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故事
古北口侵华日军投降记
  • 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 发布时间:2019-07-25 20:13
  • 【 字体:      】

我如今已年逾古稀,我回忆的只是我随同当时承兴密县委书记李守善去古北口接受日军投降的一个片断。

1945年9月2日,盘踞在古北口的日本侵略军还没缴械投降。冀热辽边区所属十四分区命令承(德)兴(隆)密(云)县委书记兼县支队政委李守善去接管墙子路和六道河子两个敌人据点。

9月11日,李守善政委带领我们来到墙子路。墙子路据点日本兵有8人,日军官叫斋腾。在墙子路城南门内的钨矿选矿场上,令日本军官斋腾交出所有枪支、弹药、掷弹筒等武器。其中有三八大盖、七九枪、歪把等枪支50多支。李政委命令把枪支等武器交给当地民兵组织。

六道河村有日军20多人,日军官叫小野。在接收墙子路后立即来到六道河村日军炮楼旁,我们收缴了日军枪支60多支,掷弹筒五六个,李政委命令放火烧了日军炮楼,把接收武器同样交给当地民兵。

上级又命令李守善去接管古北口。我当时是警卫班战士,时时守候在他身边。他接到命令后,召集县支队干部战士传达了上级命令,分析古北口的形势:古北口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军事战略要地、“满洲国”进入华北的“海关”,不仅有日军把守,而且还有许多伪军,日伪的宪兵队、华北汉奸政府的宪兵队、伪满洲警察署……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我们一点不能马虎。

李守善政委作了全面的布置安排。留下一部分同志做墙子路、六道河的善后工作,一部分同志随他去古北口。我记得这部分人里有县长项一、科长安林、秘书苏仁、民政科的林田……

我被从警卫班抽调出来,做李守善政委的勤务员。

郭占恒带领警卫班先头出发,负责了解情况,李政委率领其余同志随后出发。

我们连夜急行军,第二天清晨赶到古北口南天门时,郭占恒已等候在那里了。他向李政委报告了情况,并和苏军取得了联系。因为国民党所属关伟臣抢先和苏军接上了关系,还建立了“区自治政府”,苏军听说我们是共产党的军队,他们要证件和毛泽东的照片。

李政委听完郭占恒的汇报,立即命令通讯员张爱国赶到军分区(平谷县),取来一封信和一张毛泽东的照片。

李政委带领我们一班人进了古北口城内苏军驻地,会见苏军首长乌里涅夫。这位苏军首长是个师长,高大的身材,魁梧雄壮,褐红色脸膛,络腮胡子。他接过李政委递给他的信和毛泽东相片显得很高兴。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他带着一名中国翻译,双方还是能进行交谈。李政委握住他的手说:“欢迎你们!感谢你们的支援,希望我们今后密切合作!”苏军首长不住地点头说:“共产党是一家,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一家人,是兄弟。”接着,双方讨论接受日本投降的工作,制定了受降方案。

9月13日下午,在日本兵营的广场上举行受降仪式。几百名苏蒙联军的士兵围在广场四周,外围还有很多老百姓。48名日军官兵被苏军从马棚里赶出来,站到广场里。

李政委首先代表抗日政府讲了话。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接受日本侵略军投降仪式,这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奋战、流血牺牲换来的。苏联红军参战,为我们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让我们表示感谢!广场内外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苏军首长也讲了话。然后,由日军在古北口的最高指挥官向受降的中、苏军队首长行军礼,调转身去用日语对日军喊了几句话,日军掌旗的士兵将旗子摆了几摆,翻了几番,将日军旗放倒在地,他又指挥日军将手里的三八枪双手举过头顶,而后递交了用黄布书写的投降书和战刀。苏军拍了照片,苏军师长举起手枪朝天连放数枪。日军发出一片悲哀的哭泣。

李守善政委在受降书上签了字,苏军师长也签了字。

郭占恒率领地方民兵收缴了日军的枪支,由苏军将缴械的日军赶回马棚。

日本投降了!古北口解放了!苏蒙联军于9月19日把古北口移交给承兴密县政府接管。从1933年开始,日本侵略者统治古北口12年,以彻底失败告终。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