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竿顶山位于密云庄头峪村东,山下建有一座烈士纪念碑。7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有58名八路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1943年12月17日,中共承兴密联合县委在北庄大岭召开会议,县公安队和义勇队各一个排负责保卫工作。这天,侦查员突然发现四外据点的敌人有增兵迹象。县委立刻决定结束会议,于当晚转移到靠近四竿顶山的庄头峪村。不料,敌人接到了汉奸密报,夜间偷偷包围过来。18日凌晨,队伍紧急撤离村子,奔向庄头峪村东山——四竿顶。县委决定,占据四竿顶山,依靠有利地势阻击敌人,坚持到天黑后再突围。
义勇队在前,县委机关干部居中,公安队断后,队伍向山上冲去。刚到半山腰,发现山顶山有人影,是敌人!队伍立即掉头,排头变排尾。部分同志跑到沟底,上了南坡。不料,南坡已有敌人,枪声响了起来。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西面、东面、南面山上均有敌人,只有西北方向一条下山的大沟尚未发现敌情。县领导果断决定,向西突围。
义勇队在前边开路,公安队保护县委机关干部顺着大沟下山。队伍还未走到沟口,前方报告发现敌人。队伍又返回山腰,公安队占领一个山头,抵抗山顶和南面的敌人;义勇队占领下边一个山头,抵抗西面和西北面的敌人。县委领导烧了文件,和干部们一起在附近隐蔽起来。县委书记马力对干部、战士们说:“咱们都是共产党员,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大家无论如何要坚持到天黑,实在坚持不到天黑,也要坚持到下午4点左右再突围。这样等敌人追出去后再返回来搜索战场,天就黑了,县委可以就此脱险。”
义勇队和公安队坚决服从命令。战士们英勇不屈,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从上午9时一直打到下午4时左右,大部分战士牺牲了。此时,西北面的敌人又一次从大沟围了上来,子弹快打完了,手榴弹也仅剩下两三个,太阳即将落山,天就快黑了。战士们一跃而出,在一片喊杀声中冲向大沟,把敌人引了过去。一口气冲到沟口,发现被伪军挡住了去路。这时,义勇队党支部书记李义明机智地喊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伪军深知我军厉害,也不愿意为日本鬼子卖命,便闪开了道路。
天已昏黑,县领导和机关人员,乘机突围,渡过潮河,脱离了险境。这次战斗,县公安队和义勇队共有58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县委县政府的安全,粉碎了日伪军妄图消灭承兴密联合县委的图谋。
58位烈士的遗体被安葬在四竿顶山东山坡。2006年4月,密云县委县政府将此地命名为“密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