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名单,对31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典型经验做法予以表扬和推广,密云区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地区。
我区始终把保水工作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实施“美丽岸线”整治提升行动,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发挥河长制夯实治水护河责任等举措,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北庄镇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主任伊振国:咱们北庄镇有三条水系流经,管护面积34.1公里,我们镇,在做好日常河道巡查巡护的同时,我们对河道水域进行监控,打造河道实时监控和管理平台,并且定期开展河道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咱们清水河的水质始终能在二类地表水质以上,也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栖息。
区水务局河长事务中心负责人吴征:咱们区不断完善河长制体系,将全区63条河流、23座水库及小微水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严格落实“三查、三清、三治、三管”责任,陆续开展清河行动、春季河湖环境及小微水体排查专项整治,加大对河湖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上下协同、干支流联治,形成保水合力,进一步提升了河湖生态环境质量。
我区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生态的最大优势,通过强化“两市三区”保水共同体责任,提升上下游协同处置能力;健全水环境自动监测和预警体系,构建水生态巡航体系,让良好水生态环境成为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同时,积极推进“无废城市”试点,积极探索“无废园区”“无废乡村”“无废农场”建设。
密云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副总经理葛天辉:通过智能的垃圾焚烧工艺、先进的烟气处理工艺、严格的排放标准。每天将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粪便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置,并转为绿色电能,彻底的消除了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真正的实现了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我区的“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价值,民俗、旅游、种植、养蜂等绿色产业正释放出充足动能,让‘绿水青山’成为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定顺:我们合作社充分利用密云区山好水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从04年成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蜜蜂养殖、蜂产品研发、深加工、蜜蜂科普、蜂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后续我们也将咱们这个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牛薇 孟晨冉
美编:付圣杰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