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与产业升级,5月19日,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联合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多家社会组织及基金会代表,到密云区新城子镇共同开展百千工程项目提升调研暨合作签约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民生服务、需求对接与多元合作签约,构建“社会组织+政府+村集体”协同发展平台,为乡村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民生服务暖民心
义诊专家团队进驻新城子镇卫生院开展免费诊疗,眼底筛查专家深入遥桥峪村提供眼部健康检查,“我来教你防跌倒”科普讲座在新城子村委会同步进行,多项民生服务聚焦基层健康需求,惠及村民超百人,以实际行动传递乡村振兴普惠温度。
实地调研谋发展
调研团队走访吉家营村、遥桥峪村、苏家峪村,聚焦文旅与农业产业升级:吉家营村依托古堡活化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精品民宿,年带动村集体增收45万元;遥桥峪村通过数字化智能大棚发展设施农业,带动5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同步推进遥桥古堡沉浸式文旅开发;苏家峪村以580年古流苏树为核心打造“流苏谧境”,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调研过程中,三村均提出建设用地开发、品牌推广等合作需求,为后续资源对接奠定基础。
多元签约绘蓝图
签约座谈会上,镇党委、镇政府、村集体与社会组织达成多元合作:市扶贫济困二联党委与新城子镇党委签署协议,构建长期合作机制,聚焦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公益项目落地;北京贝壳公益基金会与新城子镇政府合作开展老年人防跌倒健康科普服务;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向镇卫生院捐赠资金支持三甲医院专家开展大病义诊;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与遥桥峪村合作开展免费眼底健康筛查;遥桥峪村与河北省滦平县花楼沟村签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达成跨区域乡村振兴合作。新城子镇将以专班机制按教育、医疗、文化、农业领域分组推进协议落地,确保项目精准惠民。
创新机制促长效
活动以“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盘活乡村资源,形成“社会组织注资+专业运营+集体受益”可持续模式,既聚焦民宿、农业等产业造血功能,又通过民生服务体现振兴普惠性。
此次调研签约活动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为新城子镇乡村振兴搭建起多方协同的发展桥梁,标志着“生态资源转化、产业融合升级、民生福祉提升”的乡村发展新路径正式启航。
新城子镇将以“古堡文旅+智慧农业+党建联建”为核心,整合技术、资金、市场要素,为京津冀地区提供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样本,迈向“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长远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