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在驻村第一书记前期精心联络沟通下,4月9日上午,由密云区科委主办的“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果树管理及新品种嫁接技术培训”在巨各庄镇前厂村举办。密云区科委农业科技主管领导宋立荣、密云区农业科技创新创意服务联盟顾问肖春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潘青华教授、兰彦平教授、刘建斌博士及前厂村种植户30余人参加活动。
密云区科委农业科技主管领导宋立荣代表区科委向远道而来的农科院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科技下乡”是区科委落实“三下乡”活动的重要举措,旨在将先进的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她希望乡亲们珍惜学习机会,把专家们传授的知识和技术学到手、用到位,让日子越过越好。
培训会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潘青华教授围绕枣树生长周期特点,从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科学修剪,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前厂村实际种植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同时,针对“鸡蛋枣”“蟠枣”新品种,介绍了嫁接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村民们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全面认识。
兰彦平教授聚焦板栗种植,围绕施肥、修剪等日常管理,借实例详解病虫害防治,针对村民提出的诸如板栗空苞、枝叶枯黄及桃蛀螟防治等问题,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现场逐一进行答疑。
随后,在村里的枣树种植基地,专家手把手的指导村民进行嫁接操作,从砧木的选择、接穗的处理到嫁接的包扎,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示范和讲解。村民们纷纷围拢在专家身旁,认真学习演练嫁接新技术。期间村民遇到疑惑,便立即虚心向专家请教问题,现场学习氛围热烈而浓厚。
“我种了50亩的枣树,近两年由于气候等原因,座果率很低,管理不好有时还会有虫害,今天参加培训,学习了大枣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专家还发给我一份《枣树无公害栽培管理工作历》,每个月份怎么管理枣树一目了然,我对今后发展枣树产业更有信心了。”参加培训的种植户赵瑞刚说。
前厂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建芳介绍,前厂村有着悠久的枣树种植历史,全村180户几乎家家种枣树,年产马牙枣约20万斤,大枣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着品种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为村民“量身定做”这次培训,就是要为村民带来特色优新品种及科学系统的管理技术,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下一步在区科委的支持下,将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建立合作机制,继续助力村民发展“枣栗子”产业。
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技术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在乡亲们的辛勤努力下,前厂村的“枣栗子”种植产业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大家的收入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越来越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