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水库
【置顶】密云水库建设纪实
  • 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 发布时间:2019-08-14 14:18
  • 【 字体:      】

潮白河是首都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在滋润京华大地的同时,又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严重地威胁着北京城的安全。为根治潮白河水患,变水害为水利,党中央从1951年就开始规划修建密云水库。1958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首都北京生产生活用水开始趋紧。为根治水害,保证首都供水,党中央于1958年6月决定,提前动工修建密云水库,比原来计划提前了近10年。1958年6月23日,中共河北省委、北京市委、市人民委员会、水利电力部向党中央和国务院上报了《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在请示中提出:为了积极开辟水源,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计划在河北省密云县修建潮白河密云水库。预计水库建成后,能够使首都和天津目前的城市、工业用水得以基本解决。在“大跃进”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密云水库的修建“改为今年9月全面动工,争取明年汛期前做到拦洪高程或基本建成,以便早日开始蓄水”。

1958年6月2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河北省副省长阮泊生陪同下到密云县听取情况汇报并勘定水库坝址。在潮河山口,张光斗、冯寅等专家汇报了坝址的选择和勘测依据,以及水库的设计方案——即根据潮、白两河和库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在规划密云水库时,把防洪置于首要地位,同时要充分蓄水,特别是考虑给京、津两市的供水问题;发电则服从于防洪和供水的需要;养鱼和旅游是附带的。因此,规划时选定溪翁庄村白河山口作为白河主坝坝址,北碱厂村作为潮河主坝坝址。这样可以控制两河流域面积的88%,对防洪兴利十分有利。这两个主坝坝址分别位于潮河和白河峡谷的出口处,地形条件较好。白河主坝基岩主要为花岗岩,但裂隙较多;潮河主坝基岩为片麻岩。两坝基岩中均有一些断层,河床沙砾覆盖层在潮河坝址处深约15米;白河坝址处深约40米。虽难度较大,地基防渗处理较难,但这是该河段中覆盖层较浅的位置,其上游河段的覆盖层则更深。

1958年6月26日周恩来视察密云水库坝址,万里、阮泊生陪同


按照设计方案,在潮河和白河出口的两山之间各筑一道主坝,在其它地方筑起若干副坝,与之相配合的还有导流廊道、溢洪道、输水隧洞和发电站等一系列建筑物。以白河主坝为例,建有北白岩副坝、走马庄副坝、西石骆驼副坝、南石骆驼副坝、白河廊道、白河隧洞、白河泄洪隧洞、白河电站和调节池、调节池供水闸、调节池泄水闸等。白河主坝的最高坝高为66米,坝顶长960米,全部填筑方量为1104万立方米。按主坝设计高度,水库总库容43亿多立方米。水库建成后,即可使潮白河中下游600万亩农田免受洪涝灾害,保障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水库修建,库区内要淹没20多万亩农田,搬迁65个村庄11704户56780人,密云人民要作出局部牺牲。

听完汇报后,周恩来总理到潮河流经的南碱厂村、白河流经的溪翁庄村实地察看并确定坝址。他非常关心库区的群众搬迁和安置问题,特别对修建水库占地、库区移民安置、库区周围绿化等情况进行了询问。

1958年6月底,国务院作出了于1958年着手修建密云水库的决定。1958年10月,密云县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

为修建密云水库,国务院成立了由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河北省副省长阮泊生和北京市农村工作部部长赵凡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水库建设的全面领导。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代表国务院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及各省、市、自治区,在人力、物力上支援水库建设。由水电部、北京市、河北省等300多个单位抽调17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职工和领导干部组成了“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密云水库的修建与开工,按照设计要求,整个工程是按照“一年拦洪度汛,两年基本完成”的速度进行施工安排的。为了保证物资供应和各路渠道的畅通,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专门设立了后勤部,由副总指挥苏国良和赵毓秀负责,同时在市内设立了驻京办事处,保持与上下左右的联系。

在施工机械设备不足又不配套的情况下,修建水库只能以人工操作为主。因此,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调集河北省(包括当时的天津市)和北京市28个区县以及水利电力部所属的部分工程局的民工20.6万人,其中隶属河北省的有密云、怀柔、平谷、延庆、蓟县、三河、大厂(后蓟县、三河、大厂合并称蓟县)、香河、宝坻(后香河、宝坻合并称宝坻)、宁河、武清、安次(后武清、安次合并称武清)、遵化、玉田、卢龙、抚宁(后卢龙、抚宁合并改称秦皇岛)、昌黎、霸县、固安、永清(后霸县、固安、永清合并称霸县)等县;隶属于北京市的有朝阳、海淀、丰台、大兴、昌平、顺义、通州(后改通县)、周口店(后改房山)等区县。这些区县有些受益,有些不直接受益,但在党中央的号召下,牺牲局部利益,服从大局,自带行装,在各区县负责同志的率领下陆续开赴水库工地。参加水库施工的民工以区县为单位组建支队,支队设支队长和政委。由区县有关负责人分别出任支队政委、队长,带队进驻工地,组织管理施工。支队以下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组建团或独立营,按军队组织形式进行编制。

当时密云县人口只有近30万人,其中县城仅有3万多人,修建水库一下子集中了20多万人,而且又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所需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主要由密云县保障。中共密云县委1958年7月8日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后勤保障工作。会议要求把每天所需的粮食、副食、燃料、石油、百货等日常用品和医疗、邮电、理发、修理等服务工作当做大事去办,要求全县各行各业大力支援水库建设。县委书记兼水库副政委阎振峰和县长倪介瑜在水库党委的统一安排下负总责,抽调了5000多名干部和职工,围绕民工的需要进行服务。 

在中央作出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同时,密云水库修建总指挥部即开始了各方面的筹备工作。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工地召开开工誓师大会。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河北省副省长阮泊生,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和中央水利电力部及有关部门的代表参加了誓师大会。

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开工典礼誓师大会召开


按照密云水库的设计方案,要在两年之内完成填筑和开挖土石方30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5万立方米、各式钢闸门的制作和安装800多吨。据计算,各项工程需用机械设备8000余台(件)、各种型号钢材3万吨、水泥6万余吨、木材10万余立方米。为了解决重要物资供应问题,水库修建总指挥部专门设立了驻京办事处,与各方面加强联系。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只要是紧急需用的钢材、木材、水泥等重要物资,一般在三五天内都能由全国各地及时地运到水库工地。

由于密云水库工程浩大,建筑物多,需要填挖的土石方工程量大,有些地方施工技术复杂,在当时缺乏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以人工操作为主,再加上施工要求时间紧、任务急,必须赶在1959年汛期以前拦洪,所以一开工就抓紧时间,争分夺秒。

潮河主坝和白河主坝的工程量最大,在开工之初的1958年9月至10月,仅以手推车为主运土和沙石料上坝,后来为了加快速度,将铁路修至坝前,以火车和手推车同时运料上坝。随着大坝逐步升高,两者都难以直接运土时,又改用人工绳索牵引和皮带机运料上坝。

筑坝用的沙砾料场,分布在坝址的上、下游5公里至9公里的河床内,黏土料场则主要在坝址的下游,既分散又疏远,最远的12公里。潮河主坝前有5条铁路线,总长47公里,高峰时有6台机车、204辆车皮作业;白河主坝前有5条铁路线,总长83公里,高峰时有13台机车、412辆车皮作业。两座主坝前共用皮带机320台、总长1.7万米。20余万民工中有3/4集中在两座主坝工地。填筑1立方米坝体,平均用工22个,工效在当时是比较高的。

白河主坝施工鸟瞰


密云水库的修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不仅考虑到对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承受能力,而且还要考虑到对千年一遇的洪水如何处理的问题。要达到这样的设计标准,就必须科学修建,保证施工质量。白河主坝的防渗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大问题。白河主坝坝基系较厚的沙卵石层,最深达44米,其渗透量较大。为妥善解决大坝的防渗问题,在全面开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室内、室外研究试验。1958年10月至1959年9月,在帷幕线上进行混凝土防渗墙试验性施工,累计钻孔进尺5720米、浇筑混凝土防渗墙27米。1959年汛期来临前,在大坝下游又进行了帷幕灌浆现场试验,完成钻孔737米、灌浆187米。经过这些试验,使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新技术,为防渗墙的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和经验。这项防渗处理新技术和施工效率,接近当时国外的先进水平,以后在国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按照预定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密云水库工程的建设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从1958年9月1日开工,至1959年汛期以前拦洪,然后再用一年的时间,把各项工程全部建成。所谓“拦洪”就是将各主坝、副坝及相应设施修筑到足以拦洪蓄水的高度。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北京地区的雨季集中在七八月份,几条主要河流的洪水,也多在此期间来临。经过10个月的修建,到1959年6月底,潮河主坝和几座副坝已修筑到预定的143米高程;白河主坝的沙砾体部分也接近这个高程,但是起重要防水作用的黏土斜墙,还差10多米高程未完成。

1958年,密云水库流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7月2日,第一次洪水把库区围堰冲毁,运料的路基坍塌,火车车皮倾倒在大水中,运料上坝的设施也被洪水淹没。经过三昼夜的抢险,才从廊道排出了库内积水,撤出了铁路轻轨,抢出了其它设施。7月4日,上游又来了一股洪水,坝前积水为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8月,北京地区连续几昼夜普降大雨。有的坝段被冲成3米多深的大槽沟,形势非常严峻。总指挥部最终决定采用堆畦埂、垒石阶、筑石台的办法,同时用大量苫布铺盖在坝面上,还用荆笆下附石块,将荆笆沿坝坡沉入水中,人们坐在坡上拽住绳索,随水位的变动而移动。8月9日凌晨一点半,总指挥部决定挖开走马庄副坝泄洪,并在泄洪道左右筑堤保护村庄。正在庐山参加会议的周恩来总理,每天打电话询问情况,要求“务必竭尽全力,保护大坝安全”。施工拦洪最紧张时刻,1万余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也参加了抢险。1959年8月,水库拦蓄8.33亿立方米洪水,把3100立方米/秒洪峰削减到364立方米/秒,实现了“一年拦洪”的目标,各项工程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

1959年9月1日,在密云水库工地上,20余万建设者举行了拦洪胜利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中央委员、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水电部副部长张含英、冯仲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河北省委委员、根治海河委员会副主任郭芳,解放军北京部队少将张正光、董永清以及唐山专区、天津市的负责同志,河北省、北京郊区支援水库建设的21个区县的党政负责同志,水电部的苏联专家,密云县各人民公社代表参加了大会。

1959年9月1日庆祝密云水库拦洪胜利大会召开


1959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在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郑天翔和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赵凡陪同下到密云水库视察,给水库建设者巨大鼓舞。在密云水库建设期间,周恩来总理6次来到现场,检查施工、解决移民问题。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后,遵其遗嘱,部分骨灰撒在密云水库。

1960年9月,经过20余万建设者两年奋战,密云水库如期实现了大型水库“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目标,创造了人间奇迹。密云水库共完成各类土石方开挖、填筑、混凝土浇筑2000万余立方米,总投资6.8亿元人民币,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水库主体工程主要由潮河、白河两处枢纽建筑物组成。计有白河、潮河2座主坝,北白岩、走马庄、西石骆驼、南石骆驼、九松山5座副坝,3座溢洪道,6条泄水、输水(发电)隧洞,2座发电站和1个调节池。

水库建设者忘我劳动


密云水库建设中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奋勇争先的进取状态,各地区、各部门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密云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将永载史册。

作者:史志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