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故事
古北口两次解放
  • 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 发布时间:2019-07-25 20:11
  • 【 字体:      】

1945年8月15日,天气晴朗。上午11点半左右,5名苏蒙联军的军官骑着枣红色的高头大马,直奔日军驻古北口的兵营。约模半小时,长城上日本据点都挂出了白旗。不久,几百名苏蒙联军乘车来到古北口,他们登上山头,把日本兵象赶绵羊似的集中到兵营的广场。人齐了,由日本海军陆战队少将本野向苏联军官行举手礼,而后递交了用黄布书写的投降书和战刀。接着全体日军缴械、脱帽、按顺序跪在平地上……“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老百姓奔走相告,欣喜若狂。

16日早晨,大批苏蒙联军的坦克、骑兵,从滦平向古北口涌进。

苏蒙联军中,蒙古人多,苏联人少。他们在旷野扎帐蓬,不住民房,他们自带牛马群,随走随杀,做为口粮。

苏蒙联军来古北口后,国民党反动分子关伟臣抢先和他们接上了关系,建立了“区自治政府”。正在这时,十四分区派承兴密县委书记李守善,带领县区干部和民兵到巴克什营与苏军正式谈判,联军于9月19日把古北口移交给承兴密县政府接管。承兴密县政府解散了伪“区自治政府”,逮捕了伪区长关伟臣。召开群众大会镇压了血债累累、罪大恶极的日本“一四一八”部队的特务队长王魁武和恶贯满盈的日本汉奸、伪镇长刘沛然。又对大地主李光臣、关伟臣进行了清算斗争,古北口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第一次解放。被压迫的穷苦老百姓第一次翻了身。翻身后的群众经过民主选举,正式成立了承兴密第八区区政府。时光任区长,王山民任区党委书记。承兴密政府还妥善安排了人民生活,对困难的群众发放救济,帮助恢复生产。工商店铺照常营业,古北口呈现一片生机。11月苏蒙联军撤离古北口。

古北口作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国民党自然是不会放弃的。1946年1月9日,国民党纠集三个军、五个保安团以及八百名投降的日本兵,对古北口发动了进攻。驻古北口的十四分区的十六团、五十五团及解放军其它驻军奋起还击,经过五昼夜激战打退了敌群,取得了古北口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但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为了实现新的战略意图,1946年9月,解放军主动撤出古北口。

国民党对古北口统治也是很残酷的。1946年9月9日,国民党十三军六十三师进入古北口,师长关小鬼把工兵团安排在古北口,构筑工事,妄图长期据守。外逃的地主也立即返回成立了以关伟臣为首的“反清算委员会”,不久又成立了反动地主武装——伙会。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华北野战军第三纵的独四、独五、冀热察独七三个师于6月10日把古北口包围起来。解放军首先在南天门和金牛山切断南北交通线,卡断敌人可能有的增援,然后向古北口发起总攻。驻古北口的国民党十三军六十三师二团,纠集了兴隆县、怀柔县、滦平县三个县的还乡团以及古北口附近的伙会,凭着险要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堑壕,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激烈。

6月23日,解放军在卧虎山消灭了兴隆县还乡团。

24日,天刚蒙蒙亮,解放军又缴械了小花楼子的守敌,进入了古北口主街。国民党军队龟缩到古北口多角山城,负隅顽抗。战斗进行到第四天,国民党兵已经是近无退路,远无援军,物资奇缺,士气低落。他们只能依靠飞机运送弹药和粮食了。由于他们地盘太小,飞机投物的准确性又低,所投物品多数都丢散在山城以外。

第五天,天将破晓,解放军一个连,从盘龙山以南攻上了城头。在突破口敌我双方展开了肉搏……

正在酣战,解放军突然接到上级指示,立即撤出战斗,向新的战场转移。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胜利之后,大军向关内挺进。11月28日,古北口守敌六十三师第一团闻风丧胆,不战自溃,逃离古北口。密云县政府随即在古北口建起民主政权,古北口人民第二次得到了解放。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