分类人员的培训、信息收集和经验材料、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做好日常检查指导。
农业发展办公室:按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镇教委:负责组织我镇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课程,开展垃圾分类趣味活动。
镇卫生院:牵头组织镇属医疗机构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时发放蚊虫药品。
派出所: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收运、加工处理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健全完善日常执法检查机制。负责本单位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城管: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健全完善日常执法检查机制。
食药所:根据任务分工将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的排放管理和流向纳入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检查管理范围,督促餐饮服务单位排放主体责任的落实;严厉打击私自出售、购买、使用餐厨垃圾、废弃油脂以及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配合提供全镇餐饮单位信息。
宣传科:负责向全镇发出鼓励推广垃圾分类的倡议书,动员全社会参与。通过镇宣传栏、广播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财政科:负责垃圾分类资金保障。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资金列入各单位部门预算,保障资金及时到位。负责本系统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村要高度重视,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和镇政府折子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互配合,切实把此项工作抓实、抓细。
2.责任落实到位。依照《密云区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切实抓好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末端处理四个重点环节,确保紧密衔接。同时建立管理工作网络和工作台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及信息报送工作。
3.宣传培训到位。以宣传贯彻《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主题,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契机,重点加强垃圾源头分类宣传,做好宣传培训,按照分类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细致抓好各村村民的入户宣传,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广大村民垃圾分类的正确投放率和知晓率。
4.监督检查到位。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检查有记录,问题有整改,整改措施落实,同时开展垃圾分类评优工作,对责任落实,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