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密云区冯家峪镇“农民丰收节暨第四届割蜜节”在冯家峪镇悬蜂谷中华蜂基地举行,安家在百米悬崖上的蜂箱迎来丰收。
活动现场,嘉宾们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节目表演,还可以品尝由中蜂酿造的最纯正深山百花蜜以及冯家峪镇丰富的特产、了解中华蜜蜂的知识,而更壮观的,则是“蜘蛛人”们在悬崖峭壁上割蜜的奇观。此外,本次活动,还设置了抽奖环节,现场抽取冯家峪镇精品民宿住宿礼券和“免费认养蜂箱”甜蜜大奖。密云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杨珊宣布活动开始,并同现场嘉宾及蜂农一起为冯家峪的百姓甜蜜事业割出第一批蜂蜜,副区长季荣旺,区政协副主席李长春出席活动。
近年来,密云区将蜂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给予大力扶持。冯家峪镇位于密云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山场面积达2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89.1%,蜜源植物达上千种,其中中草药蜜源植物近百种,为饲养中华蜜蜂提供了优良的蜜源基础。作为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地,守着绵延不尽绿水青山,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谋求致富之道。
冯家峪镇党委高度重视中蜂产业。2016年,镇党委政府把中蜂养殖列入“十三五”规划,在区域布局,植被保护,政策扶持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将中蜂产业确定为冯家峪镇农业主导产业,作为生态农业一加四产业格局中的重点发展,明确“十三五”时期冯家峪镇产业的发展方向,引领养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中蜂养殖与特色崖壁蜂场,打造悬风谷旅游景区,与北京市各大旅行社达成合作协议,开展中蜂科普教育,通过专题科普活动,形成旅游销售收入近200万元,初步实现了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促进了一产与三产的融合。
2017年,保峪岭养蜂合作社在冯家峪镇西口外村建成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崖壁蜂场,在悬崖上悬挂600个蜂箱,保护濒危中华蜂,形成北京独具特色的悬崖蜜奇观。目前,中华蜜蜂保护区内的中华蜂种群数量恢复到万群以上。全镇有中华蜂养殖户240余户,2020年产蜜15万斤,蜂农直接经济收入达750万元,2020年全部脱低。
北京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小利告诉记者,合作社原有蜂农183户。2021年在低收入村西白莲峪村,又发展了十几户的蜂农。计划未来两到三年,村里5000多只意蜂全部退出,饲养中华蜜蜂,计划发展规模3万群左右,500户农户参与,每户蜂农可以增收几万块到十几万不等。
“一箱蜂,一亩田。”如今,养殖中华蜂给深山中的蜂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清甜的百花蜜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蜂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文:卢安拿 蔡立君
摄:杨理光 蔡立君 付圣杰
编辑:田思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