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史志
白檀县与白檀山
  • 来源: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4-03-15 14:41
  • 【 字体:      】

密云历史上,曾被称作檀州,辖区内南北朝时曾有白檀县寄治,明清时有闻名京师的白檀书院,如今区内仍有檀营、白檀社区、檀城家园、檀州家园、檀西路等地名。被人们津津乐道了三百多年的“密云八景”,其中亦有“白檀晴光”一景,以上这些均与“白檀”相关,或者说与密云旧志中记录的那座长满了美丽白檀树的白檀山有关,因为白檀县、檀州等名字均因此山而得名。

然而,时至今日,被《大明一统志》《方舆汇编》《顺天府志》《畿府通志》《日下旧闻考》《密云县志》等古今多部志书明确记载过的“白檀山”,却像谜一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么,这座和密云历史息息相关的“名山”到底在哪里?还有因此山而得名的“白檀县”又在哪里?

白檀山不是黍谷山

说到白檀山,要先从密云旧八景之一的“白檀晴光”说起。

大约是在2016年,笔者应当时《京郊日报》之约,写了一篇《黍谷山探秘》。当时,笔者咨询了区里几位研究历史的前辈和专家,大家一致认为密云旧八景之一的“白檀晴光”就在黍谷山,而山上的千年银杏即为传说中的“白檀树”,这一说法的出处即在史志记载之中。于是,笔者按照专家的指点,查了首次记载“密云八景”的康熙《密云县志》,在其“白檀晴光”词条中,确有“县南二十里山之南,昔有白檀树”的记载,故笔者采用了这一说法。因为黍谷山就在县南大约二十里。在该版本县志中,“白檀山”词条亦记载其在“县南二十里,山之阳尝有白檀树”。那么,黍谷山到底是不是白檀山?银杏树又是不是白檀树呢?

关于白檀山的记载,笔者能查到的最早记载为明代的《寰宇通志》,这部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成书于景泰七年(1456)。在“卷之一·京师·山川”部分记载:“白檀山,在密云县南,其山之阳,古有白檀树,故名。”这部志最早是在永乐十六年(1418),明成祖下旨纂修,名为《天下郡县志》,但书未成。明景帝登基之后,继承此业,于景泰五年(1454)遣进士王重等二十九人分行各地,博采各郡县舆地事迹,又命户部尚书、内阁首辅陈循等总裁纂修,历时两年成书。从以上记载推断,对于白檀山的记载当不会错,毕竟密云就在京师辖下,又有王重等亲自踏勘,而且此前又有洪武年间纂修的《北平图经志书》(轶失)、永乐年间纂修的《顺天府志》(轶失)、《永乐大典》等志书甚至前朝各代的志书作参考,应是准确的。不过,参考《寰宇通志》中“密云山”词条,却也未可知。密云山词条内容为“在密云县南,亦名横山。”我们现在知道,密云山(现名云雾山)其实是在河北丰宁的大阁镇南,不在现在的密云县南。另外,《寰宇通志》中亦有“黍谷山”词条,也就是说如果白檀山即为黍谷山,那么,同一部志中没必要同时记述两个词条。故,白檀山不是黍谷山。

至于黍谷山上的银杏树,亦与白檀树不同。据《中国植物志》记载,银杏树,属于银杏科,乔木,可高达40米。而据《名医别录》(约成书于汉末,辑者佚名)记载:白檀,别名白檀木、旃檀、白檀香等。《楞严经》(佛教经典)称:“白旃檀涂身,能除一切热恼。”白旃檀树,又称暴马丁香、暴马子,木犀科,丁香属,乔木,高可达15米,有北方菩提树之称,据《密云区资源植物名录》(2023版)记载,暴马丁香在密云及周边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在“积善承德”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普通话之乡河北滦平最早名称来自一棵美丽的白檀树》一文中称:“北方的广大佛教信众尊暴马丁香为白旃檀,简称白檀。”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密云及周边地区的白檀指的应是暴马丁香,即白旃檀树,而非银杏。

汉代白檀县属渔阳郡

笔者能够查到的第二部明代志书是《大明一统志》,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年)。这部志源自于洪武三年(1370)参照《大元一统志》体例纂修的《大明志书》,从体例到政区划分均有别于《寰宇通志》,且以采用洪武、永乐年间的资料为主纂修而成,内容较《寰宇通志》更为丰富。在《大明一统志》中,“白檀山”词条内容为“在密云县南二十五里,其山之阳,古有白檀树,故名。魏曹操歴(古同历)白檀,破乌丸(又称乌桓)于柳城,即此。”此后,万历年间纂修的《顺天府志》沿用了《大明一统志》的记载。

对于“曹操破乌丸”一事,《魏书·武帝记》中记载为:“(曹操)将北征三郡乌丸……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三国志·田畴传》记载:“(田畴向曹操献计)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乌丸首领)之首可不战而禽(擒)也。”

卢龙口,即今喜峰口。“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一句,可分析出当时的“白檀县”辖区内山地多而险。至于其位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业新在其论文《秦汉时期燕蓟地区交通地理研究》中认为:“白檀之险”乃卢龙塞外平冈、白檀间大片“空虚之地”。平冈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的甸子镇黑城古城,西汉时为右北平郡郡治。因《汉书·李广传》载:“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意思是“(汉武帝)请你率军东进,到白檀休整,以抵御匈奴对右北平的秋季进攻。”且当时,李广任职为右北平郡太守,故,很多学者认为白檀在右北平郡,如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孟康在《汉书·李广传》“弥节白檀”一语下曾注云:“白檀,县名也,属右北平。”其实,弥节一词,意思虽为驻节之意,但在古时多指官员巡视途中停留。节,即官员出行时所用的旌节。也就是说,白檀在李广至右北平郡的途中。另据《汉书·地理志》(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作者东汉学者班固)记载:“渔阳郡,秦置,属幽州。县十二:渔阳(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设铁官)、狐奴、路、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厗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该志中另有“洫水,出渔阳郡白檀北蛮夷”一语。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其一,秦汉时期的渔阳郡辖区面积非常大,北至塞外,东南至海;其二,汉代的白檀县在渔阳郡辖下,且出白檀以北即为蛮夷。所以,李广是经此以御蛮夷(匈奴)。而曹操“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应是经过白檀县的辖区。

那么,渔阳郡白檀县或者说汉代的白檀县县治又在哪里呢?

在《大清一统志》“密云故城”词条中记载:“汉白檀县在今古北口外。”另据北魏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记载:“濡河……又东出峡入安州界,东南流径渔阳白檀县故城。”“要水又东南流,迳白檀县,而东南流入于濡。”濡河即现在的滦河,而要水是现在的滦平县兴洲河(俗称牤牛河,旧称兴州河,后演化为兴洲河)。根据以上资料推断,白檀县即在今滦平县。郦道元编著《水经注》(约成书于515年至524年)时,新置的白檀县作为密云郡(北魏皇始二年<397>置)郡治,其城已不在汉白檀县原址(见下文),故,郦道元所指的“白檀县故城”当为汉时的白檀县城。据《辞海》“白檀”词条记述:“(白檀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省滦平东北兴洲河南岸,因白檀山得名。”

2023年4月,笔者曾至滦平县兴洲河畔的大屯乡小城子村考察,该处确有一座汉代古城遗址,据“滦平县政府网”资料显示:“该城面积192888平方米,西邻小城子西山,东距兴洲河300米,呈长方形,是承德地区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小城子当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城四周发现了大量汉墓,为研究当时的军事、经济、文化提供了极高的实物资料。”在汉城遗址西北十公里左右有山,名为四棱山,原有大量白旃檀树分布,当地旧称白檀山。

在明代志书和清代密云旧县志中,均称白檀山在密云县南二十里,当为后人附会之说(见下文),或以东魏南迁寄治渔阳(今密云)之后的白檀县为依据,而不是以最早的汉时白檀县为依据。因为,汉代时就因白檀山之名而有了白檀县,所以,白檀山应该在汉时的白檀县之旁。且,另据《滦平县志》(1997年)记载:“金,置白檀镇,属兴化县,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也就是说汉白檀县和金白檀镇均在同址,均因其旁之白檀山而得名。

在康熙《密云县志》的“白檀山”词条中记载:“怀柔县亦有檀子山,在县东三十里,或即共处。”而在《方舆汇编》(康熙四十四年成书,纂修陈梦雷)亦记载:“白檀山:在怀柔、密云二县境内。”《日下旧闻考》则云:“白檀山今在怀柔县界。”以上资料说明这些志书的编纂者亦不知白檀山在何处,才有了怀柔檀子山之说,而《方舆汇编》等史料认为在怀柔,则是因明清时,黍谷山(密云城南二十里左右)已属怀柔辖下,故认为“密云城南二十里”的白檀山亦在怀柔。均属推测和附会而已。

北魏白檀县曾是密云郡治

汉代的白檀县在东汉时被废,至北魏时重置。据《方舆汇编·坤舆典》记载:“密云郡,北魏皇始二年(397)置,领白檀、要阳、密云三县。郡治在白檀县。东魏时辖境南移。北齐,省郡,白檀、要阳2县并入密云县。”此处的“东魏时辖境南移”指的是移入当时的渔阳县(今密云区境内)。据《密云县志》(1998年)记载,东魏(在北魏之后)元象元年(538),密云郡、安乐郡、广阳郡和白檀、要阳、密云、燕乐、安市等8县寄治于渔阳县境(今密云区境内),至北齐年间3郡8县经合并只剩下安乐郡及密云、燕乐、安市3县。也就是说,北齐时,渔阳县废,改为了密云县(隋大业末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县,此渔阳县非密云历史上的渔阳县),白檀县也自此消失在历史的记录中。不过,既然3郡8县都是寄治于渔阳县境(今密云区境内),也说明白檀县已融入了密云的历史长河中。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寄治有两个意思,即地方官署侨居他地和暂时治理。结合当时的历史,即东魏元象元年(538 年)五月,柔然出兵劫掠了幽州和范阳,一直打到易水,才有了密云郡等3郡和白檀、密云等8县寄治渔阳县一事。所以,这里的寄治指的是地方官署侨居他地之意。在《方舆纪要》中提到和白檀、密云等县一起寄治渔阳的安市县时,云“安市废县……汉辽东属县。后魏侨置于此(檀州)。”侨置的意思是古代诸朝遇有州郡沦陷敌手,往往暂借别地重置,仍用其旧名,但担任侨置郡县的县令只挂其名,并没有实权,因为侨置郡县没有实际的土地,就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流亡政府。故,侨置与寄治意思大体相同。

那么,北魏时置密云郡,郡治白檀县,它的位置在哪里?东魏时辖境南移,白檀县又“移”到了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看北魏时的白檀县。在清《钦定四库全书·水经注》中记载:“要水又东南流入于濡(案:白檀、要阳在今密云县,并非滦水所经。郦氏此条舛误殊甚。御制热河考滦源考证,特加辨正,一破千古传讹。谨附订于此。)”书中之所以出现这条注释,是因为纂书者将汉代渔阳郡辖下的白檀县和东魏寄治渔阳(今密云)之后的白檀县相混淆,以至出现了认为郦道元记错的观点。另外,郦道元即北魏时人,其编著的《水经注》约成书于515年至524年,即便按照其卒年527年算,白檀县寄治渔阳县(密云)也是9年后的事情了,所以其《水经注》所记“濡水(滦水)所经之白檀故城”指的是汉时位于滦平的白檀故城,而非北魏时重置之白檀城和东魏寄治渔阳(今密云)之后的白檀城。另,郦道元为涿州人,历史上涿州(涿郡)与渔阳郡同属幽州,所以,其记述的汉时“白檀故城”在今滦平(要水河畔),当不会有错。另,《水经注》之所以未直接说白檀故城在滦平,是因为当时没有滦平县建置,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才正式建滦平县,当时的滦平地区在白檀县辖下。

不过,北魏时重置的白檀县也并非在滦平的汉代原址,而是在今密云区的高岭镇田庄村一带的厗奚城旧址。据《密云县志》(1998年)记载:“厗(傂)奚县治所:西汉时在今(高岭镇)上甸子乡田庄村南大道两侧,又名北提携城。《水经注》‘鲍丘水’条中有‘大榆河又东南出峡……又南迳厗奚县故城东’即指此。”在《水经注疏》(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著)中载:“《地形志》(指《魏书·地形志》),密云郡,皇始二年置,治提携城。又云,白檀,郡治。提携,即虒奚,是后魏(北魏)密云郡白檀县治虒奚故城矣。在今密云县东北。”《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记载更加明确:“魏收《志》(指《魏书》,纂者北朝北齐人魏收):皇始二年,置密云郡,初治提携城,即厗奚之讹也。”《大清一统志》记载:“汉白檀县在今古北口外,后魏(北魏)密云郡白檀县治汉傂奚城,已非故治。”

以上史志中所记载的提携、虒奚、厗奚、傂奚等均为同一地方。旧《唐书》云:“燕乐县旧治白檀城,谓即古傂奚,后魏之白檀也。”另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厗奚故城,在密云县东北口外,犷平城东北,汉置厗奚县,属渔阳郡。后汉(东汉)曰傂奚……北齐郡县俱废入密云。”也就是说,北魏重置的白檀县作为密云郡的郡治,位于厗奚城旧址,按照《密云县志》(1998年)记载,至东魏元象元年(538)密云郡及白檀县等3郡8县南移寄治渔阳县(今密云),至北齐时白檀县废入密云县。

白檀县南移与檀州

那么,白檀县南移,又移到了哪里呢?

据《北京地区的汉代古驿道粗探》(作者王春)一文记述:“厗奚古城遗址有南北二遗址。北厗奚城遗址位于密云县城北部60公里田庄村南大道两侧的高坡台地上……经1988年考察,此遗址当为西汉时的厗奚故城。南厗奚城位于密云县城东南4公里的提辖庄村北,面积2万余平方米……1984年文物普查时,收集到十几枚汉五铢钱和灰陶罐。遗址周围发现有大量的汉代绳纹砖和碎陶片。后又考察,证实此处是东汉厗奚县故城,亦称南厗奚城。东魏时密云郡迁于此。”(王春注:上文<厗奚等>十四处古城址节引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燕国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负责人为首都师范大学马保春副教授)

对于南厗奚城,《密云县志》(1998年)记载:“东汉时位于今河南寨乡提辖庄村北,又名南提携城。《水经注·鲍丘水》条中有“泃水又西南迳平谷故城东,南与洳河会。水出北山,山在厗奚县故城东南”。洳河即错河,北山即银治岭,银冶岭西北即今提辖庄。东汉时改厗为傂,傂奚县即厗奚县。”

综合以上两段记载,说明东魏元象元年(538)密云郡及郡治白檀县南移到了南提携城。此城距离黍谷山大约五六里左右,而密云城(今址)至黍谷山大约二十里左右,故,自目前可查到的史料特别是明清的史志均称“白檀山位于密云县南二十里”,盖源于此。甚至在光绪《密云县志》的“密云舆地全图”还标注出了“白檀山”的位置,可见此错误流传之久远。另外,在光绪《顺天府志·村镇二·密云县》 中记载:“二十里南台上、南台下,或曰白檀故城近此。”推测白檀故城在南台上、南台下(今密云区河南寨镇台上村)附近,也大抵因以上讹误而来。

另外要提的一点,当时的渔阳县治在今密云西南统军庄村附近的南城子;北魏置密云郡、白檀县,郡治县治皆在北厗奚城;置密云县,县治在丰宁大阁镇东北南关村附近,几处县治并不在一起,直至东魏时3郡8县因战乱南移之后,白檀才真正成为了密云的“名片”,也才有了密云历史上的“檀州”之名。据乾隆《热河志》记载:“隋唐之檀州,即今密云县,皆从白檀取义。”

史志中关于北厗奚城的记载较多,而南厗奚城的史料则寥寥。在康熙《密云县志》“白檀山”的词条记载中,增加了元代“两都之战”的内容,即“癸巳,上都诸王忽剌台游兵进逼南城,燕帖木儿及阳翟王太平国王朵罗台等战于此山之枣林,杀太平死者蔽野。戊戌,诸将追河剌帖木儿至紫荆园,获王,送京师就诛。秃满帖木儿复入古北口,燕帖木儿引兵御之,大战于檀州南,败之,其万户以兵万人降,秃满帖木儿还辽东。”“两都之战”的大背景是元泰定五年(1328)泰定帝卒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以丞相倒剌沙、辽王脱脱、梁王王禅为代表的长子系拥立不满10岁的太子阿速吉八为帝,据上都为大本营,史称“上都派”。以燕铁木儿、伯颜、撒敦、脱脱木儿为代表的次子系拥立武宗次子图帖木尔为帝,据大都为大本营,史称“大都派”。两派都称自己是大元正统,以致兵戎相见,史称“两都之战”。此战从1328年8月至10月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其中在十月初的决战中,燕帖木儿率大都军与上都军决战于枣林(今通州东南),大获全胜。后上都辽东军复入古北口,与大都军战于檀州(今密云)南野,大败,被俘降万人。此处的檀州南野当指的就是在南厗奚城附近。只是康熙《密云县志》的纂修者将“枣林”误以为是“白檀山”了,皆因南厗奚城曾为白檀县县治之故。

无论古今,密云人对“白檀”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北齐废白檀县入密云之后,自隋开皇十八年(598)分幽州置檀州始直至明初,檀州多次废立,即便自明洪武之后密云不再有檀州之称,密云建立的书院依然称“白檀书院”,明代黍谷山下曾被记入《明史》《大清一统志》等史册的簪缨世家李琚及其家族历代名士均自称“古檀李氏”,清代八旗进关在密云驻防,其地亦称之为“檀营”,以至于如今密云在发展建设当中,亦多以“檀”字为名,甚至“白檀村”“白檀社区”就位于密云城的中心,足见“白檀”在密云人心中的位置。另外,从古至今,众多名人如北宋文学家刘敞,明代诗人柳应芳、文学家袁中道,传奇作家、戏曲家屠隆等均以“檀州”为题留下了传诵至今的诗词名句。在本文的最后,笔者亦想用清代曾随康熙出巡塞外的词人纳兰性德所作《密云》一诗作为结尾:

白檀山下水声秋,地踞潮河最上流。

日暮行人寻堠馆,凉砧一片古檀州。

(作者:张生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