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史志
檀营史记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3-09-05 10:25
  • 【 字体:      】

檀营,源于1780年建成的清代密云八旗驻防营(以下简称“驻防营”),因密云自隋朝至元朝曾称檀州,民国初年八旗驻防营裁撤后称檀营。民国时期成立檀营村。新中国建立后,或设村或设乡,1986年成立檀营满族蒙古族乡,是北京市唯一的满族蒙古族民族乡,2005年同时成立檀营地区。

一、驻防营建立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1777年11月27日) 谕:现在八旗满洲生齿日繁,若不稍为酌办,伊等生计日蹙。密云县地方密迩畿辅,彼处城邑亦大,尽可建盖兵房,安插兵丁一二千名。一转移间,既于新驻兵丁有益。且京城出有多缺,又可补挑闲散壮丁,于八旗满洲等大有裨益。着军机大臣于八旗满洲兵内,挑选二千名,派往密云县驻防。至于管辖此项兵丁,着设副都统一员。其如何建盖兵房,料理起程,并设立官员,以及到彼如何安插之处,着即行妥议具奏。寻议奏:请照张家口之例,于两旗合设协领一,每旗佐领二、防御二、骁骑校二;住房,协领十六间,佐领十五间,防御十二间,骁骑校八间,兵每人二间。并副都统衙门、两翼办公所及演武厅,一切房屋共计五千余间。应令直隶总督派员赴密云,详度地势修盖。再张家口因驻兵设理事同知一员,今密云亦应仿办。查古北口理事同知与密云相隔较近,或即令兼管,或另设。并各官饷米如何支放,统令直隶总督详查议奏。从之。(《乾隆实录》卷1045)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八(1778年2月4日)又议复:直隶总督周元理奏称,新移密云县驻防官兵住房,勘有行宫旁隙地一百八十丈,坐落城外,可四围另筑堡墙,与易州等处营房相等。惟需用木植不下七八万件,请于热河围场山内照数办运。应如所请。从之。(《乾隆实录》卷1048)

乾隆四十四年九月十一日(1779年10月20日)谕曰:都尔嘉现丁母忧,计其百日期满,密云县兵房亦已工竣,正届驻兵之期,创设驻防地方之副都统员缺,甚属紧要,必得善于管辖兼能办事之人,始可胜任,看来都尔嘉尚可去得。密云县驻兵时,即着补授该处副都统。所遗山海关副都统员缺,着塔彰阿调补。(《乾隆实录》卷1090)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密云满蒙八旗驻防营建成,正式移驻。

关于密云八旗驻防营的建立,还有一个传说。据说乾隆皇帝赴承德避暑,夜宿密云行宫,梦见从冶山上下来一只猛虎向他扑来,十分惊怕,醒来尚有余悸。第二天把梦说与刘墉。刘墉听后建议,此处建一座兵营驻守,以应此梦兆。乾隆觉得有道理,便下旨在密云建立一座驻防营。

二、驻防营建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军机处从京城满洲八旗挑选2100名官兵,携家属7000余人前往密云驻防。驻防营设副都统1员、协领4员、佐领16员、防御16员、骁骑尉16员、领催80名、前锋120名、马甲1580名、步甲100名、养育兵220名,凡辖官52员、营兵2100额、马450匹。共计官兵、家属共9000余人。驻防营与当地政府各司其职,互不统领。

驻防营统领昌平、顺义、三河、玉田、古北口等五处驻军及防务。

昌平州驻防:为满蒙合驻,设防御2名、骁骑尉1名、正黄旗满洲、蒙古领催5名、马甲45名,合计53名。

顺义县驻防:为满蒙合驻,设防御2名、骁骑尉1名、笔帖式1名,镶黄旗满洲、蒙古领催5名、马甲45名,合计54名。原属山海关驻防营副都统管辖,乾隆四十五年划归密云驻防营副都统管辖。

三河县驻防:为满蒙合驻,设防御2名、骁骑尉2名、笔帖式1名,正白旗满蒙领催10名,马甲90名,合计105名。原隶属山海关驻防营副都统管辖,乾隆四十五年划归密云驻防营副都统管辖。

玉田县驻防:为满蒙合驻,设防御1名、骁骑尉2名、笔帖式1名,镶黄、正白二旗满洲、蒙古领催10名、马甲90名,合计104名。原隶属山海关驻防营副都统管辖,乾隆四十五年划归密云驻防营副都统管辖。

古北口驻防:设防守1名、防御2名、骁骑尉、领催、马甲、养育兵丁共210名。原属热河驻防营管辖。乾隆四十五年划归密云驻防营管辖。

驻防营设:副都统1名,正二品,红顶花翎;协领4名,正三品,亮蓝顶花翎;佐领16名,正四品,青金石蓝顶花翎;防御16名,正五品,水晶亮白顶花翎;骁骑尉16名,正六品,水晶亮白顶花翎;委骑校、蓝翎长、前锋校、笔贴式,七品。

三、驻防营布局营房

驻防营选址于冶山脚下,毗邻皇帝密云行宫。兵营为城堡结构,背靠冶山,坐北朝南,占地40万平方米。营区呈田字型,内有垂直十字街及几十条小巷,四周建有花岗岩和三合土砌成的高大城墙,城墙高6.7米,周长2千米,设东、南、西三门,门前各筑石桥一座。城堡北靠冶山未设门,在此建有一座关帝庙。东南、东北、西北三个城墙角上分别建有魁星楼、太阳宫和万寿宫,为聚会祭祀场所。

城堡内建有官署和营房4872间。设副都统衙门1所;协领房4所;佐领房16所;防御房16所;骁骑尉房16所;印房2间;左右司各1所;官厅2处;兵丁住房4000间;城门堆拨房3所;马档房2间;操演处房25间;军器库房6间;火药库房6间。城堡内建有供随军家属及孩子们学习文化和练习武术用的蒙养小学4所、满蒙文学堂2处、课堂30间。城堡东门外建有演武厅,西门外建有校军场,西北处冶山脚下建有火器营靶场。

驻防营按五行生克理论安排驻守。满族八旗居中,蒙古族八旗居四隅。两红旗属火,取火克西方金之意,正红旗驻守西门北边,镶红旗驻守西门南边;两白旗属金,取金克东方木之意,正白旗驻守东门北边,镶白旗驻守东门南边;两蓝旗属水,取水克南方火意,正蓝旗驻守南门东边,镶蓝旗驻守南门西边;两黄旗属土,取土克北方水之意,正黄旗驻守关帝庙西边,镶黄旗驻守关帝庙东边。

四、驻防营供给制度

驻防营实行供给制,不论军民一律靠粮饷生活,称“铁杆庄家”。

副都统:每月马干(马匹费用)40两,每季米5石5斗7升,全年俸银600两。

协领:每月马干30两,每季米3石6斗3升,全年俸银300两。

佐领:每月马干20两,每季米2石7斗5升,全年俸银200两。

防御:每月马干16两,每季米1石8斗,全年俸银100两。

骁骑尉:每月马干6两,每季米1石5斗3升,全年饷银48两。

委骑校、蓝翎长、前锋校、笔贴式:每季米1石4斗,全年饷银48两。

领催、前锋:每季米1石2斗5升,全年饷银48两。

马甲:1920名,每月饷银3两,米每季1石3斗。马队250名,马干3两。步甲:160名,每月饷银1两5钱,米每季同马甲。

驻防营官员年老、残疾、退役者按原标准吃俸,禄米减半供给。

驻防营士兵年老、残疾、退役者,月给银1两3钱,每季米6斗7升。

营米供应 :密云县署南设龙庆仓,为存放营米之所,年拨米2.3万石,由县赴通州运仓散放,额定运费白银5900两有奇,岁实领1400余两。

五、驻防营主要活动

起居:冬春两季早六时响早炮开城门,晚八时响晚炮关城门。夏秋早四点开城门,晚八时关城门。

训练:军事训练为日常主要活动。设操演处、演武厅、校军场、火器靶场、军器库、火药库、马档房、牧马场(丰宁)等;项目主要为:习武、骑马、射箭、器械操作、攻防阵法等。

祭祀:正月十五,副都统率阖营官员到关帝庙祭拜,行三叩九拜大礼;农历六月二十四祭关帝,八月加祭;除夕夜十二点,副都统率阖营官员到万寿宫拜当今万岁牌位,行三叩九拜大礼。

教育:设蒙养小学4所,满、蒙文学堂2处。营北建文昌阁、关帝庙。

婚丧:遇婚丧嫁娶,驻防营帮银11两4钱。

抚恤:阵亡将士遗孀守节者,享受原饷终身。孀妇由20岁至60岁守节者,朝廷给予立贞节牌坊银32两,驻防营再给银11两4钱。

开封印:历年腊月二十八封印,正月十六开印。

六、驻防营战事

密云驻防营是国家机动部队,属中央军、野战军,不属于地方部队,与地方互不统属。主要战事包括以下几方面:

1.拱卫京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八(1842年7月15日)谕:着长春于古北口挑选精兵五百名,双德于密云挑选精兵一千名,并各准备精良器械,听候调遣,为京师防御之用。一闻调拨,即派明干将弁分起管带,迅速前来。将此各谕令知之。(《道光实录》卷374)。

宣统三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密云副都统福海奏:恭报密云步队戍关日期。并陈古北口一带地方辽阔,关隘林立,仅此一营,不敷分配。密云原有巡防步队二营、马队一营,现已改编陆军步队二营,拟与原练陆军合成一标,以之填防各口,外可为热河之后援,内可为京师之保卫。下所司知之。(《宣统政纪》卷60)

2.警卫御道:密云行宫、罗家桥行宫、白龙潭行宫、瑶亭行宫、古北口南天门休憩场所。

3.驻防地方:驻防营统领昌平、顺义、三河、玉田、古北口等五处驻军及防务。

4.平定叛乱:咸丰三年三月十二日(1853年4月19日)谕军机大臣等:前有旨,调密云驻防兵一千名,来京听候调遣。此项官兵,现已陆续到京。本日已明降谕旨,派奕经统带,前赴山东,会同李德筹办防堵。着该抚体察何处紧要,官兵应由何防处前进,即迅速知会奕经,统带直赴该处防守可也。将此由五百早谕令知之。……命刑部右侍郎奕经统带密云官兵,前赴山东会办防堵。

5.抵抗侵略: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清兵10300名抵御,其中密云兵500名。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密云驻防营派兵参加防守天津大沽口,部分官兵阵亡。

七、驻防营清帝谕旨

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五(1780年1月11日) 谕曰:密云驻防,每年应放兵粮若全给折色,恐官兵等一时购买维艰。着加恩赏给一半本色,一半折色搭放。其应如何采办运放之处,着交杨景素详悉妥议具奏。(《乾隆实录》卷1096)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二(1780年9月29日) 谕:从前古北口官兵,只系该处四品协领管辖,并无大员,故特命热河副都统兼管。今密云县现设有驻防副都统,古北口相距甚近,所有该处官兵,即着密云副都统兼管。(《乾隆实录》卷1114)

嘉庆八年八月初九(1803年9月24日)又谕:密云满洲官兵向无学围差使。本年因永悫奏请,将该处官兵挑选数名学围,当经照所请行。本日阅看该兵丁等步射生疏,可见永悫平日并未操演,殊属非是。永悫着申饬。嗣后进哨时此项官兵着不必派出随往。(《嘉庆实录》卷118)

嘉庆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1819年11月11日)谕内阁:前据密云副都统富清阿参奏佐领福英因保送马甲音德布被驳、辄于公所出言顶撞请旨革职,失察之协领岱明、音得布解京交军机大臣审讯。兹据讯明具奏,该佐领保送之音得布在百日期内,并无不准挑甲之例。富清阿任内曾挑过常庆、六十五二名,与音得布情事相同,是该佐领保送并无不合,且保送共有十二人,挑与不挑,仍听该副都统酌定。富清阿辄行诃斥,将名牌掷地,福英拾牌剖辩,只于词色不平,并无非礼干犯之言,乃率行参奏革职,实属任性。富清阿不胜密云副都统之任,着交部议处,即来京候部议。(《嘉庆实录》卷362)

道光二年闰三月二十九日(1822年5月20日)又谕:此案已革密云副都统阿隆阿,以二品大员,于家人串通营弁,指缺撞骗,毫无觉察。且于国服之内,在署演唱影戏,辜恩负职已极。部议发往乌噜木齐赎罪,实属咎所应得。但阿隆阿人本胡涂无用,即发往乌噜木齐亦难效力,着改发热河充当甲。佐领富升,以职官在市观看影戏,并与兵丁揪扭,有玷官箴,着即革职。(《道光实录》卷32)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七(1842年1月17日)又谕:双德奏筹办加添抬枪一折。密云营伍操防,仅设抬枪二十杆。今该副都统自行筹添八十杆,请饬工部给领铅药,于操防不为无益。着准其添设,并免造册报销。其另片请将新建抬枪归入大阵合操,不过取其声音宏大,专为壮观而设,于武备何益?且与添设抬枪本义甚相刺谬,其如何演放,务归有准有用,与鸟枪、长枪互相保护,俾资得力之处。着该副都统另行妥议具奏。寻奏:拟将抬枪兵列十六队,居头层;鸟枪兵列十六队,居二层;挑长矛单刀兵八十名,列十六队,居三层。抬枪、鸟枪挨次演放,连环进步,刀矛手乘间齐出,合对披击。得旨:抬枪打连环,若遇以对敌之际,焉能枪枪下子,仍归无用。汝只知崇尚虚文,营中恶习渐染已深,朕不能训饬,汝亦断不能会悟也。(《道光实录》卷363)

咸丰八年六月十八日(1858年7月28日)又谕:哈福那奏,病难速痊,恳恩赏假,暂回热河调治等语。署密云副都统哈福那,本应于交卸署篆后来京候补。乃因新任副都统博崇武到任在即,辄称忽患时疾,感发旧症,恳请给假回本旗调治,实属自耽安逸,有意取巧。哈福那降为协领,即以热河协领补用。(《咸丰实录》卷257)

咸丰元年二月初三(1851年3月5日)谕内阁:此案已革密云协领海玉,报修工程,辄将领项内用银六百两,付给户部书吏王雨田,作为使费,希图分案核准,实属以贿行求。海玉着从重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已革察哈尔都统双德,任听海玉付给书吏银两,复闻之德顺欲行参奏,措银补还库项,显系徇庇于前,消弭于后。已革密云副都统德顺,于该处修工草率,业经查出,辄听属员求情,具结了事,结内注写与已无干字样,实属有意消弭,自为开脱。且协领缺出,即将办工草率之海玉升补,并将资格尚浅之恩成升补佐领,又于伊子私往密云,并不阻止。双德、苏克都亨、德顺均着从重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双德、德顺虽年逾七十,不准收赎。事犯虽在恩赦以前,均不准其援免。已革马甲魁山,因革差挟嫌,将不干己事牵控多款,实属刁健,着销除本身旗档,发近边充军。到配枷号三个月,枷满严行管束。未获之高二、王雨田即王润祥,仍着严缉务获。送部究办。(《咸丰实录》卷27)

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865年10月10日)  密云副都统连成奏亲往古北口查阅堵御情形。得旨:着随时督饬官兵认真防守,毋得日久生懈。(《同治实录》卷152)

光绪十七年九月十六日(1891年10月18日)  谕军机大臣等:国俊奏兵丁索米,致伤知县,拏(拿)获送部请饬运放米石一折。据称该处兵丁应支米石,自五月至今,该县仅将春季兵米开放,夏、秋两季尚无放期。经国俊将密云县知县王梦龄调营面询,该兵丁等辄因索米抛石,致伤该县颧骨。现将马甲松玉等三名拏送刑部讯办。请饬直隶总督派员运放等语。兵米关系紧要,何经该县日久未放,致滋事端。着李鸿章确切查明,迅饬开放,并据实复奏。原折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寻奏,王梦龄运放兵米并未迟延,请免议。报闻。(《光绪实录》卷301)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初三(1895年6月25日)谕内阁:谦光奏旗兵被殴身死、知县未能审明确供、请交部审办一折。所有密云县驻防正黄旗满洲前锋庚音布被殴身死一案,着交刑部提集人证、卷宗秉公研讯确情,按律定拟具奏。(《光绪实录》卷369)

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一日(1896年3月24日)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特参副都统贪黩营私各款一折。据称密云副都统谦光嗜好甚深,纵任家丁等朋谋全敛财,操防废弛,并有纳贿卖缺、扣银酿命情事,请饬查办等语。着王文韶拣派明干之员前往密云,按照所参各节,严密确查,据实具奏,毋稍徇隐。原折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光绪实录》卷385)

光绪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1896年5月7日)又谕:前据御史齐兰奏密云副都统谦光贪黩营私各款,当令王文韶确查具奏。兹所称谦光被□□各款,均无实据。惟旗营挑补马甲,该都统止凭弓刀挑补马甲,并未验看骑射,究属错误。密云副都统谦光着交部察议。骁骑校崇庆虽查无朋比敛财情弊,而夤缘躁进,物议沸腾,实属不知检束,着即行革职,以肃营伍。(《光绪实录》卷387)

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1896年12月15日)谕内阁:前据御史孙赋谦奏密云副都统谦光贪劣各款,当派荣禄、许应骙前往查办。兹据查明复奏,谦光于营员补缺、兵丁挑甲、支放兵米各节,均无受贿确据。惟任令业经驱逐之妾弟刘子荣,仍出入衙署,致招物议。家丁薛云桥,即薛启泰、蒋载芝,虽据该副都统声称并无分肥情事,乃并不防范,任其去远扬殊属不合。谦光着交部议处。至密云县知县殷谦,承放兵米搀杂潮湿,前经该副都统奏,已照部议降调,即着毋庸置议。寻准部议。谦光降三级调用,不准抵销。(《光绪实录》卷397)

八、檀营地区历史文化

1.驻防营满蒙民族文化。驻防营满族来自奉天、吉林、黑龙江,以奉天为主,蒙古族来自铁岭科尔沁部。

嘉庆十三年闰五月清帝《颁赐驻防密云营》:

皇清受命,抚有万方。白山旒秀,闼门衍祥。躬率子弟,基开沈阳。八旗布列,有正有镶。干城御悔,勋纪旗常。世祖入关,定鼎帝阊。尔田而宅,月赐银粮。不耕而食,不织而裳。百有余载,祖泽考洋。名臣勇将,佐治腾骧。贤才杰出,文修武扬。列圣培养,治具毕张。惟予小子,遵守不遑。生齿日众,间有莠良。书箴诞告,敬听勿忘。国语勤习,骑射必强。       尊群孝父,警惰戒强。勿酣酒肆,勿入赌场。勿争小忿,反致大伤。勿费银米,债难负偿。勿游狭邪,勿干宪章。乃祖乃父,世德流芳。胡为暴弃,甘蹈患殃。凡此数事,视若病伤。分置都统,荩臣贤王。殚尽竭力,协恭赞匡。代予敷教,才智勿藏。众擎易举,共迪前光。永承考眷,宵旰自蘉。期复旧俗,永保无疆。(《密云县志》宸翰卷之三)

由于密云驻防营与地方互不统属,相对独立;京师满蒙旗人居住相对分散,与汉族相互交融,日趋汉化,同京城相比,檀营保留了更多的满族蒙古族民族文化。如服饰、饮食等生活习俗,婚丧嫁娶等礼仪习俗,时令节日等岁时习俗、尚武习文娱乐等文化习俗均传承着满蒙民族特色。

清代檀营南、东、西三门镌刻着三幅楹联分别是:

南门:南山障蔽回环苍碧藩篱通称黍谷

门径街忂左右雍容冠带自古檀风

东门:东作西东雨阳时若天工人事统谓后生

门多户众忠孝相承风土民情毕臻达道

西门:西向有秦风竟习戈矛曾扬勇烈

门道延鲁客逊行礼让愿解春秋

2. 冶山塔与冶塔仙灯。位于密云城东北冶山上。冶山海拔321米,蕴藏金矿,山上有石洞,为采金所挖,传有冶仙居内,洞内有水,四时不竭。辽重熙八年(1039),知檀州军事张素羽在冶山上主建普照寺和冶山塔。明嘉靖年间庙宇毁于火,重修后改为普济寺。冶山塔,辽代风格,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塔为砖雕仿门结构。门联:直插云汉文人笔,重领檀营武士冠。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冶仙塔。清光绪十五年(1889)塔顶被雷击去。1967年冶山塔被炸毁。2001年密云县政府重修冶山塔和普照寺。相传塔内曾有一道人纪晓塘在此修炼,夜晚常有亮光自塔内映出,远近皆见,故称此景为“冶塔仙灯”。 清代密云知县赵宏化《冶塔仙灯》诗云:巍峨塔势枕秦关,碧水清幽石洞闲。闻道仙翁曾寄迹,夜悬藜火照人间。

1988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密云县文物管理所对冶山塔塔基进行发掘。地面塔基部分基本无存,地宫伤痕累累,在地宫深层内清理发掘出比较完整的陶瓷器物40余件,古钱币70余枚,瓷器中有绿釉璎珞净水瓶、方形白瓷碟、圆形白瓷碟、葫芦型瓷坠等,陶器均为塔型经筒,大部分已破碎。此外,还有玻璃器皿一件(已破碎),佛串珠一颗。在出土文物中,以绿釉璎珞净水瓶为最为珍贵,净瓶高24.1厘米,小口、长颈,颈中部仰莲上翘,颈上部饰有炫纹,颈下部呈竹节形,肩部一侧有罐状流,流下刻有铭文“杜家”,肩部饰有一周莲瓣衔璎珞纹,延垂于腹下部,莲瓣上叠饰花纹,圈足外撇,底微外凸。整个绿釉璎珞净水瓶造型精美纹饰华丽,为瓷器中精品。1989年绿釉璎珞净水瓶被送至北京故宫珍宝馆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现存于首都博物馆。

3.鲶鱼姥姥的传说。相传旧时密云城西的白河泛滥成灾,多次冲毁城池、乡村。原来这是鲇鱼精作怪。鲶鱼精向往人间美好生活,便化作年轻女子,与白河边青年刘栋相恋结为夫妻。道人纪晓塘得知后前来捉“妖”,鲶鱼奋起反抗,水漫檀州。纪晓塘让百姓准备两桶香油,100只燕子,在城墙上支起一口大锅,将燕肉用带倒钩的铁链串上,用香油炸燕肉,待鲇鱼精伸出头时,把香油炸燕肉扔下去喂鲇鱼精。最终鲇鱼精吞下带有倒钩的燕肉,被铁链锁住了心。纪晓塘将鲇鱼精锁在了冶山顶上的石洞里,镇压在冶山塔下。鲇鱼探问何时解放?纪晓塘意为永不翻身,却道出“灯头朝下”。这个传说可谓“密云版”的白蛇传。无非是白蛇变为鲇鱼,许仙变为刘栋,佛家法海变为道家纪晓塘,水漫金山变为水漫檀州,雷峰塔变为冶山塔,“雷峰夕照”变成了“冶塔仙灯”。 在旧社会,白蛇娘娘与鲇鱼姥姥都被视为残害百姓的妖魔鬼怪。新中国建立后,白蛇娘娘和鲇鱼姥姥由妖魔鬼怪变为勇敢追求爱情、幸福、自由,反抗封建礼教的正义化身。

九、驻防营清代名人

曾祺(1851—1919),字瑞堂,伊拉里氏,檀营满洲镶白旗人。幼年丧父,家贫,从军后官至佐领。光绪初年,调黑龙江,佐练兵事,官至齐齐哈尔副都统。1894年署黑龙江将军。1898年任福州将军,充船政大臣,兼署民政总署,旋任盛京将军。1900年初,义和团在营口等地起事,增祺奉命进行镇压。“每天几十个、几十个地处死拳民”。当年7月,俄罗斯入侵旅顺,先后占领金州、营口、海城、辽阳等地,清军屡败,曾祺载大批府库银两率先西逃。俄军骑兵进入盛京,占领皇宫和将军衙署,掠去大批枪炮弹药,军火局被毁,“阖城人民泣号奔逃,惨苦万状”。此后,曾祺被俄军胁迫,派员往旅顺,与俄议定《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九条,全省吏治兵权被俄国“一网打尽”,朝野舆论大哗。清政府下令将曾祺革职查办,因俄政府干涉,仍留任盛京将军。次年春,以刘永和忠义军为首的各路义军,掀起抗俄斗争。曾祺向俄军献计剿抚并用,并扶持地主武装民团,配合俄军作战,使义军在中外敌人的围剿中瓦解。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清政府令曾祺“局外中立”,但曾祺初对俄军当局曲意迎合,日军占领盛京后,“变媚俄人之面目以媚日本”。五年之内,奉天省两遭国难,赤地千里,人民流离失所,而曾祺不但未受惩处,反而在外敌庇护下依旧充任封疆大吏。1905年,曾祺以丁忧免职。1907年复授宁夏将军,改正白旗蒙古都统。1909年调任广州将军,兼署两广总督。1911年调京,仍授都统,兼弼德院顾问大臣,旋去职。1919年卒,谥简悫。

德泽,生卒年不详 ,檀营满族镶黄旗人,自幼习文练武,学问武功都很好。18岁时,本想入营当兵,因旗兵名额有限,未能如愿。后因赌博躲债流落到天津静海,以教人习武为业。不久,鸦片战争爆发。一日,德泽正在授课,一个学生的父亲闯进教室,说:“海河上有一只大铁船,正向天津开去,船上的人全是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家伙。”德泽一听,便知是外国人进犯天津,他立即带领学生向海河奔去。在海河岸边,他选了7个水性好的学生潜入水底,用凿子凿穿了大船的船底,水流进船舱,洋鬼子惊慌失措。德泽趁势带领学生和乡亲们冲上船,和洋鬼子展开搏斗,一眨眼的功夫,除船长和翻译做了俘虏外,洋鬼子都被打死。俘虏被押到天津守备衙门,经审问,得知是英国一艘间谍船,来刺探清军布防情报。清廷对静海俘敌船的德泽给予重奖,赐官守备。德泽做了天津守备以后,深得当地人拥护。1860年,德泽母亲病逝,他在墓地结庐守孝。不到半年,天津海防告急,英法联军纠集大批兵舰,进犯天津,企图以天津为跳板,直逼北京。德泽奉命从密云赶回天津时,发现守备衙门的兵丁死伤惨重,他率领残部冲进敌阵,刺死10余名敌兵,使敌人不敢近前,只得躲在远处开枪射击,德泽胸部被敌人的枪弹打成蜂窝状,战死沙场。清军冒死抢回德泽遗体运回密云,营房人肃立在道路两旁迎接,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

十、清代以后历史变迁

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密云驻防营随清廷灭亡逐渐解体,旗民依约享受供给到1925年。1925年政府“裁停旗饷”,旗民自谋职业,1930年改制为檀营村,由驻防营转变为建制村。

“裁停旗饷”后,旗民没有了生计,加之辛亥革命有点笼统的仇视一切满人,政府没有相应救助政策,旗人立即陷入生活绝境。旗兵只会骑马射箭,不会种地,没有手艺;钱粮一停,马上挨饿。有的人只得靠典当物品过活,实在当无可当,卖无可卖,便拆毁了营房,卖了木料;有的甚至卖儿卖女!拆典当卖,死走逃亡,悲惨万状。 整整齐齐的檀营,变成了“叫花子营”。以1926年到1930年间,檀营村饿死600多人,有时一天竟冻饿而死30多人,当时有100多家卖儿卖女,据说卖一子女竟没有一头小猪的价钱。全村沦为乞丐的20多户,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100多户。到1948年解放时,檀营村只有200多户,900多口人,是200年前的十分之一。这200多户中有72条光棍,18个一口人的单户,房屋城墙无一完好。冯大纯一家父子三人,少衣无食,柴尽米绝,活活冻死在无柴炭的火盆旁。

密云驻防营鼎盛时期有2000多户,9000余人,民国时期逃亡出走1700多户,8000多人。逃亡出走,去吉林省洮南府的人最多,因为那里是密云驻防营满人的第一故乡,又有“密云同乡会”可以接纳照应;其次投奔北京齐化门营房、张家口、丰宁等地,因为这里有世居满人、蒙古族人;另有1200多户流落全国各地,下落不明。

1948年12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密云县城,密云全境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实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政策,苦难的檀营人民获得了新生。1953年4月至1958年8月,建檀营乡。1958年9月,入东风人民公社(后改称城关公社)。1965年划入穆家峪公社。1983年8月26日,建立檀营满蒙民族乡,属穆家峪区辖乡。1986年穆家峪区撤销后,升为县辖少数民族乡,是北京市5个少数民族乡之一。

进入新世纪,檀营乡实施整体转制和旧村改造搬迁,建设宜居文化和谐新檀营,开启了全面实现城市化的新征程。2002年1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檀营乡整体转制,全乡3200人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土地划归国有,与密云城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2005年8月,密云进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在檀营满族蒙古族乡设立檀营地区,檀营地区和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进入新时代,檀营地区(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敢于创新,攻坚克难,以党建为统领,完成整体转制和旧村拆迁改造,建成檀营国际生态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经济社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由城乡结合部农村半农村向现代化城市的历史巨变,古老的檀营实现了凤凰涅槃。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