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为消除潮白河水患、解决京津地区水荒,京津冀20万建设大军会战燕山脚下,修建密云水库,实现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目标。密云水库1960年建成后,发挥了拦洪蓄水、灌溉农田、城市供水、发电等重要功能,1985年转为主要向首都提供生活用水。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密云区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完善保水机制举措,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管控和保护,确保首都水源安全。
2021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1周年纪念日。密云水库从1958年9月1日开工建设,到1960年9月1日完工,如今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翻看水库建设的历史画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20多万水库建设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正是这些无私的奉献者,在新中国的水利设施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在这背后,纪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严守纪律和规矩
当时,来自河北和北京的20多万劳动者聚集在水库建设工地,吃住在工地,施工机械化程度也很低,水库建设者依靠人工和土法,要实现密云水库“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目标,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很难想象!
为了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中共密云水库委员会、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政治工作的规定》《关于民工组织领导和生活管理工作方案》《关于工地生活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建立了军事训练、政治生活、学习等制度机制,要求全体民工和干部服从领导、听指挥,做到思想共产主义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工程标准化、习惯当地化群众化。20多万劳动大军以班、排、连、营、团为建制,实行军事化管理。
同时,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对财务预算决算、机关工作、保密工作等作出详细规定,先后制定了《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财务预算和决算暂行规定》《关于机关工作制度的暂行办法》《关于保守党与国家机密的几项具体规定》等制度,严格各类开支、财产管理和考核登记制度,对各类工程用料和施工机械的使用实行材料消耗定额。严格机关工作管理,对请假、来客接待、车辆管理使用、客房使用、机关经费开支、伙食制度等也进行了细化。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支部思想教育工作,定期评比总结,每周一次政治活动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周口店支队一团一连党支部建立了7天召开一次支委会,半月召开一次生活会,10天召开一次连干部行政会等会议制度。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纪律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水库建设者的纪律规矩意识,为推动工程顺利完工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
“三同”转变干部作风
为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中共密云水库委员会、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面向大坝、面向生产,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凡是领导施工的,都应到现场吃住,具体指挥施工,并通过搞试验田,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参加水库施工的所有干部,每人至少有一个月时间参加劳动。
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整天忙碌在建设工地上,既无星期天,也无节假日。各级现场指挥吃在工地、住在工地、与工人同劳动,同甘共苦。
据《密云水库报》文章记载,1958年12月19日夜12点钟,密云水库总指挥部各部室243名干部组成劳动队伍,分别在宁河、蓟县、宝坻、玉田等支队工地上参加了夜战。像这样的报道,《密云水库报》篇数很多。如宝坻支队在抢工决战的各项施工中,各级党的第一书记和主要负责干部以身作则,吃住现场,边劳动、边指挥;广泛开展风格好、作风好、劳动好、关心民工生活好、学习好的“五好”干部竞赛运动。秦皇岛支队党委建立了干部劳动制度,将90多名干部编成一个干部生产突击连、五个排、十个班进行管理。武清支队建立了每日坚持两小时劳动的制度,支队全体干部个个走出办公室,到现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广大干部转变了工作作风,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干部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水库建设者奋勇争先的干劲,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干部。如,武清支队码头团政委任有权带头参加劳动,关心民工生活,为赶工期,施工十个多月,未回过一次家。密云支队一团一连连长王广生始终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处处关心工人疾苦,建库9个多月中,该连200多名工人没有一个私自离队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该连被评为先进集体。
勤俭建设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修建时正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那个经济条件差、物资供应匮乏的年代,修建这样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密云水库建设者始终贯彻勤俭建库方针,反对浪费,节约开支。
密云水库计划投资3.67亿元,实际投资2.64亿元。在水库建设初期,就提出了“勤俭建库”的方针。水库建设者在保证工期,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节约原材料和建设资金。坚决执行定额管理制度,在物资供应和消耗方面,实行限额领料,消耗定额。加强资金预算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实行投资包干。工程用的一般材料和一些临建工程采取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办法,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材料存放严格遵守施工组织设计和场地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减少搬运中的损耗和运费。同时,大力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改革工具,制造工具,修理工具。水库工地上形成了处处精打细算、杜绝一切浪费、勤俭建设水库的良好风气。
1959年8月2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密云水库各级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贯彻落实“勤俭建库”方针,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水库总指挥部各部和各工区采取停发行政经费、压缩招待费、业务费开支等办法,紧缩机关开支。各个支队迅速组织开展了节约炸药、节约水泥、节约粮煤、节约汽油等各种活动。同时,加强机具器材管理养护,充分利用废旧回收物资,使群众养成了爱护工具、勤俭建库的风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各个支队加强技术改造,有效改良工具和操作技术。如,遵化支队人人订立节约计划,对工具实行固定包干到人,小车实行车、人统一编号,增强了工人责任感。霸县别古庄团将使坏的车辆、轴碗、坏圈、坏珠子集中一起,举办废品展览会,教育工人爱护工具。怀柔支队建立10个青年监督岗,不仅表扬好人好事,还着重发现工程质量、浪费等问题。黄委工程总队发明的风动振捣器、风动打毛器、皮带器等,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的密云水库,万顷碧波,烟波浩渺,天水茫茫,承担着向首都北京供水的重要责任。而密云水库建设者的纪律之歌,必将激励着每一代密云人脚踏实地、无私奉献,持续为建设好、发展好国家和家乡增砖添瓦!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