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热点关注
“水库好儿女”靳宗友:一诺十七载的诚信守望
  • 来源:生态密云
  • 发布时间:2025-10-24 10:45
  • 【 字体:      】

在密云这片土地上,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却藏着无数直抵人心的温暖微光。密云新闻从今天起开设《百姓故事》栏目,将目光聚焦身边的“平凡英雄”——他们或许是街头巷尾互帮互助的邻里,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路人,是扎根一线助力经济发展的劳动者,更是用言传身教守护文明家风的普通人。今天播出第一期:“水库好儿女”靳宗友:一诺十七载的诚信守望。

2008年,密云县政府委托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寻找抗战时期“臭水坑事件”牺牲烈士沈爽的坟茔。面对“山高林密、线索模糊”的困境,当时30岁的牛盆峪村村民靳宗友与父亲立下军令状:“豁出命也要找到!”就是这句话,让靳宗友将自己十七年的时光,都镌刻进了寻找并守护英烈的道路上。

云蒙山,素有北方小黄山之称,兼具泰山之雄与华山之险。在这样的大山里寻找一座没有明显标识的坟茔,可谓大海捞针,但靳宗友毅然接下了这个任务。那个夏天,靳宗友父子俩在云蒙山的层崖峭壁间,以镰刀开路,对沈爽烈士坟茔展开地毯式搜索。

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长江:特别艰险,有的地方还得问老人说,在那什么什么地方,又找。找着了尸骨又重新给安葬,找了很长时间了。

找到刻有“卫国爱民”墓碑的那一刻,靳宗友暗下决定,这辈子都要守护它。从此,靳宗友立下‘每月必来’的死规矩。

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村民靳宗友:开始的话,都是靠爬、钻才到的地方,头一次我走了一天,也不知道算多久了。反正从早晨老早就走,到夜里的得有七八点才回来。反正也挺累的,回来腿疼了一个礼拜。

云蒙山深处人迹罕至,他被频出的毒蛇咬伤过、被野猪围攻过,也在修葺烈士墓时,被滚石砸断过脚趾,但这些在常人眼里的险阻,却丝毫没有阻止他“每月必来”的誓言。

靳宗友爱人赵娟:他一般都是晚上天黑之前回来,有几回反正都是天黑以后,联系不上,山上信号少,这点比较担心。

每月的20公里山路,靳宗友一走就是17年。从最初的五六个小时,到如今的四个小时,每一步都烙印着对烈士的敬仰。

密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中心副主任田野: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一直退伍不褪色,一直保持军人的本色,并且默默无闻的为烈士做这些事情,都是不求回报的,他没有忘记自己以前的身份,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的精神一直代代传承下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云蒙山烈士的故事。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都会有人前来祭扫。定期修缮墓石、清理杂草、擦拭墓碑,靳宗友风雨无阻。

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村民靳宗友:我也当过兵,我也是一名党员。对老一辈打江山,咱们新一辈要维护维护,干点咱们义不容辞的事儿,我感觉挺光荣的。

十七年,超过200次的20公里往返,靳宗友用双脚刻写下“诚信践诺”的注脚。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奔赴,信义之火在云蒙山巅永不熄灭。

记者:杨威 王昊

编辑:付圣杰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