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保卫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击国民党军队抢占军事要塞古北口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战斗。1946年1月9日,第11战区行辕主任孙连仲奉蒋介石密令,纠集了3个军、3个保安团及800名日军,为抢占战略要地古北口,首先对古北口发起进攻,企图以此为基地,再夺取承德,进而抢占东北各省。冀东第14军分区第16团和第55团,奉命在古北口以南的燕落、不老屯、兵马营、栗榛寨、芹菜岭一线进行阻击。两个团密切配合,并肩作战,英勇顽强地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国民党军被迫停止在董各庄、大小清水潭、兵马营、车道岭、团山子、新开岭一线。为在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13日午夜生效前抢占古北口,12日晨,国民党军由石匣、小营出动,向燕落、不老屯、兵马营一线再次发起攻击。第16、第55两个团虽英勇反击,但力量对比过于悬殊(相差10倍),不得不退守兵马营以北的山地。是日夜,经过急行军由延庆出发的冀察纵队和冀晋纵队第一旅分别到达古北口侧翼的燕落一带和古北口阵地。13日上午9时,国民党军在5架飞机的掩护下,向下河、大小新开岭、兵马营一线的解放军阵地发起进攻。冀晋纵队第1旅第3团指战员英勇抗击。连续打退国民党军的8次冲锋。中午12时至下午1时,妈妈山阵地和公路两侧的几个高地相继被国民党军占领。在这危机时刻,第1旅第2团奉命从侧翼秘密而又勇猛的冲上高地,并接连夺回几个山头。国民党军退守公路西侧一个制高点拼命顽抗,第2团指战员经几次反复冲锋,终于占领该高地。傍晚,第2团插入新开岭东山,在第3团的配合夹击下,国民党军残部只得退守妈妈山。激战正在进行之际,冀晋纵队第2旅赶到。第2旅第5团在北甸子伏击歼灭国民党军一部,第6团在南台协同第1旅第一团击溃国民党军两个营。夜间,第2旅第4团1个营偷袭妈妈山,给予国民党军杀伤后撤回原阵地。14日拂晓,即停战令生效后5个小时,国民党军又猛攻香水峪一带解放军阵地。解放军指战员英勇阻击,战斗十分激烈。战至中午,国民党军伤亡惨重,已无力继续进攻。解放军则开始全线反击,一批批国民党军被消灭,一个个山头被夺回。至黄昏,解放军收复全部被占阵地。此战,国民党军投入兵力1.2万余人,被毙、伤1500余人;解放军直接参战的部队为两个旅及两个团,阵亡100余人。古北口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承德和热河,而且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在停战令生效前打通进军东北道路的阴谋,为反对内战、保卫和平,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1月26日,万余军民在古北口召开追悼大会,悼念在保卫战中光荣献身的烈士。为缅怀牺牲的英烈,是年7月7日,在古北口东山建起了一座“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2000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高约5米,碑座四周有1米多高的大理石围栏。碑的正面刻有“河山永在”4个大字,为冀晋纵队司令员赵尔陆手书。碑座之四周刻有百余名烈士的姓名、籍贯、年龄。同时,在东山左侧建有“古北口保卫战阵亡烈士之墓”的墓碑一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