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场上刽子手被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下祈求抗日烈士的宽恕,这是日军杀害金崇山时出现的非同寻常的一幕。
金崇山,号俊川,1920年1月7日出生在河北省蓟县(现属天津市)溯河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八岁开始上小学,由于社会动乱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学习时断时续,直到18岁才考入蓟县龙王庙学校上高小。蓟县是我党建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龙王庙学校的许多教师是我党党员,金崇山来到这所学校读书,很快就接受了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1938年7月,冀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抗日大暴动,年轻的金崇山扛起自家购买的大枪与龙王庙学校50多名师生一起投身到暴动洪流里。他们的队伍与附近的暴动队伍合编,组成抗日联军十八总队。十八总队在州河两岸多次给日伪军沉重打击。10月,冀东抗联队伍西撤,金崇山随十八总队一起沿着蓟县北部山区西行,一直到达昌平地区。这时,多数战士因留恋故土,不愿继续前进,并在“回家乡抗日”的口号下返回蓟县,金崇山也跟着返回家乡。在日伪残酷统治形势下,返回的战士后来有的被杀害,有的叛变投敌当了汉奸,金崇山等大多数则隐姓埋名,潜伏起来,等待时机,重新参加抗日队伍。
1940年5月,蓟平密联合县建立,蓟县盘山成立了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11月,蓟平密联合县扩建为平密兴和蓟宝三两个联合县。金崇山得悉这一情况后,精神非常振奋,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抗日队伍,被编入蓟宝三二区基干队,由于他在逆境中经受了考验,很快被接纳入党,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1941年春,又被选送到冀东军分区教导大队学习。6月2日教导大队与军分区司令部、十三团一起被日军包围在蓟县十棵树,我军英勇奋战给围攻之敌以有力打击。由于敌众我寡,难以取胜,为保存实力,只得乘黑夜分散突围。金崇山和五名战士一起顺利突出重围,回家乡再次潜伏。
1941年8月金崇山与地方党组织接上关系,被分配到平密兴联合县第三区工作,任公安助理,具体负责第三区四分区的工作。平密兴第三区辖密云县潮河以东及兴隆县大、小黄岩地区,四分区位于密云县八家庄、庄头峪和墙子路一带。1941年春天,这一带地区才刚刚开辟为抗日根据地,抗日工作基础薄弱,地方党的组织还未建立,那时三区干部缺乏,一个小分区也只有一两名脱产干部。金崇山在这里既是四分区的负责人,也得亲自做各种具体工作,加之敌伪十分猖狂,斗争环境恶劣,金崇山只能利用夜晚时间进村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从事抗日工作。白天必须转移到山沟树林里隐蔽,有时还要化装以迷惑敌人。由于金崇山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政策,依靠群众,锄奸防特,时间不长,便逐步建立起党和民兵组织,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政权,四分区的斗争形势很快出现一个新局面。
1942年5月29日夜间,金崇山和区民兵大队长张福海一起来到庄头峪召集邻近几个村的干部开会,商讨征收和分配救国捐一事,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散会后,为了安全,他们离开庄头峪到潮河西山沟里一棵桃树下休息。第二天又到南碱厂工作,他们刚刚进村,小营据点的敌人也到达南碱厂。金崇山和庄头峪民兵赵士亭向村南转移,这里是潮河滩,地势开阔,故被发现,敌人从后面追赶上来。金崇山渡过潮河正要上岸,不幸脚部负伤,赵士亭要背他往前跑,紧追的敌人愈来愈近,金崇山当即将文件包交给赵士亭,并命令他赶快冲出去,他自己则爬进一条石缝用手枪狙击敌人,以掩护赵士亭,直到子弹打光,最后被捕。
金崇山被捕后,敌人用毛驴将他驮到小营据点,尔后转送到石匣。敌人知道金崇山是平密兴第三区干部,了解我方的机密情况,因此,他们千方百计要把情况弄到手。开始他们对金崇山反复审问,问他“公粮存在什么地方?”“军鞋藏在哪里?”金崇山一一回答“不知道!”敌人又问他“你们有多少人?”金崇山讲。“我们有的是……”审问没有得到一点情况。敌人对他又施以重刑,金崇山被打得皮开肉绽,几次昏死过去,但仍未吐出半点实情。敌人没有办法,但仍不甘就此罢休,遂将金崇山转送古北口关押。在这里敌人采用软办法对待他,妄图达到利用酷刑而未能达到的目的。金崇山对敌人的这套作法,一看便知是阴谋,但为了养好伤,继续和日本侵略者斗争,因此,敌人派医生给他治伤,他便欣然接受;敌人给他送来好吃好喝的东西,他也全部领受,可是,敌人要他洗“脑筋”送来大批反动书报,却被他抛掷一边,敌人派“美女照料”他的生活,他拒不接纳,敌人许以高官厚禄诱惑他投降,他坚如磐石,毫不动摇。敌人技穷,决计杀害他。
1942年8月14日金崇山被推上汽车来到后八家庄。后八家庄是四分区的一个村庄,也是金崇山工作战斗的地方。敌人将他押到这里来,妄图用杀一儆百的办法来震慑抗日人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金崇山一眼便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他面对凶狂的敌人毫不畏惧,毅然把刑场变成了与敌决斗的战场。
11点左右,金崇山被拉到西大庙后山坡,这里早已挖好一个长方形大坑,四周站着被驱赶来的百姓和强迫挖大沟的民工,外面密布日伪军,他们手握上着刺刀的大枪,监视着老百姓。日军小队长赤哲和王翻译官走到金崇山面前,再次逼问金崇山降不降?金崇山避开赤哲的提问,面对着周围的群众大声讲道:“父老乡亲们,我虽然就要被日寇杀害了,你们不要害怕,日本帝国主义长不了,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金崇山讲的话,使日伪军吃惊,也使赤哲狼狈不堪,他再也不向金崇山劝降了,急忙命令日军把金崇山推入大坑。又强令民工向里铲土,黄土一铲一铲的扔进大坑,从金崇山的脚下迅速升起,金崇山没有害怕,更没有一点想要投降的表示。土愈积愈高,金崇山的半个身子已被埋在土里,赤哲忽然命令民工停止铲土,他走到大坑边沿,再次逼问金崇山降不降,并且讲道只要金崇山说出一个“降”字,马上就把他从大坑内拉上来,如果拒不投降就要继续向坑内铲土。金崇山听了赤哲的话后,坚定地讲:“今天你们杀了我,二十年后又是一个我,还要抗日,中国人民是杀不绝的!”赤哲看到金崇山宁死不降,知道劝降的计划已经遭到彻底失败,遂强令民工再次向坑内铲土,黄土升到胸部,金崇山的呼吸愈来愈困难,他使出最后的力气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金崇山呼喊着抗日口号,双肩被埋上了,头部也被埋上了。但是他不肯这样就死去,他还要和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斗争,他挣扎着,挣扎着,头顶把黄土堆顶的乱摇动,日军看到金崇山这样顽强不屈、英勇斗争都惊呆了。日军小队长赤哲害怕了,急令两名日军上前用刺刀去扎土堆下的金崇山,一个日军连扎两刺刀,不知刺刀扎在什么地方,用尽力气也拔不出来,日军吓得面色如土,急忙跪在地下向金崇山叩头祈祷,请求宽恕。后来,另一日军上去二人一起拔,才把刺刀拔出。而我们的金崇山就这样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时年23岁。
日本侵略者原想借杀害金崇山来震慑抗日人民,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金崇山烈士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不仅给了在场群众以深刻教育,而且让日伪军胆战心惊。金崇山死后,我抗日政府将其安葬在后八家庄东山坡,并且召开追悼会,进行悼念。有的群众还写了金崇山的牌位供在桌上,烧香祭奠,以示纪念。抗战胜利以后,又将他的灵柩转运回原籍安葬。在金崇山的事迹一直在密云人民中流传,他的英勇斗争精神也一直鼓舞着密云人民前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