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水库
2017年——为守一盆净水 200亩鸡场仨月完成腾退
  • 来源:劳动午报
  • 发布时间:2022-10-09 10:19
  • 【 字体:      】

为了保水,库区百姓不得不关闭了养鱼场、养鸡场等养殖业,并退出近水餐饮旅游业

腾退后的闲置房屋

退耕退养后的山林

虽已过去了5年,可说起2017年的那个夏天,陈连山仍记忆犹新。陈连山是密云区高岭镇高岭屯村人。1999年,他开始在村里搞养殖,从散养到基地养殖、从单一的养鸡到发展种植、蔬菜销售、技术服务等多项业务。经过二十几年的打拼,他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鸡散养基地,占地200多亩,有油鸡10万多只。2017年,陈连山的企业已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就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时,他突然接到通知:鸡场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腾退。

“我这儿又不是水库一级保护区,为什么要腾退?”陈连山说,接到通知后,他整个人都蒙了,鸡场是自己近20年的心血,实在舍不得。后来,是父亲的一句话,让他恍然大悟。“父亲对我说,政府让咱腾退自有腾退的道理,当年修建密云水库那是多少人都抛家舍业的,上百个村子都搬走了。你现在吃不用愁,穿不用愁,生活这么好,一个鸡场有啥舍不得?再说,腾退是为了水库这盆净水,你有什么可犹豫的?”

父亲的几句话,解开了陈连山心中的疙瘩,他下定决心立即安排腾退鸡场。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0万只鸡要在3个月内都卖掉,只能打折处理,陈连山回忆到,当时,他连夜召开员工大会,要求大家抓住国庆、中秋“两节”的契机,把油鸡尽可能地多卖出一些。

那三个月里,陈连山和家人、员工一起,抓鸡的抓鸡、屠宰的屠宰、包装的包装、然后是配送、销售,白天黑夜连轴转。在大家伙儿的共同努力下,10万只鸡被全部处理掉,按时完成了腾退任务。这一次腾退,老陈除了在卖鸡上损失几百万以外,后续损失也很严重,厂房闲置,多年来陆续投入的价值5000万元设备,都成了搁置的废品。

一时的困难并没有击垮陈连山,他顶着运营成本增加的压力,把新的油鸡养殖基地建在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经历了数月的奔波磨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后,企业终于重新步入正轨。这一次,陈连山还带领公司转型发展种业,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及种子库建设,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构建了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块链平台。同时,结合密云产业定位,陈连山打造了双创基地孵化器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孵化育成体系,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高端商务要素流通集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上千万元。

在密云,像陈连山这样为了保水护水,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还有很多。经历了这些后,陈连山由衷地说道,“我们为了守护好这一库清水,再大的事也不是事,也没有什么是舍不得的。”

□本报记者 张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