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镇街概况 > 巨各庄镇
青年干部浙江“取经” 解码乡村振兴新路径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5-05-19 09:25
  • 【 字体:      】

五月的浙江,绿水青山间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5月12日至15日,在巨各庄镇党委副书记郭振益带领下,镇年轻干部踏上“取经”之路,重走密云区“一把手”培训路线,深入浙江五地探访乡村振兴的“浙江密码”,并通过专题研讨会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本土实践的“解题思路”。

生态为笔绘新卷: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蝶变启示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年轻干部们目睹了从“矿山疮疤”到“生态画廊”的蜕变。村口石碑矗立,见证着余村关停矿山、发展白茶产业、打造文创民宿的转型之路。“生态保护不是负担,而是发展引擎!”年轻干部感叹于余村“养山富山”的智慧——竹林碳汇交易、露营经济、艺术工坊等新业态,让生态价值持续“变现”,村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不足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6.1万元

科技赋能产业兴:从“土特产”到“高端货”的升级密码

余杭乡村科创产业园内,“品牌+科技+运营”的三位一体模式令人眼前一亮。村集体与供销社联合搭建的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追溯农产品品质,用文创设计提升包装溢价,让大米、蜂蜜等“土货”跻身高端市场。“村民变股东”的利益联结机制,更让集体经济焕发生机。年轻干部笔记中写道:“乡村振兴需要抱团发展,科技就是‘聚宝盆’的钥匙。”

农旅融合塑IP:从“田园村落”到“网红地标”的破圈之道

萧山横一村的“稻子、柿子、院子”勾勒出诗意乡村图景。千亩稻田变身大地艺术展场,百年柿林成为摄影打卡地,闲置农房改造成“柿界咖啡”等网红空间。“不拆一砖一瓦,激活乡村元素”的理念,让传统村落化身“萧山未来大地”品牌载体。年轻干部思考:“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老味道’焕发‘新颜值’。”

红色领航共富路:从“革命红船”到“共富红船”的精神传承

在嘉兴南湖畔,年轻干部重温“红船精神”,感悟“敢为人先”的开拓基因。从革命时期的“开天辟地”到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始终。博儒桥村“四共四筹”模式(共商筹智、共建筹资、共管筹治、共富筹心)激活村民主体意识,小古城村“樟树下议事”让民主协商成为治理常态。“乡村振兴不是‘干部干、群众看’,而是‘众人事情众人商量’。”干部们在走访中深刻体会到基层治理的“浙江智慧”。

取经归来话实践:研讨会上碰撞“振兴火花”

在5月16日巨各庄镇举行的交流研讨会上,6个小组代表带着“浙江经验”上台分享。“积分治理+数字赋能”“产业导师制”“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等12条“金点子”频出。镇党委书记侯东武点赞道:“浙江之行让我们看到差距,更明晰方向——生态价值转化、科技品牌赋能、民主协商治理,这三条经验要深耕细作。”他向年轻干部提出五点期望:坚定信心、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多多实践、勤奋工作,为巨各庄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取经”之旅,既是一次思想破冰之旅,更是一场行动蓄能之约。巨各庄镇年轻干部正以浙江经验为镜,结合本地“积分治理”“美丽乡村”等特色,在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基层治理等领域谋划“本土解法”。正如青年干部在笔记中所写:“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活力在青年——我们愿做火种,让‘浙江经验’在巨各庄镇土地上生根发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