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丰滦密县委在所辖地区。村村组织自卫军,男性十六至四十五岁,身体健康的人全部参加。区里建立自卫军大队,行政村建立自卫军中队,自然村建立分队,分队下设自卫军班。每个班一般五至十人,设正副班长,自卫军是不脱产的群众武装。从自卫军成员中选出一些抗日意志坚强,年轻力壮的骨干。组织模范队。模范队是半脱产的武装基干民兵。
自卫军的主要任务是:转送物资、站岗放哨、广布地雷、保护青苗、传送情报、破坏交通、配合部队作战,模范队除执行自卫军的一般任务外,还下设爆炸、侦察、游击等若干战斗小组,直接配合部队作战。
自卫军的武器是手榴弹、地雷、火枪、土枪、柴刀和木棍等,一般没有钢枪。模范队的武器是钢枪,基本是人手一支大枪,还备有火炮,模范队里又根据武器装备分为大枪班、牛腿火炮班、爆破班等等。
保护青苗
1941年至1943年,长城内几十里是无住(人)区,长城外小村集中到大村是部落区,实行集家并村,我们称人圈,长城外属伪‘满洲国,不让老百姓种地。伪满洲队见到老百姓种地就开枪。黄峪口、西口外、西白莲峪村属长城外的伪满洲国,这里的群众坚持与日本鬼子斗争,没进部落,而且坚持种田。
1941年夏,日本鬼子得知黄峪口、西口外、西白莲峪等村的庄稼长得好,就带着200多名伪满洲队,压着几百名民夫,手持锄头、镰刀来破坏青苗。自卫军得此情报后,由丰滦密联合县武装大队长王振东指挥着几十名模范队员,事先埋伏在黄峪口椴树梁的山顶上,把两门火炮装足铧铁渣或铁球,等敌人到庄稼地时,我们就放炮,敌人和民夫听见炮响就藏起来,我们就停止放炮。过了一会,一日本鬼子又吆喝民夫出来破坏庄稼,我们就又放一炮,就这样,我们一天放五六次火炮,两门炮轮换着放。这一年,敌人来五六次破坏青苗,每次两三天,我们都是这样打击敌人。因而,保住了大部分青苗。
站岗放哨
1941年的丰滦密地区,敌强我弱。活动在这里的八路军挺进军十团经常转移。当时,敌人据点较密,如冯家峪、西白莲峪、石佛、白马关、下营、董各庄、马营、石塘路等村都有。为了打击敌人,保护群众,自卫军在每个村都设置了监视敌人的岗哨,昼夜轮流站岗放哨,随时警戒敌情,采取接力式转送情报,如敌人由白马关据点出来,站在西白莲峪山头的岗哨就高喊: “敌人由白马关出来了,有X X人,向南边方向去了。”接着,冯家峪、 西庄子、保峪岭、赶河厂等村的岗哨接着高喊,这样一山传一山,十几分钟就能传出几十里远,使群众安全转移减少损失。这是白天采取的方法。如果夜间敌人出来,就采取送信或扔手榴弹报警。
岗哨又分为大岗和小哨。重要的山头、路口、交通要道设大岗,大岗昼夜执勤,自卫军担负执大岚的任务。小哨一般设在村头、街口,由儿童团、妇救会来担任执勤任务。小哨和大岗互相配合,在抗日根据地发挥了作用。
传递情报是自卫军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配合十团作战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40年12月,下营村的自卫军中队长李印山和队员张益之,村干部姜予林等人,得知住下营_的日军铃木大队哲田中队及一批日军官将于近日内沿白马关河川向密云撤退,便设下“酒肉计”,备酒席宴请敌翻译官,席间将其灌醉,套问出该敌兵力、武器、撤退时间、路线等重要情报,及时报告给十团。十团据此在冯家峪南湾子设伏,歼灭敌寇90多人,取得了冯家峪
战斗的胜利。1941年5月,下营自卫军为十团提供了准确情报,取得了东白莲峪伏击战的胜利,歼敌20多人。
破坏交通
1940年秋,自卫军为了配合十团粉碎敌人的大“扫荡”,把董各庄至白马关的公路挖了大壕沟或堆上大石头,破坏了敌人的交通联络。榆树底下自卫军先后三次破坏汤河口据点与长哨营据点之间的电线,剪走电话线十三华里,该村自卫军还截获汤河口据点满载白面的运输马车一辆。马营战斗的当天,被我十团击溃的伪满讨伐队不断遭到自卫军的袭击,其中张家坟自卫军歼溃兵三名,缴轻重机枪各一挺,手枪两支,步枪一支。
广布地雷
1941年4月,十团建立了炸弹厂。开始在水堡子西大梁,后移至莲花瓣的山洞里,共有29名工人。他们利用简陋的设备,为部队制造地雷,修理枪支等,供给部队和自卫军使用。
在丰滦密地区,广泛开展地雷战,各村自卫军都成立爆炸组。每当敌人“扫荡”,就在村边、道口、山沟、山梁、屋门和牲畜圈里到处埋设地雷杀伤敌人。炸弹厂根据需要造出了踏雷、拉雷、串雷、子母雷、天女散花雷、水雷等各式各样的地雷。分给十团和自卫军,埋雷方法更是花样迭出,虚实莫测。路中埋雷,房门旁挂雷,把大石头凿上炮眼装足炸药,敌人经过时会炸得尸骨横飞。一次赶河厂战斗,有两个敌人跑到冯家峪,踏上地雷被炸死。西白莲峪的自卫军在沟里埋了地雷,炸死几名伪满洲队。
地雷战在反“扫荡”中发挥出巨大威力,有效地迟滞和限制了敌人的行动,使敌人不敢在山里随意活动。
转送物资
为了保障部队和自卫军的物资供给,自卫军负责军用物资的,转运贮藏等工作。当时在迎城岭和石洞子设两个粮站,一般每个粮站都贮存100多万斤粮食。粮食品种主要是小米,还有少量大米和白面。这些粮食是从平原村庄,用驴驮、肩背或人挑运到这里的。粮食运来后,自卫军除负责保卫工作外,主要工作是暂时贮藏,先把粮食运到山沟梯田里,在梯田正中挖大窖,窖四周使石头垒好,中间放上大囤底,用踅子把粮食踅好,囤底下面和踅子旁边用木头垫好。囤尖粮食上放生石灰,石灰上面用油布苫上,然后,把挖窖的新土散开,用盖权子把梯田盖两遍。粮食贮存以后,由自卫军通知部队和地方武装,选适当时机由部队和自卫军共同运出,一般在地窖不超过一个月。
由平原转送来的鞋袜,贮存到离村较远的山洞里,把食盐存.到山顶干燥的崖膛里,随时准备转运给十团。
我曾在自卫军内担任过分队长,故此知道一些情况,难免有漏错之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