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是北庄镇的一个行政村。1940年八路军将这里开辟为抗日根据地,为了斗争需要,曾化名盖村。1942年初,日本鬼子为了消灭抗日武装,在北庄增设据点,派驻一个日军中队。
面对日伪的烧杀抢掠,北庄地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顽强坚持斗争。党支部选派抗日坚定分子打入伪政权内部,随时为抗日军政秘密传递情报,配合八路军寻机消灭敌人。1943年,北庄据点的兵力只剩岗岛小队长率领的十几个鬼子和十几个警备队员了。他们为了执行上级命令,日伪还要硬着头皮外出“讨伐”。“讨伐”时,既不敢走大路也不敢到较远的大村去,只是捡小道到据点附近小村抢夺些吃的、用的,便匆匆返回。
北庄党支部将敌人的兵力情况和活动规律及时报告给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十三团五连,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消灭这股顽敌。
1944年初的一天深夜,五连战士借助星光悄悄地向北庄敌据点靠近。行驶途中,又得到情报:第二天敌人准备到东庄村去“讨伐”。如何利用好这一情报,巧妙地将敌人消灭呢?五连对形势进行了分析:有人说,东庄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块开阔地,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有人说,从人数上看,敌弱我强,胜算的把握很大。还有人说,如果在东庄设伏击点,距敌人最近的葡萄园据点也有20多里,援军不能及时赶到……综合看,各方面条件有利。连长决定在东庄打伏击战,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第二天清晨一切准备完毕,只等敌人自投罗网。上午,太阳都满川了,鬼子们才懒洋洋地钻出岗楼,向东庄进发。10个鬼子兵刚进村还没来得及抢东西就遭到早已埋伏好的五连一排战士的迎头痛击。一阵机枪扫射,当时就撂倒了三四个。剩下的几个鬼子摸不清情况,不敢恋战,只是打了几枪,调头就往回跑,企图躲进炮楼反击。可是刚跑到东庄口,又与五连二排战士遭遇。无奈,又往西逃,企图过清水河抢占西山高地顽抗。刚蹚过河,高地上五连三排战士们的手榴弹又猛烈地砸了过来。鬼子们再也无路可逃,只有就地应战。后有一、二排追击,前有三排拦截,前后不到一刻钟,战斗就结束了。
这一仗,10个鬼子中9个被击毙,另一个满脸稚气的学生兵当了俘虏。缴获大枪10支,子弹一批。此仗严重挫败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抗日士气。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