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热点关注 > 媒体关注
平均每百米就有一座!这段长城的敌台为何如此密集?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发布时间:2025-09-02 11:39
  • 【 字体:      】

电影《长津湖》里,满载着战士们的火车疾驰向朝鲜前线。驶出国境前,车厢门被拉开,一瞬间,连绵起伏的长城、鳞次栉比的敌台扑面而来。顿时,一种“大好河山、我来守护”的豪迈感在银幕内外升腾。

现实中的长城上,真有敌台一座挨着一座、如此密集的段落吗?有!它就在明朝“九边重镇”中蓟镇属下的古北路上。

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团队专门做过统计:把现存明长城上的其他资源点过滤掉,只保留敌台,统计每10座或20座敌台间总墙体的长度,再除以敌台数量,得出平均两座敌台之间的距离。明长城全线敌台最密集的段落,位于古北路的蟠龙山至金山岭段,平均每100.9米就有一座敌台。

敌台密集,驻军也多。据文献记载,古北路每一里的长城上就有驻军120.9人,且5人中就有一个“尖夜(夜不收)”。而普通段落每一里只有60至80人,8至10人中才有一名“尖夜”。

古北路长城上的敌台为何如此密集?据分析,一是它扼守京师北大门,战略地位重要;二是它位于地形上的突出部,深入北境,容易受攻击;第三,这一带地形平缓,只有通过完整的城墙和密集的敌台才能加强薄弱环节的防守能力;第四,这段墙体内外两侧各有一条平行于墙体的道路,敌人攻主关口不破,能快速转移到两侧进行攻击,因此全线防守压力都很大。

【长城有故事·密云篇·13】

策划/撰稿/资源提供:于丽爽

出镜主持:于丽爽

摄制:张钰

编辑:武亦彬 

翻译:王雅晴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