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热点关注
密云区防汛:不只有风雨,更有并肩的力量
  • 来源:生态密云
  • 发布时间:2025-08-02 13:59
  • 【 字体:      】

近日,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密云区受灾严重,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的悲剧更是令人痛心。在这场天灾中,密云区党委、政府迅速响应、全力救援,展现出强大的责任担当与为民情怀,我想为密云区的防汛抗洪说句公道话。

这场暴雨堪称历史罕见,降雨时间长达7天,密云区平均降水量达366.6毫米,局地最大降水量更是高达573.5毫米 ,26日晚到28日上午还连续两次出现3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180毫米的极端情况。以受灾最重的太师屯镇为例,上游干峪沟12小时降雨量达290.7毫米(特大暴雨级别),清水河水位暴涨,降雨、山洪、河流洪水叠加,28日清晨清水河流量骤增,最大流量达每秒2800立方米,是平时流量的1500倍。如此迅猛的洪水,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我曾经去过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所在位置,实地感受过那里的地形。发水时,从洪水形成到冲进养老院仅仅需要六七分钟,如此短暂的时间,对于救援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即便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消防救援力量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抵达了照料中心附近。要知道,在洪流中,每前进一步都充满危险,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湍急的水流,想尽办法靠近养老院。经过多方努力,10时许陆续救出被困人员,搜救工作更是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在整个防汛救灾过程中,密云区委、区政府在汛期前,按照工作预案,根据天气预警情况,提前对险村险户统计台账上的群众进行避险转移,全区共转移205个村1.6万余人。这一举措成功保护了众多群众的生命安全,让许多家庭免受灾难。

灾难发生后,北京市及时启动央地、军地协同联动机制,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抢险救灾。利用体育馆、学校、保障性住房、村委会等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紧急调拨15类30万件日常生活和抢险救灾物品,还配备医护人员和相关药品;在灾后防疫方面,对87个重点区域开展消毒工作,消杀总面积达到162万平方米。这些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受灾群众提供了生活保障,也为灾后恢复奠定了基础。

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也坦诚地表示,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长期安全,预案没有将其列入转移范围,对极端天气认识不足。但这恰恰体现了党委、政府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担当,在灾难面前,没有回避,而是深刻反思,从教训中成长。

天灾无情,人类在大自然的巨大力量面前有时显得如此渺小。在密云这场灾害中,各级党委政府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党政领导靠前指挥,区委书记余卫国等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灾情最严重的太师屯镇、石城镇、冯家峪镇等地,指挥群众转移、地质灾害排查、水务电力抢修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他们在暴雨中逆行,在洪水中救援,在灾后积极安置群众、恢复基础设施。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次灾难,多一些理解与支持,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密云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


编辑:梁爽

信息来源:时光放映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