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清晨5时许,潮白河通州段白庙橡胶坝上,一股从密云水库远道而来的涓涓细流率先“跨”坝,与下游河水正式“牵手”。此刻,潮白河北京段158公里河道22年来首次全线有水。
潮白河这条城市东部“水带”的成形,要得益于密云水库的“支援”。在历时1个月的补水过程中,密云水库提供了1.87亿立方米优质水源。
作为北京最大的地表饮用水源地,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无价之宝,密云水库是保障首都水源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而保护好密云水库的水质安全,离不开水库上游京冀两地人民共同的努力和承诺,近年来,北京市与河北省联手打造三道防线,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
第一道防线:上游源头
京冀百万亩水源林
筑起生态保护屏障
密云水库上游有潮河、白河两大支流,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经过丰宁县、滦平县部分地区汇入密云水库;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经赤城县、北京市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注入密云水库。
距离北京城约180公里的河北省丰宁县土城镇的三间房村,坐落在密云水库上游主河道——潮河发源地附近。以往汛期来临,缺树少绿的山场禁不住雨水的冲刷,巨石裹挟泥沙,滚雷般咆哮下山,河水在雨季总是浑黄不已。
2009年开始,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林业部门共同实施的京冀合作水源林项目正式启动。
在栽植了2万亩水源保护林后,三间房村就有了不小的变化,周围的山场一天比一天绿。汛期,大山被一片片油松、落叶松、樟子松牢牢“抓”住。灌木、野草在林下自由蓬勃生长,过去被山洪冲刷出来的一道道深沟,已渐渐看不出痕迹。“小雨不下山,大雨形成的径流被一层层树木阻挡,流速很慢,而且经过了天然过滤,水很清亮。”当地村民亲眼见证着这些变化。
截至2019年底,该项目总计完成了100万亩的建设任务,种植地分布在丰宁、滦平、赤城、怀来、崇礼等张家口、承德两市的9个县区。如今,密云、官厅两大水库上游,潮河、白河、黑河、桑干河、清水河等主要河流两侧,成片荒山变成绿岭。一棵棵油松、落叶松等树木,手“牵”着手,为阻挡泥沙下山“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
●护卫水源绿色生态带形成
据统计,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工程项目区,森林覆盖率由37.7%提高到44.3%,建成万亩以上的工程地块19处、五千亩以上28处、千亩以上107处,连同原有植被,初步形成护卫京冀水源的绿色生态带。
官厅水库周边、密云水库上游集水区、潮白河流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入库水质持续改善。
据监测显示,平均每亩生态水源保护林可涵养水源114立方米、减少淤积泥沙量2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635.7千克、释放氧气464.1千克、吸收二氧化硫11.8千克、阻滞降尘1.8吨。
第二道防线:上游流域
三区两市正式联手
共建“保水共同体”
密云水库的流域总面积近1.6平方公里,其中河北境内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北京境内面积约0.4万平方公里,共同组成了密云水库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同年,北京市水科院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国梁带着四五个人组成的调查团队,一头扎进了密云水库上游,对上游地区开展基础调研。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调查团队走进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水系分布、河流水质、水源污染等开展调查和取样,并分析影响水源涵养的主要区域和关键因素,形成调查报告。
常国梁至今记得,当时上游流域存在水土流失、污水直接入河、垃圾清运不及时、缺少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等问题。“一场大雨,污水就流进来了,当时真是替密云水库捏把汗。”
完成调查后,常国梁又带着团队设计治理思路。当时,河北地区面临资金少、标准低、技术差等问题,北京市水务局主动开展合作,协助当地规划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开展治理,保护水源。
2018年,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年11月,北京市与河北省政府共同制定并签署了《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张承两市五县进一步加大了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两地共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试点工作,包括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河滨带、库滨带生态治理等。
以赤城县柳林屯小流域为例,这里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生活污水横流,经过河北和北京共同支持,这里完成了一系列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村里不仅有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池等生态治理措施,村里还建起了休闲小广场,村民们都为京冀两地的好政策拍手叫好。
2019年7月,密云、怀柔、承德三地开展潮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2020年9月,白河流域的延庆和张家口纳入流域管控小组。至此,密云水库上游的三区两市正式联手,组成“保水共同体”,共护一盆净水,同担一份责任。
●打通上游五地执法壁垒
一纸协议,打通了上游五地的执法壁垒。
前不久,一场联合模拟演练在京冀两地同时展开,模拟一场交通事故导致汽油泄漏到密云水库上游的白河,对密云水库上游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以前,这样的情况需要由各自执法部门逐级上报,再由两地决策部门共同协商,再一级一级往下通知。
如今借助网络视频实时调度,应对速度和截污效果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密云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水共同体”聚焦总氮削减、生态空间管控和水岸线管理三个重点,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环境保护综合规划,通过建立跨界水体统一监测机制、污染源动态管理排查、联合执法、跨界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环境应急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启京冀两地协同合作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的新篇章。
第三道防线:水库库区
河长巡查机制
为水库上“双保险”
京冀两地联手保护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密云水库自身也并未松懈,密云水库管理处通过河长制工作规范管理流域内大大小小96条河流的涉河垃圾、养殖、排污、违法建设等水环境问题,为水库环境上了一道“双保险”。
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市级河长联络办负责人黄楠告诉记者,根据近年来河湖环境问题和周边常住人口分布特点,流域办在密云水库流域内96条河流中划定出重点河流16条,有针对性的制订巡查计划,加密巡查频次,持续强化对重点河湖环境的监管。
“白河是密云水库两大入库河流之一,自发源地到密云水库一共240多公里,是流域内最长的河,也是流经村庄最多的河;捧河岩一带餐饮景区较多;蛇鱼川是季节性河道,夏季水多,冬季没有水;汤池子沟是北京境内较为偏远的河流,河道周边人迹罕至……”凭借多年巡查经验,流域办已经对流域河湖情况有了全面的认识。“在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以专项检查为主开展巡河。”黄楠说,每年夏季,流域办会加大对民宿旅游景区的巡视力度,并引导市民安全文明游河;汛期,为减轻河道行洪压力,减少入库漂浮物,会以建筑材料、渣土堆放等为重点进行巡查;冬季,会对易出现驾车上冰、冰钓的区域加大巡查,避免出现落水伤亡事故。
黄楠边说边翻阅手机照片,可以看出,以前是拍摄的涉河问题的照片较多,现在记录河道美景的照片更多了。
为了发挥密云水库“前哨”作用,流域办还进一步加大了上游河北境内巡查力度。今年3月,流域办的巡河人员踏上了从密云水库到潮、白河源头近千公里的巡查路。这是2021年流域办首次对全流域进行巡视。但起早贪黑,风餐露宿,这样艰苦的巡查任务对巡河人员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巡查工作更加密集
今年,根据《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方案》,流域办加密了对上游河北省境内主要河湖巡查频次,和往年相比,巡查工作由一年4次增加至10次。
巡查范围由白河和潮河扩展至黑河、天河、汤河、安达木河、清水河等全部入境河流。着力对污水直排、集中堆放垃圾、涉河违建别墅等水环境突出问题加大巡查力度,并完善流域台账,做好相关情况的报送、复核等工作。
蔡家洼生态清洁小流域
展望未来
明年力争完成
17条小流域整治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水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密云水库上游的北京境内的小流域整治,目前仅剩17条小流域未治理,力争在2022年之前完成对剩余小流域的清洁整治。
此外,未来,水务部门还将在加强巡河力度和完善督查机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入无人机、遥感卫星监测等先进设备,为流域河长制注入信息化元素,推动河长制工作发挥高效作用,提升水库上游河道水质和河湖环境质量,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库”的目标,竭力守护好密云水库这盆“无价之宝”。
编辑:穆蕊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