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一曲《英雄赞歌》令人荡气回肠。
他是王成式的英雄!
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位参加过开国大典阅兵式,接受过毛主席、朱总司令检阅的密云籍战士!
他是密云籍战士中获得荣誉最高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他是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和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并列展出的志愿军英雄!
他的名字写在了军旗上,写进了军歌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英雄排享誉全军!598团的团歌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叫刘东武!他来自我们可爱的家乡——密云!
20世纪的1964年,一部长影的电影《英雄儿女》风靡全国。特别是影片中英雄王成手握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光辉形象,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集体记忆。
几十年来,关于谁是王成原型的争论从没停止过。
2010年10月13日,《洛阳日报》发表了一篇访谈录:《崔志华老人谈刘东武》。恰巧这一天正是刘东武烈士牺牲59周年纪念日。崔老满怀深情地说:“我和王成一个连,王成就是刘东武。从我看到电影《英雄儿女》开始,我就一直坚信王成就是刘东武!他是个大英雄,是我参军后见到的第一个大英雄,他对我的影响最大。”
刘东武,1927年4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密云县渤海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襁褓中就和母亲要饭度日,10岁给地主放牛。父亲被地主逼成疯癫死在荒郊,7岁的妹妹给人家当童养媳。残酷的阶级压迫、苦难的非人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埋下了反抗的种子,他时刻盼望着光明的到来。
1944年,共产党来到了他的家乡,从此他跟定了共产党。第二年他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他带领着穷哥们斗地主、闹翻身,成了他们的带头人。斗争中不幸被“还乡团”逮捕。1948年11月,临被杀害时被抓壮丁的国民党部队劫走,被迫当了20几天的“国军”。同时,也和原来的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2月在平津战役的隆隆炮声中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刘东武入伍后,随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大同战役,在战火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由于他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入伍不久又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班长。
1949年10月1日,他所在的67军200师和199师一起组成步兵方队,在199师李水清师长和李布德政委的率领下光荣地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接受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检阅。这是刘东武同志的光荣,也是密云人民的光荣,它应该、也必将成为密云光荣历史的组成部分!
1951年6月,刘东武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入朝后就参加了秋季防御作战。10月,67军奉命在金城以南担任防御作战任务,刘东武所在的598团3营8连奉命守卫734高地,抗击美第9军和南朝鲜军各一部的进攻。已升任副排长的刘东武和全排坚守734高地的11号阵地。10月13日凌晨,敌人向志愿军阵地持续炮击4个小时。9时许,组织8个营的兵力,向金城东南的榛岘里至巨里室地区的志愿军阵地发起进攻,敌军1个排在近距离火炮的支援下,向11号阵地发起猛攻。
11号阵地的位置极其重要,他是全师防御阵地的大门,如果它失守了,其他的阵地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敌人可以顺着公路直插月烽山我军阵地。一旦月烽山失守,整个200师就要向后退。全军乃至整个秋季防御作战都要受到影响。李静师长给八连的命令就八个字“坚守阵地、寸土必争”。可见11号阵地在师首长心目中的位置。
5班是2排的前沿班,由副排长刘东武带领并配属1个轻机枪小组进行防守。刘东武前几天还在野战医院养病,听说连队接受了战斗任务,就坚决要求回到前沿来,没被医院批准,他找到团里王政委软磨硬泡地来到了前沿。这和电影中王成请战的情节完全吻合。虽然他病还未痊愈,但在阵地上却生龙活虎。为了有效杀伤敌人,他决定把敌人放近了再打。50米、40米······只听刘东武大喊一声“打”!第一个把手榴弹投向敌军,紧接着,5班的轻机枪、冲锋枪喷出火舌,一刹那就打倒了20多个敌人,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
敌人冲击失败后,呼唤空中火力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并再次组织兵力发起冲击,来势更加凶猛。但刘东武沉着指挥,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阵地上的电话线被炸断,通往连队主阵地的道路也被敌人封锁住。天黑以前,很难得到上级的指示和支援,他们勇敢沉着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单独作战。
激烈的战斗继续着,敌人炮火猛烈地轰击这个光秃秃的小山头,前沿工事大部分被炸平,单人掩体也没剩下几个,整个阵地到处硝烟弥漫。正向敌人猛烈扫射的刘东武突然中弹,下颌被炸掉一块,5班长见状大喊:“副排长受伤了,快来人包扎!”刘东武忍着剧痛说:“不要管我,打敌人要紧!”就这样他依然英勇指挥战斗,直到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间隙,刘东武来到排指挥所报告情况,指导员焦文生看到他的下颌被炸伤,脸颊和前胸沾满鲜血,急忙让人给他包扎伤口,命令他下去休息。他急切地说:“我没事,轻伤不下火线,党员就得冲在最前面!”指导员知道刘东武的脾气,他就是剩下一口气,也会和敌人拼到底。
太阳偏西,敌人的炮火开始猛烈轰击,又一轮残酷搏斗展开了。敌人打来1发毒气弹,在阵地前沿爆炸,4名战士中毒,刘东武也晕倒了,他们被抬到掩体里急救。当刘东武醒来,听到前沿的枪声,立即咬着牙站起来,一转身就冲了出去。这时,敌人4个排在8架飞机、15辆坦克的掩护下,展开连续冲锋。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刘东武和战友们一起依托有利地形和工事,顽强抗击。他身上7处负伤,右臂被打断,仍然坚持战斗,在他的感召下,5班战士视死如归,越战越勇,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刚打退敌人冲锋的刘东武再次来到了指挥所。他是爬着来的,见到指导员时,已经说不出话来。喘了口气,只说了声“弹药!”就晕过去了。指导员回忆说:“我坐着把刘东武同志抱在怀里,看到他浑身的衣服被打烂,臂、腿、胸、背都是伤口。我真不知他是怎样爬过这50多公尺【,狭窄的交通沟的,真是铁人呀!抱了一会他睁开了眼。这时已没有了裹伤包,我只好急忙脱下自己的单裤给他裹伤。我对他说,你在这里休息,我到前面去。他一把拉住我,喘着气对我说:‘你要照顾全面!指导员,咱们都是党员,你要对党负责!我还能行,只要有弹药,前面没问题!…’我看着他那打碎烧毁的衣服和满身的血,沉了一下,说:‘不行,我叫李排长去代替你。’说完这句话,刘东武又晕过去了。”指导员去找李春元排长,战士们告诉他,李排长已经牺牲了。实在无人可用,指导员自己走到了前沿。他回忆说:“是刘东武同志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再也不能让他带着那么重的伤到前沿了。我的头脑更加冷静沉着。在我走到前沿的时候,仅有的三个战士又打退了敌人的两次冲锋,但又有两个人受伤,他们已撤到二线阵地。在前沿阵地上,到处躺满了敌人的尸首,也有我们同志的遗体。我就在这里布置抵抗,准备好了和阵地共存亡。”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指导员!你回去!”指导员回头一看,是刘东武爬来了。他爬着,怀里抱着几个手榴弹,眼里冒着火,口气有些发急。“叫你休息吗,你怎么又上来了?”指导员也有些急躁地对刘东武说。“我的位置在这里呀!你……你要指挥全排阵地!快!快回去!”他把抱来的几个手榴弹堆在那里,靠掩体坐下来。指导员说不出话了,面对这样视死如归、心里只想着任务,只想着消灭敌人,而根本没想自己的战友,他还能说什么呢?指导员掏出仅有的一撮烟末卷起来,两个人一人一口地抽着。在刘东武的再三催促下,指导员站了起来对同志们说:“要坚守住这个山头,无论如何要堵住敌人,这是我们最后的防线了。”“你放心吧,指导员,只要我们有一个人在,敌人就别想上来!“刘东武用沙哑的声音对指导员说。
敌人依仗人多武器好,从西侧连续向正面攻击,刘东武沉着指挥,带领5班人员英勇战斗,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砸,敌人攻入阵地就进行肉搏战,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战斗到最后,阵地上只剩下刘东武一个人。他镇定的伏在交通沟里,当敌人冲上来时,他果断拉响阵地上最后一根爆破筒,以惊人的力量冲向敌群,一声巨响之后,数十个敌人倒下了,刘东武壮烈牺牲。
在身后指挥的指导员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他回忆说:“当时,也闹不清有多少敌人。几个方向都在打,就是前沿没有枪声。我想:刘东武同志一定是流血过多牺牲了。我端着机枪向冲上来的敌人扫射。机枪突然不叫了,子弹打光了。我和另外几个人都做好了最后的准备。正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突然听到前沿上叫唤起来,接着向我们冲上来的敌人又卷了回去,开始像是逃跑,后来直起腰,大喊着向一快涌着。在敌人的缝隙里我看见了刘东武同志,他浑身是血,头上缠满着白绷带,衣服露着肉,叉开腰直直地站着。敌人越围越紧,和后上来的敌人汇和了。这时,我似乎听到刘东武同志高喊了一句什么话,接着一声震天动地的爆炸,呼隆隆地响了。四十多个敌人一下罩在烟雾里,炸起的土块、尸体……飞起来,落到了我们的后面。好半天,什么也看不见。敌人的机枪也哑了,冲上来的敌人也愣住了,……等烟雾稍微散了一些,我看见重机枪手、通讯员他们也在两边傻傻的呆看着,冲上指挥所的几个敌人也不知什么时候滚下山去了。敌人的进攻彻底失败了!”
他高喊着“为刘东武报仇!”带领战士们继续战斗,打退了西侧敌人的集团冲锋。这时其他阵地的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而正面却出现了罕见的沉寂。刘东武的英雄壮举不仅把敌人完全震慑住了,吓傻了,而且拼掉了敌人最后的有生力量,再也没有组织起像样的进攻。我们的英雄刘东武以中国军人特有的血性,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豪迈气概,给侵略者上了永远难忘的一课。
秋季防御作战还在激烈的进行中,时任志愿军20兵团司令员的杨成武将军在得知了刘东武同志的英雄事迹后立即打电话给兵团政治部负责同志和67军军长李湘。指出,刘东武同志不愧是杨根思式的英雄,要求很好地总结和宣传刘东武同志的英雄事迹。
20兵团政治部和67军党委先后发出了向刘东武同志学习的号召。200师隆重举行了授予八连二排“刘东武英雄排”的仪式。一个向刘东武同志学习的热潮在200师、在67军、在20兵团展开。在刘东武和其他志愿军英雄事迹的鼓舞下,67军越战越勇,在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中3昼夜歼敌1.7万余人,创造了志愿军朝鲜战场日歼敌的最高纪录。
著名军旅作家古立高被刘东武同志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他深入到200师的基层部队、走上734高地、找到了亲眼目睹刘东武光荣牺牲的战友。满怀深情地写下介绍刘东武英雄事迹的长篇通讯《不朽的人》。于1954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结集《胜利追赶着时间》出版,向全国发行。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为表彰刘东武的英雄事迹,1951年12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签署命令给刘东武烈士追记特等功,他生前所在的2排被命名为“刘东武英雄排”。
刘东武烈士永垂不朽!
(作者:林振洪)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