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水库
足迹 | 移民工作者段义辅、王敬魁讲述密云水库三次移民
  • 来源:宜居密云
  • 发布时间:2020-08-05 20:02
  • 【 字体:      】

故土难离,始终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然而,修建水库,为了国家大计,库区儿女不得不挥别家园,重垒炉灶。自1958年密云水库修建到20世纪末,40年间密云人民共经历三次大规模移民,累计移民近七万人。今天的《足迹》栏目,邀请到两位密云水库移民工作亲历者原密云县委副书记段义辅、移民调查员王敬魁,从各自工作角度带我们回忆密云水库的三次移民。

段义辅:迁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今年88岁高龄的密云区老领导段义辅回忆起当初参与的密云水库移民工作仍激情澎湃。他说党和政府为解决移民迁置问题做出了巨大努力,密云人民为保护这盆净水做出了巨大牺牲。如今,60年过去,密云水库在防洪、灌溉、供应城市用水、发电及旅游等多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回头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段义辅

密云水库修建到今年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前是建国之初,中央领导人,特别是周总理高瞻远瞩,决定修密云水库。那时候修水库的目的是以灌溉、防洪为主、减灾为主,现在变成了北京的主要饮用水源了,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说明我们那时候党的领导人高瞻远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修建水库涉及许多方面,比如说领导的决策、28个区县的民工、20万民工的辛勤劳动,还有科技人员的精心设计。但是重要一个方面就是移民,没有移民的撇家舍业,水库就不可能建成。当时决定65个村,11000多户,53000多人进行移民,全部安置在咱们密云的88个村。

密云水库的面积是小营平原和燕落平原两个平原的面积,这两个平原面积大约是当时密云县的十分之一。那时候水库人均土地大约是5亩多,占去24万亩。离开这个家园,确实是故土难离。

作为密云一个县来说,修这么大水库,占这么多地,移民前后有五六万人,很难承受的。当时移民搬迁特别急,把房子拆了,树砍了,拉着原来的东西就到新村了。当时到新村一户房子两户住,都很不方便。所以1961年春天,就有2200户,11000人就返回库区,搭窝棚、挖土窑,去种地了。这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市委就组织了工人和技术工人7500名,还有100多辆汽车,又给了几万方木材,解决盖房问题。从1958年到1963年,五年多的时间吧,才把第一批移民安置好。

第二次移民是1974年,因为1974年水位突涨,还有9个村600多户,3100人,就在那没法儿生存了,移到密云的库南这些地区,第一次和第二次移民,都在密云安置。

第三次移民是1994年到2000年吧,这次移民是4900多户,14900多人。另外还有自己投亲靠友的有52户,100人。

为什么第三次移民呢?这是因为1994年,到150米高程这个水位,蓄水量33亿立方米。又淹了20几个村,大约3万多人受灾。这时候向市委汇报,请来市委调查组,走访了是几十个村吧。觉得密云水库这个周围的情况,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承受不了这么多人了。

所以就达到一个共识,就是密云要发展,要富裕、要生存。但是同时北京需要吃干净水,密云要保这盆净水,保水和富民的矛盾就突出了。当时就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从那个水费里面提2分,用来作水库移民的发展基金,还有作为补偿基金,建立这么个机制。另外就是决定要迁出这15000人去。但这15000人往哪儿迁呢,最终决定迁往通州和顺义这两个县的17个乡、71个村。

这次移民我是直接参加的,从1994年到2000年才完成,比第一次就从容多了。当时也是故土难离。虽然现实情况是水淹了过来,一出门就是水,路都不通了,但也不愿意走。很多人做动员,成立移民办公室,跟乡镇的人,挨户上村做工作去。和他们沟通,迁往接收村房子是现成的,同时还会给钱,另外再给个煤气罐,那阵儿煤气罐还宝贵呢。

这个时候就不照第一次搬迁,那时候一个大车,一家东西,水缸带不走扔下了,砸了,现在是能带走的全带走,愿意带什么就带上。到地方后,接收的村给买了菜米面预备下,让人感到很温暖。打个比方说这一天要搬哪个村,有多少户,需要多少汽车,他们都安排好了。我们跟着,看到移民搬进家了,安置下了,我们便连夜返回来。

现在大多数生活的都挺好,当时就是一个要求: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密云水库的三次移民历时半个世纪,涉及人数多、范围广,影响大,虽历经波折,但体现了密云人民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自力更生的精神。

王敬魁移民调查的那些事

移民调查员王敬魁十几年间沿着密云水库脉络,两次走访调查水库移民的奋斗过程与生存现状,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王敬魁

我搞了两次移民调查,一次是1990年左右从九松沿着密云水库的周边,对有移民的村一个一个的调查。为了让这个史料翔实准确,不贻误后人,我和另外一个人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一起从九松山坝一直到库北,到西边,到库北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转。调查有多少户,都什么情况。

共计密云县的移民是三次,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3年,大约是一万多户,五万多人;第二次是1974年,大概是六百多户,二十几个村庄。第三次是2000年左右,从密云搬到顺义和通州了,这是三次移民大体的情况。

密云水库是188平方公里,其中占地24万亩,这24万亩是养了这一万多户,五万多人。所以当时给密云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我拿一个村庄举例吧,比如说庄禾屯,这个地方在水库中间,平均是将近5亩的麻麦两茬好地,就是最好的地,在当地的人说叫地核。同时这个地方文化发达,村里有剧团唱戏、高跷会、小车会等等。

当时比如说有闺女,都想托人上那个地方去结婚,因为在别的地方可能有困难的话,这里也是麻麦两茬的好地,它不挨饿,而且它富裕,有文化。

等到移民搬家的时候,把它搬到了十里堡镇,搬到了那之后一个人只有1.6亩的沙土地,当时又赶上困难时期,困难是不言而喻的。

当时水库边上什么情况呢,搬家那个地方暂时没有水上来,还露出一些好的地来,所以就有人往回跑。没有房子怎么办?就是那个坝坎儿挖一个洞,弄点棒秧,从家里背过一点棒秧搁里头。冬天不用说冷不冷了,这都可想而知,到夏天那个坝坎往下流水,还得注意这个水,就这样还是坚持搞点石边地,想吃一顿饱饭。

密云经过了一个大概有几十年的努力,才恢复到现在,当然跟社会的进步也有关系。

关于移民的奋斗,还是说庄禾屯吧,因为它这儿比较典型,它搬来之后从富到穷,当时庄禾屯大队出了一个大队书记叫赵明连,他经过努力把这个穷队变成了全国的先进,他自己是全国的劳动模范。他们搬家去的时候,人均年收入200多元,到2016年人均2万多元,这是在别的地方比较少见的。

第二次移民调查是北京市委,具体的是由农村工作部牵头,让我也参加了。这次调查了将近两年。

这个调查有的人家很苦,比如说八家庄有一家,冬天的时候到他家,窗户没有纸、炕上没有席,锅没有锅盖,你说那穷到什么程度?让人直掉眼泪。我们到石匣有一个生产队,一瞅二十来个小车,那不是连北京的带县里的,共计有二十来个小车,小汽车,去了以后刚到村头,就是老百姓大概得有一二百人,想着给我们解决解决吧,别把我们给忘了。说是你们赶紧的研究吧,这事你们要把我们给解决了,就是给我们这个祖孙万代给我们做了好事了,感谢党,感谢社会,感谢你们想着我们,就这样。

然后到屋里去,就让代表说有啥困难,如果不走解决不了,所以搬走。大家都是这个意思,我们一定把大家的意见向领导反映,一定解决,如果不解决我们为啥来调查呀,一定要解决,而且一定给解决。然后我们共计出了二十六七个材料,我写了四个。其中有一个就是《移民生活的情况》。2000年左右,就基本上这个搬到顺义还有通州,就都搬完了。

草木情深,故土难离。正是有千千万万王敬魁这样的记录者,才能让我们在今天了解密云人民为水库建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也正是有这近七万的库区移民和20万建设者,才成就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中外水利史上的奇迹,他们,都为密云水库的修建和保护首都水源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