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故事
白乙化:官兵一致的楷模
  • 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 发布时间:2019-07-26 09:52
  • 【 字体:      】

散会后,好多干部战士围着白乙化打趣,说长道短地开玩笑,有的说:“老白今天一下子年轻了10岁……又精神又漂亮……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呀?白大胡子今后叫不成了……”看到战士们与他这种官兵和睦,无拘无束的亲昵样子,十分令人敬羡。

白乙化同志知识渊博,办事机智,思路敏捷,决事果断,指挥灵活,作战勇敢,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生活俭朴,烟酒不沾,处处事事为人师表。他经常只身深入部队,平易近人地与战士贴心交谈,对官兵的籍贯、家庭、经历、习性了如指掌。他善言而寡语,从不絮絮叨叨讲个没完。到下边也从不随便指手划脚,发现问题和下边做错了事,既不迁就也不蛮横指责训斥,而是幽默地引经据典,画龙点睛式的诱导,使被批评者心服口服,自觉地改正。

每逢扩充新兵,白乙化总要找机会与之接触攀谈交朋友,他没有家属等后顾之忧,经常在连队转,遇到开饭,他就从后腰带摘下缸子,从绑腿中抽出筷子,就近与战士蹲在一块边吃边聊,从不另开小灶。开晚了他就大衣一裹和战士滚在一个炕上睡。开干部会,他总是靠在炕头墙角,认真细心地听,任你指名道姓什么老白、白胡子、白大个子的点名批评,提意见,他都不动声色一听到底。奇怪的是无论在什么会上会下,唯独没听过有人当面称他“小白龙”,不知是什么缘故,这一直是个谜,也许是因为忌讳那个“小”字吧!会开到最后,该接受的他都诚恳地作自我批评,从不作什么解释反驳,该肯定的立即表态肯定,该做的事当即交待给具体人马上去做,从不拖延不决。所以他在部队中威信极高,使部队团结一致,令行禁止。

总队原地休整了10多天,白乙化同志也整天到各队视察训练情况,休息时与战士们天南海北的聊天。有一次一个30来岁山东籍的小个子老兵小吴,看见白乙化在跟前,就有意地对大伙说着给白乙化听:“咱们那河套垦区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被鬼子占了没有?怪想的。”说着说着突然喊了声:请老白给咱唱唱他写的那首《垦区歌》好不好? 白乙化也不推辞,用手捏着鼻子哼了两声,定了定调就唱起来,当年在垦区工作过的老兵也随着一齐唱起来。歌词是这样的:

乌拉山旁,黄河套里,

开辟我们的新天地。

吃饭就得做工,

做工必须努力。

不受剥削,不分阶级,

镰刀锄头是战胜一切的武器。

我们今天流汗,明天流血,

结成铁的队伍,打回老家去!

这首歌是1936年在河套垦区时,有人怕苦怕累,想分田发洋财,有人急于上前线打鬼子不安心,白乙化就用一支现成的曲子填上歌词,编成《垦区歌》,以教育鼓舞青年们的斗志。这首歌虽已过了几十年,但仍不失现实意义。

(作者:任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