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峰、错峰、保坝……一座水库蕴藏多少能量?“初步测算,若没有开化水库拦洪,像6月8日这种规模的降雨,马金镇段水位至少上涨1.13米,出现超保水位,县城部分低洼段肯定要进水。”8月20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詹启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副主任杨昆指出,汛期水库防洪调度遵循兴利服从防洪、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其目的是在保障水库大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减轻或者避免下游的洪灾损失作出贡献。
近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7月16日至8月15日),水库在防洪减灾方面效益显著,全国七大流域1388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调度运用,成功拦蓄洪水146.5亿立方米。
一座水库解决“旱涝两成灾”难题
马金溪有“钱江源头第一河”之称,由北向南贯穿开化县全域,开化水库就坐落其上。“数据对比说明,开化水库提升了马金溪整个流域的防洪能力,使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詹启立说。
开化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有“水多留不住,水好用不了,旱涝两成灾”之说,这一难题被开化水库改写。今年5月20日,坐落于马金溪上的开化水库成功下闸蓄水。截至8月22日,其蓄水量达1.2亿立方米,有效提升了区域防洪抗旱能力。
石柱村是开化水库下游第一村。汛期洪水最大时,直接漫过河堤进入房屋,淹没大片庄稼。石柱村“两委”每年把马金溪防汛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严格值班值守。
石柱村竹林深处,民宿经营户陆永芝的民宿2016年下半年开业,2017年汛期,大洪水突如其来,溪边的民宿大部分来不及转移,便被淹没,经济损失惨重。此后每年汛期,她都提心吊胆,一有暴雨预警,随时做好转移准备。
不过,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水务投资公司南水北调(开化)水务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汛期的降雨量虽然突破历史极值,马金溪水位涨幅并不大。
6月8日,开化县迎来入梅以来首轮强降雨天气。据水文监测统计,当日0时起的15个小时内,全县平均降雨量达91.2毫米,其中,何田燕溪站1小时最大降雨强度达116毫米,为浙江全省第一。
在暴雨引发山洪、马金溪几条支流堤防受损的关键时刻,开化水库发挥拦洪削峰作用,确保了马金溪两岸河道正常水位,为其他支流泄洪创造了有利条件。“干部群众再也不用为应急抢险而坐立不安了。”石柱村干部汪立新感叹。陆永芝的民宿二期也正式投入运营,生意日渐红火。
和陆永芝一样,越来越多村民从过去的洪涝“受害者”,转变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受益者”。“石柱村不仅有祠堂,还有千年古樟。”汪立新介绍,开化县专门为村子作了规划:保护与修复古村落,重点打造民宿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经济,打造水上乐园;保护手工业,推动乡村特色产品加工和销售。
梅雨过后,降水偏少,往往引发旱情。詹启立表示,马金溪上游的齐溪水库调节能力弱,往年群众只能望天兴叹。开化水库设计库容1.84亿立方米,梅汛过后,一直保持10立方米每秒的下泄流量,既满足了沿线生态需要,又可通过流量调节,确保下游两岸农田灌溉。
水库群联合调度锁住洪水
今年7月27日凌晨,潮白河上游的密云水库入库洪峰达6550立方米每秒,为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密云水库全力拦蓄洪水,最大削峰率达99%。待洪峰过后,水库逐级缓增下泄流量至1120立方米每秒,保障下游河道行洪安全。
杨昆指出,当洪水入库时,要调整控制水库下泄流量,为下游防洪目标作贡献。比如,一条河流水库的来水洪峰流量是4000立方米/秒,下游河道最大安全泄量是2000立方米/秒,按照2000立方米/秒的流量控制下泄来调度,“削峰”了50%,这就是“拦洪削峰”调度。
“还有一种情况,水库下游的河道已经发生洪水,这时就要调整水库下泄的过程,避免水库下泄洪水和下游河道洪水叠加形成更大的洪峰,造成大的损失,此时需要采取‘拦洪错峰’调度的方式。”杨昆说。
随着密云水库下泄及青龙湾减河等河流的汇入,天津潮白新河水位持续攀升。7月29日,黄庄洼蓄滞洪区面临启用考验。“必须坚持上下游统筹协调联动,尽最大努力避免启用黄庄洼蓄滞洪区!”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协调北京市调度怀柔、北台上、大水峪、沙厂等7座水库联合拦洪错峰,累计削减流量290立方米每秒。
同时,海委协调北运河、潮白河、潮白新河、青龙湾减河沿线各地限制涵闸泵站向河道排水,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7月30日下午,黄白桥水文站水位达到最高5.56米后缓缓回落,距分洪水位0.58米,成功避免了黄庄洼蓄滞洪区启用。
今年7月28日,滦河发生2025年我国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水,海委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同样成功筑牢防洪屏障。
记者从海委获悉,此次洪水过程中,庙宫水库与双峰寺水库率先“出击”,发挥“王牌”作用。庙宫水库直面774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峰,在承压中稳稳拦蓄伊逊河上游洪水;双峰寺水库以149立方米每秒的最大出库流量应对44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为下游赢得主动。
作为滦河干流防洪“重器”,潘家口与大黑汀水库的联合调度成为制胜关键。降雨来临前,海委抓住窗口期预泄腾库,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下泄流量分别逐步增至400、500立方米每秒。7月28日17时,潘家口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达到4260立方米每秒,位列建库以来第二位,凭借前期腾库成果与精准调控,水库全力拦洪,削峰率超90%,将洪水凶猛势头牢牢镇压。
7月29日,随着洒河来水减少、大黑汀水库水位持续回落,潘家口水库下泄流量逐步增至1750立方米每秒,与大黑汀水库1800立方米每秒的下泄流量形成梯级配合,将滦河干流滦县站洪峰控制在2040立方米每秒,潘家口水库水位稳步回落,大黑汀水库水位基本维持稳定,滦河下游防洪小埝安全行洪。
“小水库”蕴藏“大能量”。关键时刻,这些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发挥“削峰”“错峰”关键作用,以“小支点”撬动“大安全”,为流域平稳度汛筑起坚实屏障。
王雨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